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承德城隍廟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墻,“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墻、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并管領陰間的亡魂。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承德城隍廟景區位于承德市中心,西大街路北,距避暑山莊約1公里。這是一座典型的漢式寺廟,格局簡煉。一如隨意散落在江南某個小鎮的庵院廟堂,但是稍加留意便可看出這座寺廟的氣度與眾不同。首先廟前高懸的道幡說明這是一…[詳細]
普佑寺
  普佑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署山莊內。普佑寺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這一年適逢乾隆皇帝50壽辰,其母皇太后70壽辰的喜慶之時。又值清軍出兵西北,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亂,這是繼平定準噶爾達瓦齊、阿睦爾撒納叛亂后又一次取得平定叛亂的勝利,從而徹底結束了西北邊疆地區90年0割據的混亂局面,給各族人民帶來了和平。為通過宗教渠道加強內地與蒙藏地區的聯系,提高-文化素質,清廷于乾隆二十五年(176o年)在普寧寺東建立了-誦經的札倉(即寺院的附屬經學院),此經院即成為后來的普佑寺。普佑寺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坐北面南,布局呈長方形。平面布局打破了傳統的“伽藍七堂”的漢式手法,天王殿居中,前建佛堂,…[詳細]
玉田凈覺寺
  玉田縣凈覺寺始建于唐代,千余年來歲月滄桑,展現在今人面前的仍保留了它的寬敞、豁達、莊嚴和肅穆的風貌。有人說:“凈覺寺是一首詩,它用凝重而含蓄的語言,陳述著既古樸又玄妙的哲理,訴說著既美妙又虛幻的企盼,凈覺寺是一本書,它的魅力不僅在于那華麗典雅的裝幀,更重要的是它那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內涵。”凈覺寺享有“京東第一寺”的美譽。古建專家評價,規模可觀,工藝高超,風格奇特。凈覺寺是座佛寺,但又不同于其它佛寺,那精美的建筑結構,濃艷的彩繪雕刻,使人過目不忘。最奪人眼目的是“無梁殿”,可以說是古剎的第一奇觀。門殿建筑面積一百二十平方米,高十二米,皆為磚石拱券灌以澄漿而成,無檁無柱。內墻上刻有九十六尊神態各…[詳細]
老君洞
  老君洞位于普咩鄉老君洞村的半山腰,與金沙江面垂直高度約500米,洞中有股清流通明亮的泉水注入金沙江中。當年長漂時某報記者未到現場錯誤地報道:“金沙江的水有三分之一流入老君洞,密封船險些進入老君洞……”至今還成為當地老百姓茶余飯后的笑料,流傳甚廣。老君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質結構,洞口高而寬敞,入洞約5丈變得狹窄難行,形如洞口,人稱“狗鉆洞”只有體瘦的人才能入內,過此險景豁然開闊,石柱石筍林立,景觀奇特,洞中有洞,洞中有水,錯落有致,情趣橫生,晶瑩的洞中“珊瑚”似禽似鳥,奇形怪狀,色彩各異,有紅的、綠的、黃的、白的極為誘人,進洞者無不贊嘆,都說比云南的阿盧古洞和燕子洞漂亮數倍,洞中的奇、幽、險難以用…[詳細]
卦山天寧寺
  天寧寺位于交城縣城北三公里處的卦山,距太原六十七公里。卦山,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三晉著名旅游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而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將它躋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稱譽為“第一山”。卦山山峰聳峙,層巒迭嶂,古柏蒼翠,千姿百態,襯托出古寧寺幽雅風姿。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創建,后經歷代擴建與重修。現存建筑多為明清遺構。山門內兩廊有古唐碑、明鐵碑、歷代重修碑,書法或蒼勁挺拔,或飽滿穩健,功力頗深。清代,曾有人將“黃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棲之竹”列為華夏樹木奇觀。卦山古柏扎根于懸崖絕壁,鉆巖抱石,姿態各異,著名的有龍抓柏、牛頭柏、連理柏、文武柏等…[詳細]
下交湯帝廟
  下交湯帝廟下交湯帝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清地址:陽城縣河北鎮下交村始建于金大安二年(1213年),明清兩代均有大規模修繕。廟為二進院,總面積2106平方米。前院很小,前為山門,后為馬王殿。后院有戲臺、獻亭、成湯大殿。成湯大殿為元代所建,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屋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寺內存石碣九方。…[詳細]
壽陽普光寺
  普光寺普光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清地址:壽陽縣西45公里處的西洛鎮白道村始建年代無考,主要建筑包括正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東西耳房等,現存建筑21間,布局規整,中軸線對稱,總占地面積約1100多平方米。正殿為宋代早期建筑,東西配殿為明代建筑,其它建筑為清代建筑。正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2.92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4.1米,平面近方形。進深大于面闊,這種布局尚屬少見。柱頭斗栱為四鋪作單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前后搭牽用四柱。內壁壁畫共三層,中間一層為明代所繪,底層尚不知何時代,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其結構形制和用材規范上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點。…[詳細]
金洞寺
  在山西忻縣城西北20公里西呼延村。此地丘嶺起伏,棗林叢集,古寺掩映其間,清靜幽雅。創始年代不詳,據建筑特點,宋代已有。元延佑五年(1318年)重修,明清時局部重建。現存正殿為宋代建筑,天王殿和觀音殿為明代遺物。正殿寬深各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身檐柱較矮,明間裝板門,次間為窗,窗框甚小,屋頂舉折平緩,正面外觀近似敦煌莫高窟北宋窟檐。檐頭斗拱古樸,殿內依金柱制成神龕,梁架全部露明,砍削規整,儼然宋代遺構。殿內精工木雕神龕一間,是宋代我國小木作遺物中的珍品,柱子,額枋,斗拱,梁架和瓦頂,均成比例,猶如精致的殿閣模型,為我國古建瑰寶。金洞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金…[詳細]
安禪寺
  安禪寺安禪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明地址:太谷縣舊城內西南隅安禪寺巷太師附小院內寺院創建年代不詳,宋咸平四年(1001年)再建,元延祐三年(1317年)重修,清光緒年間再次修葺。現僅存藏經殿、后殿。藏經殿為北宋早期建筑,后殿為清代建筑。藏經殿坐北朝南,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建筑面積139.24平方米,坡度平緩,出檐較深,欄額至角柱不出頭。斗栱四鋪作內外出華栱。各組斗栱均為隱刻栱,之上再置隱刻栱一斗三升,上為壓槽枋。殿內無柱,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脊槫下有“大宋咸平四季······”題記。…[詳細]
無邊寺
  無邊寺無邊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清地址:太谷縣城內西南隅普慈寺內寺址原為白塔村,北齊時遷縣址于此。寺創于晉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無邊寺,北宋治平年間重修,改額“普慈寺”。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續修,寺中建塔,頂有尊勝石幢,堊久而白不減,俗稱白塔。元明清各代屢經修補。現存建筑除白塔為宋代遺構外,余皆為清代所建。塔平面八角形,七層,高43米,為樓閣式空心塔。每層皆出塔檐,檐下皆有斗拱,各層栱券門洞與檐外相通,并雕有假門窗。塔內底層為上形方室,有蹬道可上,二層以上中空,有樓板及木梯供人登臨。地址:山西省太谷縣縣城西南隅…[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第5页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 亚洲成A人片777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