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裕祠
  廣裕祠擁有七處歷史文字的印記,這就是它的最珍貴之處。廣裕祠是廣東第一次發現有確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被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稱為“非常寶貴的建筑標本”。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古跡里都是惟一的。古祠有6次最明確的維修記錄刻在脊檁下或者墻體的碑文上。2003年12月1日經修復的廣東省廣州從化市太平鎮錢崗村廣裕祠,獲得了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第一名“杰出項目獎”。這是中國首次獲得該獎項的頭名。廣裕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崗村為南宋宰相陸秀夫后裔所建,位于村中的廣裕祠則始建年代不詳,一說是明永樂四年十一月始建(即公元1406年),另有一種說法是建于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詳細]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古村位于茶山鎮,為明清古村落。整體造型像一條船,節慶有傳統婚慶表演。這里的交通也很方便,里面也有吃飯的地方。這里是有著800年歷史的南社明清古村,雕花翹檐式古舊建筑櫛次鱗比,古建筑群保存良好,沒太多后期添加,小資情調兼顧,乍一看還真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古舊的深巷,看不見盡頭,望不見出處。村道旁枝葉繁茂的古榕樹下有一口大池塘,兩旁是青磚建造的舊式老房子,小橋流水,楊柳依依,古建筑倒映在水中,池水不起一絲波瀾,分外安詳。古村內有許多古老的祠堂,雕工精細猶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座祠堂都是家族對前人開枝散葉的感謝,及與對后人光宗耀祖的期待。走進細看那些浮雕,雖然顏色掉落的差多了,但卻依舊栩栩如生,令…[詳細]
韓文公祠(韓愈紀念館)
  潮州韓文公祠是潮州八景之一“韓祠橡木”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的祠宇。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韓愈,字退之,因自稱郡望昌黎,又名韓昌黎。他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也是一位對后世頗有影響的教育家。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以自己杰出的創作實踐,一掃六朝以來蘼麗的文風,開創了中國散文史上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并且對后代產生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故世人贊頌其是“文起八代之衰”。韓愈公元768年出生在河南省孟縣一個有著濃厚的儒家正統思想和文學氣氛的小官吏家庭里。少年時期就勤力讀書,并立下了積極用世的志向。然而,事與愿違,韓愈的一生,坎坎坷坷,失意多,得…[詳細]
道韻樓
  是中國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土樓,是迄今被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布局為八卦圖。目前道韻樓保存完好,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不能錯過的佳處。道韻樓位于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建于明末清初,是迄今被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有著400多年的歷史。在正中門樓,-“道韻樓”3個大字。道韻樓俗稱大樓,呈八角形,座南朝北,周長328米,高11.5米,墻厚1.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樓屋一色瓦頂,固桶用竹釘不用鐵釘,至今沒有一梁或一棉被蛀壞。墻基在地面上僅墊兩層青磚,墻體為黃土夯筑,至今仍完好無損,其黃土的粘性和耐久性遠勝于今天的水泥。樓有大門和旁門兩通道,樓外環巷之外另筑圍屋8列,即在主樓八角的棱角相對留出8條巷…[詳細]
從熙公祠
  從熙公祠位于潮安彩塘鎮金砂管理區斜角頭。為旅居馬來西亞柔佛洲僑領陳旭年所建。清同治九年(1870年)奠基,光緒九年(1883年)建成,歷時14年。祠坐東向西,面寬31.22米、進深42.25米,為二進院落式布局,前廳與后廳之間是天井,兩側有廊軒,后廳有抱廈,形成4廳相向的格局,后廳面寬三間,進深三間,斗栱抬梁式木結構,地面鋪大理石規格磚。祠建筑裝飾琳瑯滿目,富麗堂皇,首進門樓前埕分置精致石獅1對,門樓屋架為雙面鏤空石雕。而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還是鑲嵌于門樓石壁上的4幅石雕。這4幅石雕分別以士農工商、漁樵耕讀、花鳥蟲魚為題材,每幅都很好地運用了“之”字形的構圖,將不同時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畫面,…[詳細]
陳芳家宅
  陳芳家宅位于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前山街道辦梅溪村。陳芳(1825-1906年),字國芬,廣東省香山縣下恭都楊梅斜村(今珠海市前山鎮梅溪人)。經營致富,成為華僑中第一個百萬富翁,被譽為“商界王子”。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陳芳開始在夏威夷經商,后來成為當時檀香山華人百萬富翁第一人,有“商界王子”之美譽。陳芳致富后不忘家鄉,對國內多有捐助。此石牌坊群就是光緒皇帝為陳芳及其父母等人等人在家鄉熱心公益事業而誥封興建的。陳芳故居建于清代晚期,陳芳家宅包括陳芳故居、石牌坊群和陳氏墓園。總占地面積5742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包括陳公祠1座、大屋3座、洋房和花廳各1座。石牌坊群,建于清光緒十二年…[詳細]
江頭村和長崗嶺村古建筑群
  江頭村和長崗嶺村古建筑群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這兩個村在明清時期就已形成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民居祠堂、牌坊、巷道、墓葬等建筑群。江頭村古建筑群,地處桂林市靈川縣青獅潭鎮江頭村、漓江上游支流甘棠江西畔。村莊山環水繞,祠堂和大多房舍都坐西朝東。從現代建筑學來說,方位與朝向顯得很大氣。該村興建有1000余年歷史,是我國北宋著名哲學家、理學創始人周敦頤后裔繁衍生息之地,明代遷居至江頭村,清乾隆后該村周氏出現了7名翰林、8名進士、25名舉人、170名秀才的科舉奇跡。村落的總體建筑也體現出“出污泥而不染”的樸實謙和風格。江頭村歷史悠久,古民居建筑種類齊全,規模宏大,保留了目前廣西唯一完整分…[詳細]
馬殷廟
  馬殷廟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福溪。馬殷廟是為楚王馬殷而修建的廟。據說,當地村民的先祖因為馬殷將領平叛匪寇后帶來的安定生活,人們心存感激,知恩圖報,于是大興土木,以資紀念。不料,馬殷廟的誕生,竟然會成為建筑史上的傳奇,也成為楚文化沿著賀州古道南傳的重要歷史遺跡。馬殷廟坐落在福溪村的村口,為明代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始建的磚墻式寺廟結構,到了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改建成全木柱的大廟。清康熙十五年(1617年)重修建造。清嘉慶丙寅年(1806年)作邊修葺,同治六年(1867年)擴建南北兩側穿斗式耳房,廟周圍增設柱柵。馬殷廟在建筑結構上,大量采用古楠木、大水杉和香檀木來營…[詳細]
燕窩樓
  廣西已經發現的最古老的木質牌樓燕窩樓,在距全州縣城以北約16公里遠的永歲鄉石頭崗村(該村過去的讀書人多,曾有“才子之鄉”的稱謂)。 燕窩樓,又稱燕子門樓,系蔣氏祠堂之門樓,原是永歲鄉石崗村的蔣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弘治乙卯年(公元1496年),蔣建德始籌建逝卒未成。現存門樓由其子石崗村明代工部侍郎蔣淦親自主持設計,皇帝賜封他親自設計主持蔣祠樓修建而成,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動工,總建筑面積446平方米,主建筑有:牌樓、門樓、祠堂(分上、下殿),于嘉靖七年建成,全是木質結構。樓高12米,寬8米,上4層,下3層。整座牌樓不用一根釘,由324根榫木卯裝而成。因牌樓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窩”而得名。牌樓…[詳細]
恭城古建筑群
  恭城古建筑群位于廣西省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拱辰街、太和街。建筑群包括文廟、武廟、周渭祠、湖南會館等四座院落式布局的明清建筑。文廟位于拱辰街西山南麓,始建于明永樂八年(1410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中軸線上主要建筑有狀元門、欞星門、泮池、狀元橋、大成門、露臺、大成殿和崇圣祠;兩側還有義路、禮門、碑亭、鄉賢祠、名宦祠、廡殿、昭文樓、尊經閣等建筑,分布于依山六級平臺上,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是南方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文廟之一。武廟與文廟相鄰,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由戲臺、雨亭、頭門、正殿、…[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欧洲美洲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