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龍峰泰山廟
  龍峰泰山廟年代:清座落地點:福州市鼓樓區華大街道龍峰社區簡介:明崇禎三年(1630) 始建,歷代有修,現存建筑保留清代風格。坐西北朝東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由山門、披榭、二殿、戲臺、兩廊、拜亭、大殿、臨水宮等組成。大殿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屋面,殿內供奉溫康兩都統及十二元將(即十二生肖)等神祗,兩廊有保稷、五谷、瘟疫等十四司神像彩繪及泥塑。二殿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兩側墻壁上默繪有清代包括臺灣府在內的福建十府兩州都城隍壁畫。保護范圍:四面圍墻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龍峰泰山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永盛梁氏宗祠
  永盛梁氏宗祠年代:清、民國座落地點: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簡介:堂號“貽燕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93平方米。由祠埕、門廳、戲臺、天井、醮樓、祭廳組成。祭廳面闊五間,進深六間,穿斗式木構架。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永盛梁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蕭氏宗祠四美堂
  蕭氏宗祠四美堂年代:清~民國座落地點:南靖縣金山鎮霞涌村簡介:明萬歷十八年(1590)始建,清代重修。坐北向南,為帶門樓的單體懸山頂建筑,占地面積1530平方米。祠前辟泮池,后設龜背形抄手,立有清嘉慶年間的進士旗桿等。保護范圍:由宗祠四周山墻起,向北延伸20米,向東、西、南各延伸15米。2009年,蕭氏宗祠四美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富美宮
  富美宮供奉我國西漢名臣蕭(望之)太傅,俗稱蕭阿爺,白鬃公。配祀廿四司、文武尊王等。原為屬地保護神、后逐步發展成為泉州唯一的“王爺行宮”,香火興盛、分靈遍各地。富美古渡,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渡頭之一。是連接內地與出海貿物集散的重地,鄰近的“聚寶街”在宋元時是外國商賈經商貿易之所而得名。明代永樂三(1405)年附近的車橋村,建有“來遺驛”專為接待國外使者、客人之用。清代,民國期間城南仍是泉州經貿金融活動的中心。明代中后期,泉州曾因屢遭各種災害,特別是瘟疫的肆虐,人們為抗御災禍、擺脫惡境,以求生存,于是民間紛紛建立小祠,供奉保護神、歲時典祭、企求神靈保境安民。在沿江沿海地帶所設的小祠則多奉祀“王…[詳細]
江夏堂
  江夏堂年代:清~民國座落地點:廈門市思明區錢爐灰埕2號文安小學內簡介:江夏堂系黃氏大宗祠的祭祖堂。黃氏大宗祠由清末南安武狀元黃培松倡建,建于清宣統二年(1910),1918年竣工,今僅存祭祖堂和宗親會館兩建筑。江夏堂坐南朝北,占地面積373平方米,面闊五間,進深八椽,高12.5米,重檐歇山頂,抬梁磚石木結構。頂部中央設藻井,呈斗八形,以層層斗拱疊架而成。祖龕精雕細刻,全部以漆金裝飾,底座為青石須彌座。保護范圍:祭祖堂和宗親會館建筑四周向外延伸10米。2009年,江夏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
  洪坑土樓群位于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距縣城45公里。13世紀(宋末元初)林氏在此開基,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該土樓群內。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此外還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宮、日新學堂、林氏宗祠、關帝廟等。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振成樓為該土樓群的杰出代表,其中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于2001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坑溪自北而南貫穿全村,兩面群山聳立,樹木蔥蘢…[詳細]
竹江汐路橋
  竹江汐路橋年代:清~現代座落地點:霞浦縣沙江鎮竹江村、小馬村簡介:又名達路橋,系連接陸地與竹江島的石橋。橋為東西走向,因路和橋建在灘涂上,漲潮沒于海水中,退潮時才能行走,故稱汐路橋。清乾隆年間由鄉紳鄭繡軒倡建,至嘉慶十六年(1811)鄭啟昂耗巨資建三年而成,后被潮水沖垮,其子鄭瓊森又進行三次大修才得暢通。由于地處海涂泥濘中,建路時,路基用松樹打樁、鋪墊雜木草皮,然后鋪上條石橫豎三層砌成。全長3651米,最寬1.8米,途經六座橋,最高2.9米,其中有四座橋,橋孔上下二層,邊有小孔,具有排潮防潮作用,是目前國內罕見的海埕石路橋建筑。保護范圍:橋四周向外延伸50米。2009年,竹江汐路橋被福建省人民…[詳細]
陽歧尚書祖廟
  陽歧尚書祖廟年代:民國座落地點: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歧村簡介:1920年嚴復在明代鳳鳴寺舊址上,倡資建尚書廟,祀南宋愛國志士陳文龍。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805平方米,由尚書祖廟大殿、毓麟宮、忠肅祠組成,保留有嚴復題字的門額,以及陳寶琛、李厚基、葉大莊、王仁堪、嚴叔夏等名人題寫的石楹聯。保護范圍:東至山門,西至圍墻外10米,北至山南麓,南至放生池外沿。2009年,陽歧尚書祖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城盧家大院
  西城盧家大院年代:民國座落地點:尤溪縣西城鎮團結村簡介:清末始建,為盧家祖屋,民國十六年(1927)擴建。二進磚木結構,由外濠溝、演兵場、山門、圍墻、大坪、門廳、中堂、后跨院、正堂、后花臺及東西護厝、堡樓、兵營等幾部分組成,南北寬65米,東西長57米,占地面積9984平方米,建筑面積3825平方米。1934年7月,栗裕領導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支隊,曾進駐盧家大院,保留有大量紅軍標語。保護范圍:東面至西城鎮文化站后門水溝,南面至羅厝魚塘墻界,西面至鳳形山腳圍墻向西16米,北面至鎮政府舊會場墻界。2009年,西城盧家大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振福樓
  振福樓坐落在永定縣湖坑鎮西片村,民國二年(1913年)由經營條絲煙成為富翁的蘇振太動工興建。圓形土樓,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同振成樓一樣,是20世紀初期客家土樓融合部分近代西方建筑藝木和中國園林藝術的杰作之一。該樓依山傍水,西側的小溪蜿蜒曲折,清澈見底,樓前樓后竹木掩映,青石小路四通八達。該樓由內外兩環同心圓建筑組成。外環高3層,直徑43.5米,土木結構,以中國傳統的《易經》八卦格局建造,內通廊式,兩面坡瓦屋頂,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構架。外環底層為廚房、餐廳,不開窗;二層為糧倉,三層為臥室。底層內通廊以鵝卵石鋪面,間內以青磚鋪面;二、三層全部以青磚鋪面。東西兩邊各設一道樓梯,兩梯對稱。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激情国产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