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中回鑾寺
  回鑾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介休市綿山鎮興地村據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碑記:原為空王靈溪寺,建于唐中年間(881-885年),唐太宗欲登山禮佛至此回鑾,唐僖宗時(873——887年)改名為回鑾寺。五代末,毀于兵火,宋初重建,北宋末又毀。金天會十一年(1133年)“仍于舊基而興新構”。現大殿明間脊枋下有“大元國至大元年(1308年)歲次戊申二十七日壬子丁未時重建”的題記。廊下有明清碑數十通,記載了明嘉靖、清康熙、乾隆時維修情況。寺坐北朝南,占地近10000平方米。現存山門、天王殿、正殿、垛殿、東西配殿、脅配殿等建筑二十余間。主體大雄寶殿為懸山造,面闊五間,進深六楹,屋面琉璃剪邊。…[詳細]
夏禹神祠
  夏禹神祠夏禹神祠(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平順縣陽高鄉侯壁村俗稱禹王廟,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清皆有修葺。一進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門(上為倒座戲臺)、正殿,東西兩側為配殿。正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斗栱四鋪作,梁架結構為四椽袱對前乳袱用三柱。…[詳細]
金莊文廟
  金莊文廟金莊文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平遙縣城東5公里岳壁鄉金莊村西元延祐二年(1315年)創建,明萬歷、清乾隆、嘉慶、咸豐年間幾經重修,民國十一年(1922年)補修。廟坐北朝南,前后共二進院落,現存殿堂6座,占地1056.4平方米,建筑面積406.4平方米。中軸線上建筑有大成殿、明倫堂、泮池等。東西兩側為舍房。廟內最前為明倫堂,面闊三間,帶前廊,硬山頂,前院東西廂房各三間,單坡硬山頂。前后院之間有泮池,上建狀元橋,池西有廂房4間,池東有“五爪柏”1株。大成殿為清嘉慶七年(1802年)遺物,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頂。殿內有孔子及“四配”、“十哲”彩繪泥塑像15尊,為元代作品。…[詳細]
喬溝頭玉皇廟
  喬溝頭玉皇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新絳縣澤掌鎮喬溝頭村創建于唐,金元時期、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修。現存大殿、舞臺、馬王殿、獻殿等建筑。大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與大殿相對的連三舞臺(中舞臺己拆除),為明代遺構,后臺留有清光緒時演出題記。馬王殿內東西墻留有清代壁畫17平方米。…[詳細]
長治玉皇觀
  長治玉皇觀(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長治縣蔭城鎮長春村長春玉皇觀位于蔭城鎮長春村內。坐北朝南,東西長31.4米、南北寬88.15米,占地面積2786.75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觀內碑碣記載,明成化九年(1473)大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屢有修繕,現存正殿為元代遺構,大佛殿為明代遺構,其余皆為清代建筑。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有戲臺、山門、正殿、大佛殿;兩側僅存鐘、鼓樓,西耳殿。觀內存明、清各代重修碑5通,碣1方。創建年代無考。據大殿正脊大吻、正門門扇題記,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均有修葺,現存建筑五鳳樓和東…[詳細]
翼城四圣宮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翼城縣城東南50公里外西閆鎮曹公村。創建于元代,因供奉“堯、舜、禹、湯”四圣而得名。四圣宮建筑保存比較完整,中軸線由南向北建有舞樓、獻殿(已毀)和正殿,東、西兩側有廊房和看樓。正殿和舞樓均為元代建筑,其中舞樓建于元代至元年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造型古樸莊重,是元代戲臺建筑中的優秀作品。四圣宮東側有關帝廟,建有戲臺(已毀)、正殿及東、西看樓,是自成一體的一組清代建筑。…[詳細]
真澤二仙宮
  真澤二仙宮真澤二仙宮(第五批國保)時代:元地址:壺關縣城東南45公里的樹掌鎮神郊村真澤宮俗稱二仙廟、奶奶廟,始建于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宋、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形成五進院建筑格局。二仙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中軸線依次有牌坊、山門、當央殿、真澤寢宮、圣公母大殿。當央殿為真澤宮的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斗栱五鋪作,單抄雙下昂,計心造。殿內梁架粗獷,為典型元代建筑。殿內東、西、北繪有壁畫,面積約76.2平方米。寢宮為二仙宮主殿,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為明代遺物。殿內塑二仙真人臥像,四壁繪神態各異的百子圖,形象逼真,栩栩如…[詳細]
普凈寺
   介 紹: 普凈寺在山西襄汾縣城西南30公里史壁村。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元、明遺物。 山門三間,天王殿五間,懸山式。菩薩殿五間內柱設在前槽,依柱筑扇面墻一道,墻前為觀音菩薩和善財童子,豐潤嫻雅,兩隅十八羅漢各具神態。墻后地藏、道敏、冥化端莊肅穆,十殿閻凝神對坐兩側。最后為大雄殿,五開間六架椽,原為懸山式,后改為硬山,斗拱四鋪作單下昂,殿內后槽施二金柱制成佛龕,柱上用蟬肚形大雀替承托四椽伏,伏上架內額直達兩山,次間大爬梁由檐頭直承平梁以下,結架純系元構。龕內塑釋迦、文殊、普賢華嚴三圣,其中二菩薩身式修長,衣飾合體,面形上方下圓,神態嫻靜慈祥,塑工頗為精巧。山西臨汾市…[詳細]
晉祠廟
  晉祠廟晉祠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靈石縣城東17公里的馬和鄉馬和村創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間(1341年至1368年),明世宗嘉靖(1522年至1566年)、明穆宗隆慶(1567年至1572年)、明神宗萬歷(1573年至1620年)年間,曾先后三次補修。現存建筑有正殿、獻亭、戲臺及鐘鼓樓、配殿等。正殿稱“昭濟圣母殿”,單檐懸山頂,建筑面積為132平方米。獻殿為元代所建,平面正方形,單檐歇山頂。整體建筑物由四角柱加八輔柱支撐,柱子頂端設五鋪作雙下昂斗栱。戲臺,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年),建筑面積為80平方米。戲臺正面兩側各有一根石柱,刻有楹聯一副,上聯是:“褒善榮華袞表千秋忠孝節義”…[詳細]
后稷廟
  后稷廟后稷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明地址:聞喜縣陽隅鄉吳呂村吳呂后稷廟位于聞喜縣陽隅鄉吳呂村,創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和五十三年(1788)先后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一進院落式布局,中軸線上存有水陸殿和戲臺,均為元代遺構。水陸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門墩石上有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題記。戲臺與水陸殿相對,磚砌臺基高2.5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梁架為四椽栿通檐用三柱,前檐施圓形通長額枋,平柱向兩側外移,建筑風格尚存元代遺風。水陸殿前豎立有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和五十五年(1790)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在线免费国产久 | 亚洲精品在线直播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