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頂大井水井,對于沒有自來水的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生產(chǎn)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素有“飲水不忘掘井人”之說。南京城中人煙輻輳,食井不可勝計。1982年,全市開展文物普查時,群眾提供的古井線索即有430余口。特別是門西之地,小街相接,曲巷回環(huán),古井、名井頗多,但諸多水井,今已湮廢,舊跡難尋,F(xiàn)在最大的古井,就是城西南隅鳳臺岡之巔的倉頂大井,亦是南京最大的古井。其名源于明代驍騎衛(wèi)屯糧之所的驍騎倉而得名。由于此倉,并派生出倉山、倉頂、倉坡、倉門口等一組地名群,而倉頂大井已成為這組地名群中最醒目的地物標志。該井于元朝所筑,迄今已有六百七十余年的歷史。井內(nèi)上狹下廣,四周井壁堅如城墻,內(nèi)可容納數(shù)十人。相傳井與江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