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現予公布。
道生堿店
  1897年由宿遷人張道生建造,為當時宿遷最高的一棟商業建筑。道生堿店位于宿遷市區幸福中路東側,東大街以西。該建筑長25米,寬8米,高15米,共三層,局部四層,另有半地下室。2001年,堿店被宿遷市政府定為市級文保單位。2009年,經修繕后,宿遷市政府將其改建為“宿遷文化名人館”。據史料記載,鴉片戰爭后,美國傳教士于1882年到宿遷傳教,在傳教過程中得到了宿遷人張道生的幫助。1902年,洋堿和洋油(進口煤油)涌入宿遷,張道生在教會的幫助下得到了獨家銷售洋堿、洋油的機會,借此機會逐漸發達。張道生于1897年在宿遷建造了當時最高的一棟商業建筑:道生堿店。1938年5月19日,日軍18架飛機轟炸宿遷縣…[詳細]
廣濟古泉
  廣濟泉俗稱“四眼井”。位于江陰澄江街道壽山路社區步行街北側民運巷內。宋嘉祜六年(1061)乾明院僧宗壽鑿。其泉清冷,不竭不溢。占地面積17平方米,井深10米,井筒直徑僅4米,上建有井欄4個,內為圓形,外為八角形。現存井圈外刻有“義、勇、關、泉”四個正楷大字。井欄三口為青石質,其中一個井圈為后加,水泥制。口徑0.55-0.63米,高為0.3-0.4米。井南壁間嵌有雍正二年八月石刻《廣濟泉碑》,碑為青石質,高1.35米,寬0.65米,保存較好。據載,明末清初,江陰城破,江陰人民視死如歸,在廣濟古泉排著隊投井的人共有400多,其中有一女子在投井前在墻上寫道:尸山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詳細]
興化垛田
  分布于興化市境內垛田、林湖、城東、竹泓等各鄉鎮。核心保護區位于垛田鎮東南部蘆洲、征北及高家蕩、楊家蕩一帶,總面積5000余畝。興化地處蘇中里下河腹部,地勢低洼,湖蕩沼澤連綿,歷史上由瀉湖淤積而成。今垛田鎮境內的耿家垛遺址及鄰近的南蕩遺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和先秦時期,種植業和垛田芻形已經出現。先民們為墾殖和抵御洪水災害,在湖蕩和沼澤處利用自然積土成丘,壘土成垛,與水爭田。在水面上形成成千上萬塊形態各異、溪流回旋的島狀田塊,稱之為“垛”,又名“岸”、“葑”、“島”等。唐大歷二年(767)常豐堰筑成后,由于勞動力增多、種植業發展,垛田大面積出現。宋元時期又在沼澤地用木樁、木架塞上泥土水草,覆蓋土壤…[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视频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动漫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 色综合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