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烏山革命舊址
  烏山革命舊址1928~1949年座落地點:云霄縣和平鄉通貝村、橋頭村簡介:由住所、電臺室、前哨報社印刷所、財務處、炊事房、警衛哨、秘密交通要道、看守所、軍械處、傷兵處等10余處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舊址組成。1928年,紅軍和游擊隊在烏山開展活動;1934年,建立烏山革命根據地,直至云霄解放。此處舊址,留下了紅軍閩南第三團、第九團、閩粵邊獨立營、閩南抗日挺進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總隊等革命隊伍的史跡。保護范圍:地委機關所在地核心區的公頭里整個山坳;秘密通道、看守所、傷兵處和軍械處等處山洞-各向外延伸50米。2009年,烏山革命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梁山書院
  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梁山書院年代:1930年座落地點:武平縣平川鎮政協巷簡介:清光緒十二年(1886)建,由知縣唐志燮在原“漳南道公館”廢址上募建而成。民國初年,縣議會設于此。1930年6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進入武平駐此,指導武平縣委、縣蘇維埃開展工作,主持召開地方干部、工人、婦女等座談會,發布《告武平勞苦群眾書》、《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軍黨部宣言》、《紅軍第四軍各級政治工作綱領》等重要文件。保護范圍:建筑圍墻向外延伸10米。2009年,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梁山書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惠安暴動”舊址
  “惠安暴-動-”舊址年代:1930年座落地點:惠安縣山霞鎮后洋村、東橋鎮嶼頭村簡介:由飛鳳寺和嶼頭山土地廟組成。1930年9月14日,紅軍獨立一師二團在飛鳳寺部署“惠安暴-動-”方案。16日晨,二團在后洋大埔舉行授旗誓師儀式后,向山柄村民團發起攻擊,一舉攻下民團炮堡,打響了惠東暴-動-第一-。閩南地區第一個鄉級紅色政權——五陳鄉蘇維埃政府也同時宣告成立。之后,二團轉戰嶼頭山,以土地廟為臨時戰地指揮所,與敵人再次激戰。惠安暴-動-,給國民黨-派、軍閥、地主豪紳以沉重打擊,對泉屬七縣和莆仙地區革命形勢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惠安暴-動-”舊址被福建省人民…[詳細]
林畬紅軍史跡
  林畬紅軍史跡1930~1931年座落地點:清流縣林畬鄉塘堀村簡介:由毛澤東舊居(詒燕第)、工人夜校(即潤暉第)、紅軍井、紅軍醫院(由一座民居和一個天然溶洞組成)、紅軍橋、烈士墓等組成。1930年1月15日,毛澤東率紅四軍第二縱隊經連城入清流,宿營林畬鄉塘堀村,在此召開群眾大會。次日,開赴明溪。行軍期間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如夢令·元旦》一詞。1931年6月,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為了擴大中央根據地,部份紅軍由泰寧、將樂、明溪進入林畬,成立了林畬鄉蘇維埃政府。保護范圍:舊址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林畬紅軍史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
  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年代:1931年座落地點:寧化縣淮土鄉淮陽村簡介:舊址原為劉氏宗祠,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由門樓、前殿、正殿、輔房等組成。1931年11月上旬,中共福建省委委員、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張鼎丞在此主持召開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寧化縣蘇維埃政府以及中共寧化縣委。保護范圍:舊址及門坪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
  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年代:1933年座落地點:寧化縣石壁鎮陳塘村簡介:舊址為建于清末的張氏祖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85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由門樓、下廳、天井、正廳、后廳、兩側過雨亭、護厝等組成。1933年,原設于江西瑞金的紅軍第四醫院隨軍進駐此地。現保存有紅軍標語20多條、漫畫13幅。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閩東特委含溪舊址
  中共閩東特委含溪舊址年代:1935年座落地點:壽寧縣南陽鎮含溪村簡介:包括含溪閩東特委舊址、瓦窯坪紅軍標語、瓦窯坪紅軍洞等。中央紅軍長征后,閩東蘇區與黨中央失去了聯系,局勢十分嚴峻。1935年5月,中共閩東臨時特委委員葉飛在含溪召開緊急會議,重新建立中共閩東特委,下轄霞鼎等4個中心縣委和14個縣委,領導閩東地區堅持了三年游擊斗爭。含溪閩東特委舊址:以紀念碑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50米。保護范圍:紅軍標語:瓦窯坪村2號、3號厝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紅軍洞: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中共閩東特委含溪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林爾康墓
  林爾康墓年代:1937年座落地點: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洋里村簡介:墓坐東向西,由望柱、四層墓埕、墓手、封土堆組成。墓埕有六角形花崗石藏骨塔。墓南側立墓志銘。林爾康,是臺灣板橋林家族成員。“馬關條約”簽訂、臺灣被日本占據之際,他不食異族之粟,舉家遷往大陸。28歲病故于廈門,1937年葬于此。保護范圍:東至大路邊,南、北各自墓體向外延伸20米,西自墓手向外延伸50米。2009年,林爾康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嶝金門縣政府舊址
  大嶝金門縣政府舊址年代:1938~1945年座落地點:廈門市翔安區大嶝島田墘村簡介: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軍占領金門島。1938年初,金門縣政府遷此借用民居辦公,直至抗戰勝利后遷回金門島。舊址包括:金門縣政府總部、文書房、保安隊、會議室、鹽兵樓、國民黨縣黨部、縣黨部書記處等7處12棟建筑,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重要史跡。保護范圍:金門縣政府總部:東面至村委會臺階,北面至鄭氏家廟,西、南面各外延14米。文書房:東、西各外延15米,北外延14米,南外延10米。保安隊:東至村委會臺階,北至鄭氏家廟,西、南各外延14米。會議室(鄭氏家廟):東外延10米,西外延30米,北外延25米,南外延10米。鹽兵…[詳細]
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
  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年代:1943~1945年座落地點: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龍村簡介:舊址為清代中期始建的方形土堡,占地面積1979.6平方米。抗戰時期,先后在此設立福建省中央銀行、福建省郵政管理局。1943年1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直屬臺灣黨部奉命從漳州遷設于此,直至1945年11月。保護范圍:東面、西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民宅,南面、北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水田。2009年,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综合色 一区二区 | 亚洲码一区二区在线 | 中文字幕欧美aⅴ字幕 | 亚洲第一Aⅴ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