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現予公布。
七都廣福橋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廣福橋位于七都鎮隱讀村,其西堍為浙江湖州地界,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重修。江蘇省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F存之橋由當時江蘇省吳江縣和浙江省烏程縣于明天啟元年(1621年)合建,從橋上題刻中可得知,當時由95人捐銀99兩4錢。橋拱形單孔,由武康石(紫石)、青石和少許花崗石構筑,全長17.4米,橋頂寬2.34米,橋堍寬2.64米,矢高3.17米,跨度6.9米。廣福橋拱券的砌置方式頗為特殊,采用了分節并列和縱聯分節并列兩種方式。所謂分節并列,即是拱券上下券石錯縫連接,這種砌置方式見于明代以前的橋梁;所謂縱聯分節并列,即是拱券上下券石之間加有“龍筋石”,清代、民國時期的拱形石橋…[詳細]
蘇州玉涵堂(吳一鵬故居)
  玉涵堂位于蘇州閶門外的廣濟路上。它為明代吏部尚書吳一鵬的故居,歷史悠久,是蘇州最大的古建筑群。該古建筑分為三路五進,匯集了中國的各種房間的形態,廳、堂、樓、閣、齋等等。玉涵堂為吳一鵬故居的主廳。玉涵堂的建筑特色明顯,它的雕梁畫棟,無一不顯示出了明代的文化和藝術特色。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玉涵堂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該古建歷經數百年后,一直處于無人管理的清冷狀態。部分危險構架曾被拆除,在古宅的茶廳倒閉后,整座建筑群更是傷痕累累,危機四伏。蘇州市把修復玉涵堂作為政府2003年的實事工程,在修復與部分重建的規模工程量來說,是解放后蘇州歷史上少見的。修葺后的吳一鵬…[詳細]
鴻壽堂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滸涇街鴻壽弄3號,為明代建筑,原為清乾隆年間工部尚書周元理之從弟周王圖(字文河,為貢生,工詩文,著有《寫心集》、《滌硯齋詩草》)的舊宅,共有7進,現存5進。鴻壽堂在第三進,為一平廳,三開間,建筑面積171平方米。據鎮志記載,鴻壽堂的其他幾進,都是周氏新建或翻建的,而第三進鴻壽堂沒有明確是否翻建過。1981年黎里鎮進行文物普查,特邀南京博物院古建筑專家前來進行鑒定。專家們從屋檐、梁架以及“加官翅”和云狀堆砌之雕花等等飾物,綜合考察后認定鴻壽堂屬于明代中期建筑![詳細]
陸巷會老堂
  會老堂位于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村,建于明朝正德年間(16世紀初),是宰相王鏊送給恩師的宅院,包括大廳、樓廳等數進,磚雕、木雕精美。2004年起,邢偉英斥巨資修復祖屋會老堂,復建戲臺,開辟為會所酒店。2011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尚志堂吳宅
  尚志堂吳宅位于城區西北街,坐北朝南,三路四進。東為正路,現第二進為大廳,面闊三間13米,進深九檁13米。扁作大梁,雕有包袱錦“百蝠流云”。兩山墻細磚貼面。廳前石板鋪地,塞口墻檐下飾清水磚斗三升牌科和拋枋,南有雙面磚雕門樓。廳北為一小園,花木茂盛。第三進為三開間帶兩廂樓廳,樓下軒有包袱錦雕刻。第三、四進樓廳間也有庭園,有亭、廊等建筑。第四進為堂樓。西路現存樓四進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門樓三座,磚雕甚精。原有敕賜石碑四塊,1973年收存于蘇州博物館。解放初,尚志堂已散為民居。1954年,尚志堂中路歸檀香扇廠作為廠房使用,東西兩路仍為民居。1989年1月30日,檀香扇廠夜間遭到縱火,樓廳建筑被…[詳細]
三茅觀巷沈宅
  三茅觀巷沈宅為清代古建筑,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沈宅位于城區三茅觀巷26號,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五路,建筑面積4600余平方米,多為樓房。西路有五開間走馬樓,裝修精致,臺口雕花籃、梅花撐等。前后皆有翻軒。東路第一、二進為中西合璧式走馬樓,窗格、臺口雕花。中路有五開間兩隔廂堂樓,鶴頸式前翻軒,年代較早。磚雕門樓有兩座,額為“樹德務滋”與“和氣致祥”,均為清光緒十九年(1893)十月潘某題。2009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畢廳
  畢廳位于昆山城內的柴王弄21號,南臨柴王弄,后臨東塘河,始建于清中期。解放后,畢廳由駐昆部隊占用。原第一進沿街門屋以及第三進臨河樓廳,毀于上世紀80年代的城建,現存的僅是第二進大廳。1991年6月15日,縣政府與駐昆部隊雙方簽定了調換土地的協議,畢廳劃規昆山文聯的書畫院使用!爱厪d”昆山城區唯一的清中期宅第畢廳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積1345平方米。主廳“誠德堂”五間帶東西兩廂房,南北雙坡硬山建筑,梁架扁作,前有廊軒,鳳云紋云頭。2012年,在主廳誠德堂的后面,增建仿古二層“桂峰小筑”,作為辦公場所,F占地面積1507平方米,建筑面積940平方米。1991年,畢廳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詳細]
玉山玉龍橋
  玉龍橋位于昆山玉山鎮東門外,跨古婁江。建于梁(公元527年-528年),在清順治十二年(1655)重修。橋始建于梁大通年間(527-528),清順治五年(1648)塌圮,順治十二年(1655)由鄉人周思、盧榮增出資修建,道光八年(1828)又重建。橋為花崗石質地三孔拱橋,長40米,寬4.3米,中孔跨度11.8米,兩邊跨度各7米,高7米,南北引橋為15.6米和11.5米。橋面中央橋心石上有八卦風火浮雕圖案,反映了百姓信奉神仙,冀求吉祥的美好心愿。三孔石拱型結構,拱券作縱聯分節并列砌筑。共砌石階72級。兩堍均有東西向石階引橋。橋面中央雕八卦風火圖案,中孔頂部雕二龍戲珠紋,16根望柱均雕紋飾。橋面中…[詳細]
暢園
  暢園,在養育巷廟堂巷,1998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代,西宅東園,其占地約2761平方米,宅分兩路,正路六進,西路三進。正路第三進為主廳,面闊三間9米,進深7.5米,前帶左右兩廊,園面積約1414平方米,以狹長水池為中心,繞以桐華書屋、留云山房、滌我塵襟(船廳)和延暉成趣、憩間、待月等五亭,貫以曲廊、曲橋、綴以假山、花木。劉敦禎贊為“面積雖小,園景卻豐富而多層次,是蘇州有代表的小園之一!弊≌糠稚蟹Q完整,園于十年“文革”中破壞大,亭廊被拆,花木枯死。1988年已部分整修。…[詳細]
行春橋
  行春橋,是宋代修建,位于蘇州石湖風景區上方山路的一半圓拱薄墩九孔連拱長橋。橋為東西走向,全長54米。中寬5.2米,中孔凈跨5.3米,矢高26米,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越城橋西,跨石湖北渚,系九孔石拱橋,初建于宋。每逢農歷八月十八,相傳可見該橋每個橋洞中各有一個月亮映在水中,其影如串!笆隆笔殉蓞堑孛袼住P写簶蚴冀甏鸁o考,南末淳熙十六年(1189年)重修時,詩人范成大作記。其地山清水秀,波光塔影,景色宜人。范成大《行春橋記》稱:往來憧憧,如行圖畫間。凡游吳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則與末始游者無異。明成化、崇禎間再修。1949年國民黨軍隊撤退時拆去橋東四孔,1953年修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丝袜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日本道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 中文字字幕在线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