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筧橋中央航校舊址
  筧橋中央航校舊址位于筧橋鎮東北部橫塘村。1930年,蔣介石決定在原中央軍校航空班的基礎上,擇址杭州筧橋,擴建為中央航空學校。1931年春,校舍和機場等建成,設立機構,采購飛機,招生辦學,并先后在洛陽、廣州設立分校。至1937年抗戰前,共培訓學員500余名。抗戰爆發后,航校先后遷往云南昆明、巴基斯坦拉合爾,并改名為中央空軍軍官學校,而筧橋機場作為空軍的主基地使用。至抗戰勝利學校又遷回杭州原址。1948年冬,遷往臺灣。杭州解放后,航校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接管,仍作為航空學校和軍用機場使用。1957年,改為軍民兩用機場。2000年,因杭州蕭山機場建成使用,民航撤出筧橋機場。 筧橋中央航校舊址是中…[詳細]
杭州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屬中式宅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倉前老街。在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的南端,余杭倉前的塘河畔,曾經誕生過一位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就位于倉前老街的中段,包括故居本體、游客服務中心、國學研修中心、國學講堂和臨時展廳等部分。其中故居本體建筑面積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進一弄,由轎廳、正廳、內堂、書房、避弄等組成,為晚清時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長,并度過了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的二十二個春秋。故居前三進為歷史場景的再現,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時期故居的風貌;第四進辟為展廳,以多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手法展現了太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故居匾額由趙…[詳細]
錢業會館
  寧波錢業會館位于市區東門口不遠處的戰船街10號。清同治三年(1864年)錢業同業組織形式稱錢業會商處,在江廈一帶濱江廟設有公所,曾毀于兵火,后于1862年由錢莊業籌資重建。至民國十二年(1923年)因原有公所“湫隘不足治事”乃購置建船廠跟(今戰船街)“平津會”房屋及基地一方,興建新會館,即現在的錢業會館,至1926年竣工。它是昔日寧波金融業聚會、交易的場所。始建于民國十四年,是一座占地1500余平方米,由前后二進,亭臺樓閣、園林組成的中西式磚木結構建筑,其建筑風格別具特色:前進廊舍環繞;兩旁石刻、碑記;中有戲臺;后進議事廳,是舊時寧波金融業最高決策地。廳前亭園花草,清靜幽雅,是全國唯一保存完整…[詳細]
陳英士墓
  陳英士墓位于湖州市南郊峴山東麓,距市區約2公里,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英士墓始建于1918年,1934年進行擴建,1998年對陳英士墓進行重修。重修后的陳英士墓由石碑坊、墓道和墓穴三部分組成。面積約3000平方米,墓道長201米,寬12米;其中中心墓道長100米,寬2.8米。石碑坊高6.25米,寬7.20米,為四柱三間沖天式花崗巖筑成,石碑坊兩側一對石獅分距左右。石碑坊匾額正中有孫中山手書“成仁取義”四大字;左側是林森題的“浩氣長存”,右側為蔣中正題詞“精神不死”。兩旁石柱對聯,分別有于右任和蔡元培所題。走過百米墓道,拾級而上,為墓的第一層祭臺,祭臺兩側又有一對石獅,使陵墓更顯莊嚴肅穆。祭…[詳細]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抗日戰爭時期,四明山是全國19塊根據地之一,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曾有無數革命志士在這里拋頭顱灑鮮血,留下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0浙東區委舊址、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政治部舊址、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浙東行政公署、浙東抗日軍政干校舊址等眾多紅色革命遺跡,創造了中國0帶領人民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的光輝歷史。2005年,四明山以其重要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優美秀麗的自然風光資源和在抗日戰爭歷史上的顯著歷史地位,被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宣傳部、國家旅游局等11個部門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由0中央宣傳部《黨建》雜志、中國紅色旅游網共同主辦2005年度“中國紅色旅游十大景區…[詳細]
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故居原建有房屋數百間,是合肥郊縣當時一處規模宏大的私家圩宅,原建筑現多數不存。故居四周清雅靜穆,風景怡人,現仍有當年劉銘傳親手栽植的廣玉蘭,雖經百年滄桑,至今仍高大挺拔,香飄四方。據說,廣玉蘭是慈禧太后賜給淮軍的,后來被劉銘傳等淮軍將領帶回合肥栽種。廣玉蘭如今已成合肥市的市樹。劉銘傳故居位于肥西縣的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占地面積近百畝,四周筑有內外兩道深深的壕溝,壕溝內的水是從大潛山引來的金河水。四周的圍墻用石頭砌成,其上共建有五座碉堡。故居的外壕東南、東北角各建有一座大吊橋(現已改建為石橋)。各橋分別有兩層門樓七間,舊時住有兵勇保護圩子。過外吊橋進圩,便是內壕溝,再是吊橋和…[詳細]
李家圩地主莊園
  李家圩地主莊園坐落在霍邱縣城西32公里西山腳下,是全國四大地主莊園之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莊園由李圖南始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后來,大地主李夢庚勾結官府-達20萬畝,分布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潁上、固始等地。李夢庚曾炫耀“馬跑百里不吃人家草,人行百里不喝人家水”。并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地開設工廠、銀行、當鋪、學校、戲院45處。至解放前夕,在全國僅次于四川的劉文彩地主莊園。李家圩地主莊園近方形,圩東西距離250米,南北距離240米,莊園南方為雙圩河,東、西、北三方內圩河,圩河內壁用石條自水底壘砌,上接圍墻,高聳丈余。圩內三宅也稱東、西、中院,三院的3個頭道門樓前為第一…[詳細]
馮玉祥故居
  馮玉祥舊居位于巢湖市夏閣鎮竹柯村,為1936年—1937年馮玉祥兩次回鄉時的住所。主體建筑共有5幢22間房屋,有1936年馮玉祥回鄉時的起居室(出資翻修的祖先老房)和添建的議事廳及侍衛室等。青磚小瓦木梁結構,占地面積4690平方米。建筑風格為江淮之間典型的民居建筑。室內陳列有毛澤東、朱德題贈的挽帳,周恩來題寫的祝壽詞及馮玉祥生平事跡照片、手跡、遺物等。馮玉祥(1882年—1948年),字煥章,出生在河北青縣,祖籍巢縣(巢湖市居巢區)人,是我國近代史上杰出的愛國將領,民主斗士,中國共產黨的摯友。12歲從軍,由士兵升副目、哨長、隊官、營長。1914年任第十六混成旅長。1921年任第十一師師長,旋任…[詳細]
半塔保衛戰舊址
  半塔保衛戰舊址半塔保衛戰舊址位于半塔鎮西北光山山坡上,目前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半塔烈士陵園位于半塔保衛戰舊址,半塔古稱白塔,歷史悠久,因塔塌倒三層,僅存半個塔,故名半塔,地名亦稱半塔集。半塔集地處蘇皖兩省的盱眙、天長、來安、六合、嘉山五縣交界處,四周丘陵起伏,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九三九年秋新四軍第五支隊開辟了以半塔集為中心的淮南津浦路東抗日游擊根據地,初步打開了淮南路東敵后抗戰局面。一九四○年三月在蔣介石的策劃下,安徽李品仙,江蘇韓德勤兩頑軍對我皖東地區實行東西夾擊,妄圖消滅我新四軍部隊,我軍在0中原局書記-同志率領下,對-頑固派的進攻予以堅決反擊,浴血奮戰,擊退了…[詳細]
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位于濉溪縣西南35公里的臨渙鎮文昌宮和鎮東6公里的小李莊。在淮海戰役期間,這兩處都一度作為整個戰役的總指揮部——0淮海戰役總前委的駐地。1948年底,根據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發生的變化,0中央決定集中優勢兵力,采取打殲滅戰的辦法,在淮海地區發起一次戰役,以殲滅敵軍大量有生力量,加速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決定由-、陳毅、-、粟裕、譚震林等組成總前委,-任書記,統一領導中原、華東野戰軍。總前委于11月10日由河南張公店遷至臨渙文昌宮,召開了重要軍事會議,研究制訂了戰役的作戰方案。戰役期間,總前委又于11月23日從文昌宮遷至小李莊,指揮作戰。至1949年元旦前后,再次遷往河南商邱南張菜園,先后歷時近5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洲性开放少妇zozo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三上悠亚AV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丝袜精品网 | 欧美婷婷开心五月综合视频 | 午夜热门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