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月7日,經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審核并經省政府研究確定,現將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73處、與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并項目14處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名項目2處,予以公布。
馬渚橫河水利航運設施
  馬渚橫河即虞余運河的余姚段,經宋代大規模的整修改造而成,西起牟山長壩,經湖塘江、馬渚中河,過曹墅橋注入姚江,八十年作為杭甬運河甲線。斗門在南宋起便有陡門、閘壩等設施的記載,1952年,在原閘基礎上建成斗門愛國增產水閘,水閘南側建人力拖船壩,1969年前后在分水墩北側建廂式船閘。1983年運河改造,河道截直,斗門老閘廢棄,中河兩端新建西橫河、斗門升船機,1986年為配合東排工程,重建西橫河水閘、新建斗門水閘。斗門老閘、斗門新閘和升船機、西橫河閘和升船機在空間上南北呼應,發揮著航運、節制的作用,是溝通姚江與曹娥江之間重要的樞紐之一;在時間上反映了從宋元以來此段運河水利航運設施技術的演進過程,為運河…[詳細]
《民族日報》社舊址
  《民族日報》舊址為晚清時期宗祠建筑,建筑面積300平方米。1939年元月5日,《民族日報》在此創刊。《民族日報》名義上是國民黨浙西行署主辦的,實際上是由社長王聞識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掌握領導權的愛國抗日宣傳陣地,其創刊誓言、辦報原則、宣傳策略堅守我黨團結抗戰的正義主張,其發行量和發行面是國民黨《浙西日報》的3倍,被譽為浙西抗戰的一面旗幟。舊址曾一度成為中共浙西特委的秘密住地,領導各地區開展黨的工作。《民族日報》的作用和影響,刺痛國民黨頑固勢力的神經,1940年夏、1941年12月,浙西行署兩次下令改組《民族日報》社,大肆搜捕報社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先后有19名地下黨員和新聞工作者被捕,12名遭殺害…[詳細]
寧波中山公園
  寧波中山公園位于寧波市海曙區解放北路,現為中山廣場的一部分。最早為寧波衙署所在地,1927年春,在孫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際,有人提議,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園,立即得到了甬城社會各界人士的贊同。公園地址選定在舊道署、后樂園、府后山一帶,占地約60畝,并于當年夏天動工。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努力,耗資11萬余元,于1929年秋公園落成。共建造各式房屋21座、亭臺4個、牌坊2座、廊3條、橋5座。其中的獨秀山為明代遺物,尊經閣為寧波府學遷建。1998年初,中山公園與寧波市體育場區域建成中山廣場,迅速崛起成為群眾性廣場文化演出活動的“龍頭”,成為展示寧波城市物質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自1999…[詳細]
嘉欣園
  嘉欣園,位于富春江鎮俞趙村俞家自然村后溪北岸,始建于1922年,建成于1924年。因康有為題“嘉欣園”而得名。來到嘉欣園的正門,上方刻著“漁山樵水之廬”六個字。出于保護之意,并不能從正門進入,只能轉彎從第三個偏門進入園內。整個院落占地1900余平方米,由主建筑“漁山樵水之廬”、老屋及屋后一排平房組成。而主建筑“漁山樵水之廬”是較典型的中西結合建筑,占地949.2平方米,五間三進。如今除了主樓以外,其他老屋以及平房已經倒塌。嘉欣園主樓,四面高墻,屋頂內斂,屬于歇山式屋頂,形狀奇特,外看白墻黛瓦,西歐式羅馬柱、羅馬線條特征明顯,大門前左右二方座放二只明代的青石雕成的大花缸。整個建筑物的設計構思,體…[詳細]
東陳陳氏宗祠
  東陳陳氏宗祠又名敦睦堂,位于中國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浦南街道五村東陳自然村,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雍正五年(1727)竣工。民國三年(1914)擴建戲臺,次年竣工。今建筑中軸線上依次為前廳(內側設戲臺)、中廳和后廳,面闊均為五間,硬山頂。中廳和后廳以穿堂三間相連,中廳前東西各有與前廳相連的廂樓二層四間,后廳前東西各有繼絕祠和功德祠三間。戲臺為歇山頂,木雕為當地雕刻家周光洪作品。…[詳細]
華美醫院舊址
  華美醫院舊址位于寧波市海曙區永豐路42號,2011年11月被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筑坐北朝南。華美醫院前身為美國基督教浸禮會在寧波城區開辦的大美浸禮會醫院,1915年改名為華美醫院,寓中美合作之意。1923年-1928年用所拆城墻的條石,城磚建成四層住院樓和三層護士學校樓。1930年美國基督教浸禮會將醫院財產移交給中方,任莘耕為首任華人院長。1949年10月18日,遭國民黨飛機轟炸,住院樓第四層和護士學校樓被毀,后重修住院樓第四層。 華美醫院主體建筑布局規整,講究對稱,懸山式樓頂,四層樓平面呈“冂”字型,大堂內方格藻井,柱頭所嵌雀替具西洋風格,為中西合璧風格的典型建筑。 作…[詳細]
逍路沿徐氏舊宅
  逍路沿徐氏舊宅位于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鎮逍路沿村許家浦江東岸,為坐北朝南西洋式磚石結構院落建筑,由南北二院組成。北院主體為三開間三層主樓,前后設天井,西側帶埠頭;南院西部為二開間二層側樓,東部為一狹長天井,天井內設涼亭,掘水井,筑花壇。院落外墻呈折尺形布局,總占地340平方米。由主樓西側的臨河埠頭,向東穿過橫弄入北院門,門楣刻有“厚德載福”四個大字,表達了徐氏積善行德的家風。此洋房建于20世紀20年代,是近代寧波幫代表人物之一、上海醫藥界巨子徐之萱先生為其母所建。洋房建筑融中西建筑元素于一體,是一處中西合璧式建筑精品,不但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價值,更承載著徐之萱先生艱苦創業、德行兼備的遺德,體現了寧…[詳細]
武嶺學校舊址
  武嶺學校,即武嶺中學。坐落在浙江省奉化市國家級著名風景區溪口鎮武山西麓。整個校舍布局嚴謹,設計合理,主體建筑為大禮堂、教學樓及宿舍樓、醫院等。這些建筑均為磚混結構,有明顯的中軸線,呈民國時期中西合璧建筑特色,其屋頂為歇山單檐,舉架不明顯,瓦坡較平,梁架為木結構,屋身無立柱,跨度較大的抬梁由磚墻或鋼筋水泥柱承荷。每幢樓房皆有門廳,或方、或半圓、或以西式為主、或以中式為主。臺基都較高,故建筑特顯巍峨。據《武嶺學校校史》記載:武嶺校園建于1929年,由翁文灝之弟翁文濤設計,上海孫裕生營造廠承建,1930年竣工。當時共占地4公頃多,建筑面積達15000多平方米。校園內遍植花木,每幢建筑之間都有庭園,房…[詳細]
總理紀念堂、中正圖書館舊址
  總理紀念堂舊址,原名中山紀念堂,坐落在奉化市錦屏街道錦屏山南麓、中山公園下山腰。紀念堂是1928年為紀念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日寇侵華期間,中山紀念堂曾遭日機多次空襲,損壞嚴重。抗戰勝利后重修,遂改今名。2003年被公布為奉化市文物保護點。2007年公布為奉化市級文保單位。現為奉化市民革所屬錦溪書畫院使用。總理紀念堂,坐北朝南,由主樓紀念堂、錦屏小筑和小平房組成,占地677平方米。紀念堂為兩層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明間原為陳設孫中山像,供人瞻仰。錦屏小筑為瞻仰者提供小憩品茶或交談小議之處,正屋也坐北朝南,面闊三開間,單檐歇山頂。天井栽有四季花卉,環境幽美,1948年蔣經國夫婦攜兒…[詳細]
鹿城譙樓
  譙樓(含州治舊址)。譙樓俗稱鼓樓,座落鼓樓街與公安路交叉處,譙樓是溫州內城僅存之遺址,1994年8月,按原貌修復,面積356平方米。譙樓建于五代錢氏子城城墻上,現城墻殘長約60米,高5.22米,頂寬14米,趾寬15米。結構為南北用花崗巖條石按順丁分層壘砌,中間夯土。城門洞為磚砌券頂,城墻頂南北兩側立花崗巖擋板。樓為二層五開間歇山頂木構建筑,進深四間,南北兩側明間各間內開十扇官式槅扇,梁架為穿斗式,不設斗拱。東次間南側設木質雙跑樓梯通二層,上下兩層四面帶廊。屋面鋪青瓦,帶勾頭滴水,脊頭用魚龍吻,四翼角用嫩戧發戧法。譙樓系五代吳越王錢镠第七子錢傳瓘(887-941)任溫州刺史所建造,時為溫州子城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 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 亚洲性爱网址久久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