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年弘濟橋
  弘濟橋也稱府東橋,在廣府城正東2.5公里處的東橋村,東西橫跨于滏陽河之上。滏陽河是我們華北地區一條重要的河流,它發源于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太行山東麓,流至天津附近與海河交匯。在古代它就是一條重要的水上交通線。據《廣平府志》上記載:“又賴滏水,上達磁邯,下通津衛。”行旅通商極為方便。弘濟橋建于何時已無從考證,目前僅有碑刻記載為明萬歷十年重修。由于修橋時動用四面八方人力眾多,因此名為“弘濟橋”。弘濟橋古代是冀魯兩省交通要塞,橋側石柱上深達寸許的纖痕至今清晰可見,不難想象當時這里的水運十分繁忙。弘濟橋的形制和趙州橋極為相似,關于這一點當地還有一個傳說呢。說是這座橋是魯班的妹妹和魯班比賽修橋,魯班修造了趙…[詳細]
永年城
  永年城位于永年縣政府所在地臨洺關偏南25公里處。永年城,也稱永年廣府城,為歷代郡、府、州、縣駐地。春秋時謂曲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曾在此創建大夏國,獎勵農桑,擁兵坐鎮,并基于戰略考慮,對此城進行了修整,使它具備了城池的規模。原土城為六里十三步,元朝增為九里十三步,相當于4.5公里。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陳俎調集九縣民工,歷時十三年,將土城砌為磚城,城高12米、寬8米,四門筑有城樓,四角建有角樓,并有垛墻876個,殊具特別的是在四門之外尚建有甕城相守,地道的關防深鎖,固若金湯。廣府有很多歷史遺存,如清暉書院、文廟大殿(遺址)、毛遂墓、黑龍潭,武氏故居、狀元樓、太和堂…[詳細]
紙坊玉皇閣
  峰峰玉皇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紙坊村西南。在古太行八陘之一的“滏口陘”要道上,依山傍水,形勢險要。玉皇閣是磚瓦結構的無梁拱頂建筑。始建于明隆慶、萬歷年間(1567——1575年),為祭玉帝而建,原名玉帝四明無梁閣。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閣下部為石砌平臺,東西各設券門磨磚錯縫平砌,拱券為東西要道,跨度為4.64米,券沿有四龍二鳳、花卉石浮雕。臺上三面設磚欄。閣建于平臺上,通高18.6米,平面方形。寬深各五間,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外觀呈二層樓閣式,琉璃瓦頂,上置寶剎。閣身通體仿木用磚砌筑而成,四面正中設拱券門,四周加設木結構回廊。外觀二層處,四面明間設半圓…[詳細]
大道觀玉皇殿
  大道觀玉皇殿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內興華中路。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該殿頗具元代建筑的典型減柱造特色,東西長七間,南北寬四間,廡殿頂琉璃瓦剪邊,設三跺單翹單昂斗拱。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大道觀東曾有池塘,養魚栽荷。州人每逢中秋佳節攜酒前往賞月,因景取名“西溪玩月”,被列為定州八景之一。殿內四壁現存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年)瀝粉貼金帝王出巡圖。畫面人物栩栩如生,畫工可與五岳之一的北岳廟壁畫媲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道觀原為中軸式群體建筑,由南向北依次為大照壁、關帝殿、二神殿、六神殿、玉皇殿、老君殿五座大殿,現僅存玉皇殿。玉皇殿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面闊七間,南北進深四間,采用…[詳細]
邢臺開元寺
  邢臺開元寺位于河北省邢臺市邢州北路中段。開元寺為唐開元年間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為我國歷代名剎,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禪宗二祖的傳缽之地和禪宗七祖神會大師的駐錫之地,元代皇家寺院。開元寺歷屆住持多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詔敕建后,周世宗柴榮又詔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趙佶賜名為圓照塔,此塔高108米,為古代中國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賜名為大開元寺,列為皇家寺院。開元寺占地45畝,坐北朝南,氣勢宏偉。該寺歷代屢有修葺,現存殿閣,主要為明代建筑風格。這些建筑雖歷經千年滄桑,保存仍基本完好,不少遺物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開元寺現存主要殿閣四座,天王殿、毗盧殿、觀音殿和大雄寶殿…[詳細]
伍仁橋
  伍仁橋位于河北省安國縣伍仁橋村南。伍仁橋原名萬壽橋(又名貴妃橋)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為明神宗萬歷皇帝貴妃鄭氏所建。伍仁橋村,明代稱伍仁店,是城南集鎮水陸碼頭。每年春秋兩季,商賈云集,市場興旺,有“祁南雄鎮”之稱。伍仁橋全長65米,寬6.7米,南北橫跨磁河,全部為石質結構。伍仁此橋是座五孔聯拱石橋,橋面、拱券和橋墩之間都有鐵腰和鐵仲聯接,嚴密結實。橋基為山炭、柏木樁、石板筑成。橋面兩旁26對望柱上雕有栩栩如生的石獅子,云朵花紋欄板。橋南口有大型石獅各一,通高1.8米;北口兩側雕石像各一,長1.4米,高0.85米,底座0.6米。石獅子是該橋的重要雕刻藝術品,遠近馳名。曾有“伍仁…[詳細]
萬全右衛城
  萬全右衛城位于河北省萬全縣城北約15公里的萬全鎮。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土城,明永樂元年(1403年)在德勝口始筑右衛城,取名德勝口堡。明永樂二年(1404年)置萬全右衛所于此。明宣德五年(1430年),明王朝于今宣化置地方最高軍事指揮機構——“萬全都指揮使司”,以統轄京師西、北各衛所,右衛由改稱“萬全右衛”。明正統三年(1438年)用磚包砌城墻,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關。一直到明末清初,萬全左、右衛始終是宣府鎮西路的戰略支撐。1983年、1990年兩次維修。萬全右衛城為宣府鎮上西路路城所在,參將駐地。處在張家口西北翠屏山長城腳下,北依野狐嶺,南瀕洋河,扼壩上壩下咽喉…[詳細]
洗馬林玉皇閣
  洗馬林玉皇閣位于河北省萬全縣洗馬林鎮。玉皇閣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明萬歷三年(1575年)、清咸豐八年(1858年)曾兩次重修。因藏有半部佛經,又稱藏經閣,是萬全縣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高臺磚木結構古建筑。洗馬林玉皇閣由臺基和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0米,下以石條、上以城磚漿砌而成,邊長20米,高7米。閣建于一磚砌墩臺之上,0三重檐歇山布瓦頂,迭梁式建筑。外觀三層,內為二層,高12米,面闊、進深各三間,外加一步圍廊。二層大殿外設平座環廊,可俯瞰鎮城全貌。閣前有鐘、鼓二樓。閣為歇山布瓦頂,三層樓閣式,高12米,面闊、進深各三間,周圍加一步廊,二層檐下施三踩斗拱。閣內藏有明版經卷31箱687函7…[詳細]
金門閘
  金門閘位于河北省涿州市東北部義和莊鄉北蔡村北3.5公里永定河右岸。此閘創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原為草閘,其作用為引莽牛河之水入永定河借清刷渾。后因河底淤滯,高于莽牛河,原閘作用遂廢。后于乾隆三年(1738)移建減水石壩于今之位置,其名仍沿用舊稱。永定河水性湍悍,挾沙而行,沙淤河高,河高壩下,故必數年一小修,其間乾隆三十八年(1773)、道光四年(1824)、同治十一年(1872)均為大修。唯宣統元年(1909)之重建的金門閘,是廢草閘而建石壩之一百七十年后,又復還其閘,并保存至今。金門閘共計十五空,南北長100.6米。1937年,改南端兩空為鐵閘門,作農田澆灌之用,其余各空均廢。閘之南…[詳細]
大慈閣
  大慈閣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保定市裕華路,西與古蓮花池緊鄰,是歷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古建代表作和古城保定的象征。大慈閣由元代蔡國公張柔創建(始建于公元1227-1232年),原名大悲閣,為保定古八景之一,史稱“市閣凌霄”,它的雄偉壯觀可稱“高可數十丈,數十里外,遙望層閣丹碧若霞”。現存的大慈閣是清乾隆年間遭受火災后,多次重修的建筑。大慈閣占地3440平方米,文物建筑面積800平方米,現存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大慈閣、方丈院和關帝廟。過天王殿,鐘樓、鼓樓峭然對峙,二樓高度、造型相同,各通高10.9米,其建筑形式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兩層。北面是聳立在4.6米高石基上的主體…[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日本人妖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一二三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不卡 |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