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平縣寶嚴寺塔
  寶嚴寺塔,俗稱“東關塔”,位于河南省西平縣縣城東關。在原寶嚴寺外西側,故名。寶嚴寺建于唐代,為佛教寺院,民國年間廢。具體在西平大道與文化路交叉口處;原在寶巖寺外西側,故名于此。寶巖寺塔始建于北宋時期,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古塔為仿木結構樓閣式七級磚塔,整體呈奶黃色,平面呈六角形,塔角雕飾龍首,塔身浮雕壁畫,高28.80米;頂端有鐵鑄塔剎,呈蓮花狀,高2.16米。塔為仿木結構樓閣式七級磚塔,平面呈六角形,高28.8米。頂有鐵鑄塔剎,呈蓮花狀,高2.16米。寶巖寺塔共有七層,一、二層塔室為四角形拱頂室,設臺階式盤旋梯道;三至六層為六角形拱頂室,設井式梯道。登梯道可達六層,游人登梯道及豎井達第六層,以憑…[詳細]
商丘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老城東北角烈士陵園內。據清光緒《永城縣志》記載:“崇法寺……創建在唐以前,紹圣初建塔,高數丈”。現寺已無存,僅剩此塔。據史書記載和塔內地宮石、磚刻文可知,該塔始建于宋紹圣元年(1093年),塔成于紹圣五年(1098年)。崇法寺塔是一座樓閣式仿木構式磚塔,平面呈八角,九層,通高34.6米,分外壁、回廊、塔心,每層內部構造各異,塔內走道用磚石混和砌成。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局拔專項維修經費10萬元對其進行了徹底維修,基本上恢復了古塔的原貌。塔的基座為八角形,高1.6米,周長24米。第一層,東、南、西三面辟圭形門,門內小室互不相通,均用十層疊澀磚砌成四角攢尖的…[詳細]
郟縣文廟
  郟縣文廟又稱文宣王廟、孔廟和夫子堂,位于河南省郟縣城內東南隅,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既是郟縣的學宮,是典型的左學右廟建制,又是郟縣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會各界祭拜孔子的專祀廟宇。孔子后裔的一支,唐代遷到郟縣,被稱為郟縣派。郟縣派是四十三代中興祖以前的孔氏大家族十大支派之一,后來又有十大支派的魯山派、寧陵派部分族人遷至郟縣,成為地方望族。五代后周年間,孔姓族人在時任縣令郭忠恕的全力支持下,捐資創建孔氏家廟--孔廟,于后周世宗顯德元年(954)竣工。北宋末年部分建筑和設施毀于戰火。金泰和六年(1206)縣令奉旨在孔廟舊址修建官方文廟。明清兩代曾大修和增建,確定其今天的宏大規模。現存的大成殿、戟門、名…[詳細]
百家巖寺塔
  介紹:  位于修武縣城北嵇山之陽百家巖寺舊址上。塔門東向,平面呈八角形,為九級樓閣式磚塔,高20余米。第一層塔向較高,東邊有一半圓形拱券門。二層以上各層的四面均辟圭形假門,門上施紅彩。每層塔檐部分均砌仿木結構建筑的闌額、普柏枋、飛緣、檐椽、望板和斗拱。檐上覆蓋灰色筒板瓦。斗拱呈單抄四鋪作,華拱和耍頭兩邊伸出45度角斜拱和螞蚱頭,部分令拱端刻成翼形拱狀。櫨頭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塔身轉角處皆砌倚柱,柱頭呈覆盆狀。塔門內為方形塔心室,豎并形室壁上有磚砌單抄四輔作計心造斗拱。井口枋上隱放慢令拱,單材耍頭上置齊心斗。斗拱之一用扇形雕磚和疊澀磚砌成八角形藻井。根據該塔的建設形式和建筑特征…[詳細]
沁陽北大寺
  沁陽北大寺位于河南省沁陽市市區自治街中段。創建年代未詳,明萬歷八年(1580年)重修,清代增建并重修。沁陽清真寺,俗稱北大寺。寺院坐西朝東,分男寺、女寺,占地面積約3100平方米。女寺為多座硬山灰瓦頂建筑。男寺規模大,現存大門、過廳、南北講堂、拜殿等。主體建筑呈軸對稱布局,三進三段,內存明清碑刻通,軸線建筑自前而后體量與高度逐漸增加,分別以孔雀藍、綠、黃三彩琉璃瓦件飾頂。廈殿設門二道,前置柵欄門,中設棋盤門。過廳為單檐懸山頂,兩山半穿斗梁架間飾以壁畫。過廳之后為禮拜殿,由客廳、前后兩重拜殿及窯殿組成,其建筑間均有泄水牽搭,構成一體,縱深達36米。客廳為卷棚歇山頂。拜殿由兩座建筑組成。前殿為單檐…[詳細]
葉縣縣衙
  葉縣縣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全國現僅存的3座古縣衙之一,也是目前我國現存的古官署衙門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筑。據省文物局組織管家論證,葉縣縣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規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風格,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的風格、流派特點及變化規律等都具有重要價值。葉縣明代縣衙位于葉縣東大街,占地16848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宏偉。整個建筑群由41個單元,153間房屋組成。中軸線上自前至后布列著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等主要建筑。輔助建筑在其東西依次展開,布局合理,風格古樸,充分顯示了明代縣級政權官署衙門的規制和風貌。內設編鐘演奏廳、文物展室等,陳列300多件(套)文物,其中70多件…[詳細]
洛陽周公廟
  洛陽周公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定鼎南路東側,初建于隋末,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周公而建的,明、清、民國初均曾重修。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他輔佐武王滅殷商,建立周朝,東征平定“三監”和商紂王之子武庚的聯合叛亂,營建洛邑,制訂禮樂,他的思想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基石。周公廟今存的建筑有南北中軸線上的元圣殿遺址、定鼎堂、禮樂堂、后殿及東西兩廡、東西廂房等。元圣殿基址位于定鼎堂前,據史料記載,其為重檐三開間建筑,殿內供奉“元圣”周公像。定鼎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額題“定鼎堂”三字,取周公定鼎洛邑之意。九脊歇山頂,上覆琉璃瓦,保存明代建筑風格。殿內供奉有周公…[詳細]
洛陽關林廟
  •這里埋葬著關羽的首級,是祭拜關二爺的圣地。•可以觀賞到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親筆御匾。•廟內有一百多尊清代的石刻小獅子,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景點介紹在洛陽市城南約7公里的關林廟,規模不大,但是香火極旺,因為這里埋葬著蜀漢名將關羽關二爺的首級(頭顱)。根據古代封建禮制,帝王墓為“陵”,王侯將相墓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稱為“林”。兩千年來,關羽的地位從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與“關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東曲阜的孔林。明朝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開始建廟種植柏樹,清朝乾隆年間(1735—1799年)加以擴建,基本形成如今的關林廟的規模。關林…[詳細]
輝縣白云寺
  白云寺景區位于輝縣市西35公里的太行山下,距新鄉市55公里。景區內林木茂密,翠竹蔥籠,汨汨清泉,景色宜人。1992年被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和“油松種子園”。主要景點有:白云寺、唐銀杏樹、普照大禪師石塔、風水塔、五百羅漢碑、金沙、銀沙泉、元極寺、龍浴寺、袁氏山莊、龍口風門等。景區內的主體景點白云寺,始建于唐代,原名白茅寺,又稱夢覺寺。寺內有單檐懸山大殿5間。其它中殿、山門、東西配殿及出廈0等50余間。寺后有元代石塔2座,雕刻精致,寺東有宋代五百羅漢碑,紀事翔實。寺西有金沙、銀沙二泉,泉旁有地藏殿,建筑奇特。西臨石崖,有窟名黑龍洞,深邃莫測。寺前古樹參天,盛夏不見日色,為避暑勝地。系省重點…[詳細]
新鄭軒轅廟
  軒轅廟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千戶寨鄉始祖山(具茨山)主峰頂上,創建年代不詳,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據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刊本《新鄭縣志》卷十一祀祠志載:“軒轅廟,舊志在縣西大隗山巔。”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刊本《新鄭縣志》卷三祠廟記載:“軒轅廟在縣西大隗山巔。”清順治已亥《1695年》刊本《新鄭縣志》載:“軒轅廟在縣西大隗山巔。”該廟歇山式建筑,坐西向東,創建年代無考。臺基、墻身和屋頂均為石材構成。面闊三間7.35米、進深三間4.80米,高約5米,建筑面積40平方米。單檐歇山。殿頂為灰板瓦,疑為近代覆加。正脊平直,正脊兩端和戧脊下端均以獸首作結。正脊中央雕有“吉”字圖形。廟墻正面背面四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2020 | 亚洲中文乱码字幕不卡 |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 日本亚洲欧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