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月7日,經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審核并經省政府研究確定,現將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73處、與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并項目14處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名項目2處,予以公布。
圣井
  圣井位于長興縣太湖街道楊灣居委會楊灣自然村下箬寺內,年代為南北朝,類別為古建筑。2011年1月,圣井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嶺背古道
  當地人稱下金鳥村到大嶺坑村的古道為大嶺背,是因為古道要翻過一個山背,故得名。感覺這說法有點牽強,山區中的古道,翻山越嶺那是最正常不過了。據一位60來歲退休干部模樣的村民介紹,以前溫州、青田一帶的人,要到永康方向去,都要經過大嶺背古道的。下金鳥村與上金鳥村相距很近,同屬一個行政村。一條小溪穿下金鳥村而過,村中央座落蔡氏宗祠,祠中正堂上擺著密密麻麻的先祖牌位,在一座簡陋的戲臺上堆滿了雜物,整座祠內雜草叢生,雜亂無序,一派荒涼景象。一座祠堂中,可以看出一脈宗族發展的盛衰狀況。古道沿著小溪一路前行。翻越一個小山坳口,就到了大嶺坑村,大約就是五、六里路的光景。坳口也不高,坳口處測量海拔,大約是350米。…[詳細]
金山古井
  金山古井位于蒼南縣馬站鎮金山村,為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村民集資建造,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井口平面為圓形,環以弧形花崗巖井圈。東北側開口,以方便居民取水,北向井圈外壁有銘文,刻建造年代,但風化嚴重,字跡較模糊。井內壁為不規則塊石壘砌,井深約3米,底部呈平底狀,井圈開口處略高于水面,橫鋪花崗巖石板,作為取水平臺。沿取水平臺向外,挖有直線形溝渠,通往蒲門河。溝渠寬1.2米,深1.5米,現存長度為8.3米,渠壁由花崗巖條石壘砌,每隔約1.5米渠上橫鋪一條石,用于渠兩側人員來往,溝渠從上游到下游,分別隔斷為飲用區、洗米洗菜區、洗衣區、洗工具區等區域,構思巧妙,保存較好。至今古井水清見底,許多村…[詳細]
梅源梯田
  梅源梯田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為一處自然景點,位于云和縣崇頭鎮,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麗龍一級公路12公里,距縣政府所在地20公里,有三級油路相通,交通便利,可進入性強,攝影者在公路上即可以拍攝,12公里處的吳坪村和18公里處的下洋村是主要拍攝點,該景點拍攝線路長,可以容納大量旅游者。梅源梯田海拔300—800米,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規模較大處垂直高度達500米,橫向伸延3000多米,縱向延伸1500余米。梅源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而上,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如行云流水,瀟灑柔暢,規模壯觀,氣勢恢弘,磅礴大氣與細膩爽潔的點線相諧,形成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具有面積大、線條好、形狀美、立…[詳細]
大會嶺、道嶺古道
  大會嶺古道,位于文成縣大峃鎮北,東起于大峃鎮嶺腳村,西至百丈漈鎮富垟村嶺頭,西北走向,舊時是文成縣境北通青田縣、景寧縣、云和縣、龍泉市,南達瑞安市、平陽縣的重要交通要道。該道始建于元代,具體何年已無可考證,全長4.8公里,4500多級臺階,平均寬1.2米左右,最高海拔710米。古道兩側遍布多種名木古樹,有楓樹、松樹、竹林等,尤其是楓樹,有80余株,平均胸徑85厘米左右,大多有數百年樹齡,從嶺頭貫穿到嶺腳,很是壯觀。夏天濃蔭蔽日,秋日丹楓似火,遠遠望去宛如長龍騰空,蜿蜒盤繞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非常美麗。秋末冬初時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因而又有文成縣紅楓古道第一嶺的美譽。大會嶺…[詳細]
泉井(含周氏宗祠)
  泉井自然村文物遺存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為秀美奇峻的江郎山增添了一抹厚重的人文色彩。泉井自然村東依江郎山,西臨仙霞古道,始建于南宋中期,現存一泉二祠、十多幢古民居,以及鴉片教所等文化遺產,零星分布的古建筑,為村莊增添了別樣的風情。宗祠因恢弘的建筑布局以及特殊的家族情結,展現出村莊獨有的歷史、人文和民俗,是古村落中一道特別的風景。據周氏家譜記載和村民介紹,泉井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歷經清乾隆、嘉慶重修,民國大修。泉井周氏宗祠名為“學坦世家”,2011年1月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俞家灣桑基魚塘
  俞家灣桑基魚塘位于桐鄉市河山鎮五涇村俞家灣小組。俞家灣桑基魚塘始挖于何時無從考證,桐鄉地方史料也無相關記載,當地居民只知道此地自古就有“九埂十三池”之稱。目前有關桑基魚塘的最早記載見于明代《沈氏農書》:“池畜魚,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魚,歲終可以易米,畜羊五六頭,以為樹桑之本。”明代以后,桑基魚塘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得到迅速發展,逐步造就了江南“魚米之鄉”的雛形。故此我們認為俞家灣桑基魚塘的開設應該在這一時期(明末清初)。桑基魚塘是集種桑、養蠶、養魚為一體的生態農業綜合養殖模式。這種傳統的種桑養魚法,是種桑養魚共榮,生態良性循環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特例。幾千年過去了,還在…[詳細]
南尖巖梯田
  雖然沒有聲名遠播,遂昌南尖巖梯田還是以悠久的人文歷史積淀和少有游人打擾的質樸,成為浙南山城的風景。大片壯觀的梯田出現在遂昌縣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帶中。因為這里群山環繞,耕地稀少,山民們因地制宜開辟出適合耕種的梯田,一年年過去,漸漸形成了如今的規模。在遂昌山區,凡有水源的地方都可開墾梯田種植水稻,擁有極高森林覆蓋率的大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層層疊疊的梯田是線條和色塊的完美組合,站在高處望去,梯田成為抽象的風景畫,曼妙的曲線成了大山的“指紋”。…[詳細]
劉王廟戲臺題記
  劉王廟戲臺題記位于德清縣新市鎮西柵劉王廟內,年代為清、民國,類別為其他。2011年1月,劉王廟戲臺題記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和睦陶窯群
  和睦陶窯群位于江山市清湖鎮,年代為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江山和睦陶村自清代至今一直以生產瓦片、泥烙壺而聞名,陶村現存土窯40多座,還保存著傳統的制陶工藝,對研究、學習古陶瓷有重要價值。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香蕉香蕉永久免费看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 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中国aV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