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鄧穎超祖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鄧穎超系河南省光山縣城關鎮人。清咸豐年間,鄧穎超祖父輩帶著四個兒子居住于此。鄧穎超的父親鄧廷忠排行老四,清咸豐末年人,自幼習武,臂力超群,清光緒十一年,中武進士,并點名武翰林,授任御前侍衛,后調任廣西南寧鎮臺之職。在此期間,他認識了湖南長沙籍醫生楊振德女士,兩人由友情發展為戀情,并很快結為伉儷。1904年,楊振德生一女兒,取名玉愛,學名文淑,“五四運動”后改名鄧穎超。后來鄧廷忠病逝他鄉,靈樞運回光山,葬于城南5華里鄧氏祖墳――望水樓子。二00一年文旅局投資30多萬元,對鄧穎超祖居經過認真整修,基本恢復原貌,又多方籌資200多萬元,多次派人赴北京、天津…[詳細]
劉青霞故居
  劉青霞故居是為紀念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劉青霞女士而保留。故居原為尉氏縣大地主“劉半縣”莊園的一部分,位于尉氏縣城正中央,跨東西兩條大街是有名的“師古堂”大院。昔日大院十分雄偉,一排三座插花走獸大門,門前出平臺,臺前是存放轎車、拴馬的廣場,全師古堂約有房三百余間,占地約19畝,這里是“劉半縣”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筑群。昔日劉氏家族的莊園大致分布在縣城東大街至西大街,西大街至后新街之間,東大街和新民街路東還有其當鋪、錢莊和商號,人民路南有其南花園,北門里還有其北花園,總之劉氏家族的房產占據了半個縣城,古稱“劉半縣”。現在保留下來的“劉青霞故居”分東西兩部分,座落在西大…[詳細]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編號984/Ⅴ-111,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時代:民國。地址:河南省開封市。1912年,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在清代河南貢院的舊址上創辦,當時是國家派遣留學生、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舊址現僅存復建的大門。1923年改建為“中州大學”,1930年改名為“河南大學”,1949年后幾易其名,1984年恢復為河南大學至今。1925年,蕭楚女曾在此進行革命活動,設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于此。1936年改為開封高級中學。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創建于1912年,是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的河南貢院的舊址上創辦…[詳細]
呂潭學校舊址
  呂潭學校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民國時期)重要史跡。位于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民國十七年(1928年),由愛國將領吉鴻昌創辦,故又稱吉鴻昌學校。原校舍整齊,設備齊全。1938年黃水泛濫后僅存房屋25間。建國后多次撥款維修。現有教學樓、宿舍、辦公室保存較好,包括小學和初、高中部。…[詳細]
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
  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位于新縣箭廠河鄉方灣村閔家山。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主力西撤后,鄂豫皖省委于11月底在檀樹崗重建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副軍長徐海東,全軍約5000人。他們在地方武裝配合下,堅持根據地斗爭。1933年7月,紅二十五軍軍部設在這里。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房屋墻壁上至今仍保存有時任紅二十五軍政治部主任的鄭位三親筆書寫的“為保障秋收秋耕,堅決擴大紅二十五軍,打破敵人的新進攻”和“十月革命開辟了中國工農群眾的一條出路”等標語。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將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列為省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原為閔氏宗祠,前后兩排,占地378平方米…[詳細]
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簡稱洛八辦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而以其舊址為依托成立的一座革命紀念館,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也是洛陽市目前唯一的一處對外開放的革命舊址紀念館。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于1985年5月開始籌建,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1987年4月部分對外開放,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七七事變”爆發后,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下,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鞏固統一戰線的成果,1939年11月,經與-政府協商,我黨在一戰區長官部所在地-洛陽建立了“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簡…[詳細]
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
  河南省范縣、清豐縣。1940年在清豐縣成立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區委和軍區。1944年5月冀南區黨委并入,成立平原分局。同年8月,分局遷到清豐縣城東南約15公里的單拐村。分局舊址已廢,現僅存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為一四合院,坐東向西,東屋三間內當年設司令部,南屋兩間瓦房是楊勇舊居。鄧小平舊居在東西大街中間路南,原有樓房三間已廢,僅存磚券拱門。…[詳細]
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
  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位于遂平縣嵖岈山鎮政府所在地,東西長230米,南北寬165米,占地面積38000平方米。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是我國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建立的第一個人民公社,是繼巴黎公社之后全世界第二個人民公社,具有壟斷性和典型性。是我國在-時期遺留下來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人民公社舊址。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近、現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緊臨107國道、京廣鐵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嵖岈山風景區的所在地,有遂平縣城、駐馬店火車站的旅游公交車直達,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嵖岈山人民公社成立于五十年代后期。當時,廣大農民剛剛脫離封建桎梏和戰…[詳細]
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旅游景區
  “人工天河--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無前例的一大杰作;是新中國林州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體現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肯定和贊揚,也受到了世人的稱贊而廣為傳頌。70年代周恩來總理曾自豪的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現名林州)紅旗渠”。現國家主席-同志1996年6月1日到紅旗渠視察時,親筆題詞: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河南省委書記-把紅旗渠精神稱之為“中華魂”,“民族魂”。紅旗渠于199…[詳細]
二七紀念塔
  鄭州二七紀念塔位于鄭州市中心的二七廣場上,1951年鄭州市為紀念1923年京漢鐵路大-中犧牲的烈士,繼承和發揚京漢鐵路工人的革命斗爭精神,將原鄭州市西門外長春橋舊址擴建為“二七廣場”,廣場中央建三角形木質塔一座。1971年7月1日,在原址動工重建鋼筋混凝土紀念塔,于同年9月29日落成,成立“鄭州二七大-紀念塔管理處”。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5月更名為“鄭州市二七革命紀念館”,1993年4月9日,-為該館題寫館名“鄭州二七紀念館”,現更名為“鄭州二七紀念館”。鄭州二七紀念館有陳列展室10個和1個地下展廳,陳列面積1千多平方米,館藏近現代文物50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中文有码国产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观看 |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