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應瑞家族墓地
  張應瑞家族墓地,又稱元代蒙古弘吉剌部王傅張氏家族墓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鎮國公府村北1.5公里的山腳下,于1970年文物普查時發現,葬有元代薊國公張應瑞及兩代先人和后人。墓地地處偏僻山野中,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為較開闊的丘陵地,西側有兩道較深的沖溝,東北面地形成深淺不一的二、三道洪溝。墓地形成北高南低,南北寬,東西窄的地貌。墓地北側的國公山及西山頭,東坡地現有原墓地圍墻基礎遺跡,由此可確定墓地范圍為東西500米,南北300米,占地15萬平方米。青冢入口墓地中現存的“張氏先塋碑”及“住童先德碑”和“薊國夫人剛氏之墓碑”記載了從元世祖忽必烈直至順帝托歡貼木兒時期,張應瑞家族為…[詳細]
袁臺子墓
  袁臺子墓位于遼寧省朝陽市十二臺營子鄉袁臺子村內,發掘于1982年,現已被原地封存保護。墓0土了大量陶器、釉陶器、銅釜、銅魁及馬具等珍貴文物。墓室石壁表面涂一層黃草泥,上面又抹一層白灰面,以紅、黃、綠、赭、黑等色繪制壁畫。墓室門內立柱內面畫門吏,東西相對。前室右龕內畫主人像,坐于帳下方榻之上,左右方屏后各立侍女。在主人圖前面的南壁上,畫東西并列四女像,面對主人。西壁前部,上畫奉食圖,下畫四神中的白虎及朱雀。西壁龕頂部畫牛耕圖。西壁后部畫庭院圖。北壁東部畫屠宰圖。北壁龕上部畫玄武圖。東壁前部畫狩獵圖。東壁北部畫膳食圖。東壁龕上部畫車騎圖。其他還有畫于耳室壁面及墓頂等處的夫婦圖、馬圖、甲士騎馬圖,以…[詳細]
馮素弗墓
  馮素弗墓,位于遼寧省北票市西官營鎮饅頭溝村將軍山,是馮素弗及其妻的墓葬。馮素弗為北燕天王馮跋之弟,是鮮卑化的漢人,死于太平七年(415年)。兩墓同冢異穴,其妻屬墓早年被盜,都是長方形石槨墓,東西向。槨頂蓋以極厚的石板,槨內繪人物、星象等壁畫。馮素弗墓槨長4.25米,寬1.34~1.53米,土壙的西壁有小龕,內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人骨已朽,但見有幼兒乳齒,推測系以小兒□葬。木棺彩畫羽人、建筑等圖像,棺環、棺釘鐵質而飾金,說明當時沿用漢制,皇族勛臣葬用“畫棺”。其妻屬墓葬一青年女性,槨內殉犬,應為鮮卑習俗。兩墓共出遺物500余件,有金印、兵器、鎧甲、馬具、服飾、儀仗車器、文具、日用器物等。其中…[詳細]
輝發河上游石棚墓
  輝發河上游石棚墓位于吉林省通化市輝發河上游的梅河口市、柳河縣境內。輝發河是第二松花江流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主要流經吉林省南部和遼寧省東部。在輝發河上游的兩條主要支流——一統河、三統河流域分布眾多的石棚墓葬,現行政歸屬分屬于通化地區的梅河口市和柳河縣。在吉林省的輝發河上游地區,目前已發現石棚墓80余座。這些墓葬大多分布于哈達嶺山脈海拔500~600米的山崗頂部或山脊上。構筑石棚墓的石材多為砂礫巖、泥質員巖、片麻巖,并被加工成較規整的長方形或方形石板。墓葬多呈長方形,以石板半埋半裸立砌,圍成墓室四壙。兩側壁石多是一塊長石板,有的為兩塊石板相接,個別的還有兩層壁石。上面用大石板封頂,四周露出寬…[詳細]
刀背山墓地
  一、墓地簡介名稱:刀背山墓地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刀背山墓地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西郊鄉太陽升村東北約3千米刀背山西坡中部二級臺地上,穆棱河繞刀背山西北麓而過,其地理位置座標為東經131°55′31″,北緯45°39′18″,海拔352米。刀背山墓地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西郊鄉太陽升村東北約3千米刀背山西坡中部二級臺地上,是黑龍江省僅見的大積石冢群。墓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自1981年以來,原黑龍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領導、專家多次來此視察和調查。1980年,雞西市文物管理站從已被破壞的一座墓中清理和征集到部分文物計70多件,其中二級文物3件,三…[詳細]
鴻山墓群
  鴻山墓群是位于江蘇省無錫市鴻山鎮東部,北依太伯瀆,南靠九曲河,東接漕湖與蘇州相望。鴻山墓群為春秋戰國時期吳越貴族的墓葬群。墓群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春秋戰國時期越國貴族墓葬在同一墓地的埋葬規律,并將墓葬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代表了越國貴族的5個等級。7座墓葬共出土2000件隨葬品。其中丘承墩一座長57米的“中”字形特大型越國貴族墓葬,是僅次于紹興印山越王墓的越國第二大墓,分為墓道、主室、后室3部分,主室還用木板隔成南北側室。該墓共隨葬各類器物1100余件,大多為精美絕倫的成組成套的青瓷禮器、樂器和玉器,展示了迄今為止江浙一帶所發現的最高等級的越國隨葬品的風采。500余件青瓷和硬陶樂器堪稱龐…[詳細]
徐州墓群
  徐州墓群位于江蘇省邳州市戴莊鎮,包括白集漢墓、茅村漢墓和拉犁山漢墓,是東漢時期徐州彭城國列侯、官吏和富戶的墓葬。對于研究漢代國彭城國王侯、官吏和富戶的葬制葬俗,乃至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具有重要價值。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徐州一處大型考古現場發掘出了一處西周墓葬群,在發現的32座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墓葬隨葬品中有非常豐富的歷史信息,其中160枚“海貝”以及殉葬的牛馬狗等動物就吸引了許多人對西周“有錢人”的好奇。在邳州市戴莊鎮中運河山頭大橋的駱馬湖水資源控制中心工地上發現了52座東漢時期的墓葬,該墓群面積約5000平方米,目前已發掘清理完畢的有47座,據考古人員統計,此次工地現場共發…[詳細]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象山王氏墓地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北郊幕府山西南的象山上。象山王氏墓地為東晉尚書、左仆射王彬的家族墓葬群。已發掘的王氏族葬區達5萬平方米以上。1965~1970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先后發掘了7座,除2號墓系南朝墓外,其余均為東晉墓。據墓志,1號墓是王彬的第4子、征西大將軍行參軍、贛令王興之夫婦墓,王興之卒于咸康六年(340),其妻宋和之卒于永和四年(348)。3號墓是王彬的長女-虎,升平三年(359)卒。5號墓是王興之的元子王閩之,升平二年卒。6號墓是王彬的繼室夫人夏金虎,太元十七年(392)卒。據王興之和-虎墓志,確知王彬應葬于兩者之間,但墓早已破壞。王彬官至尚書、左仆射,年五十九卒。死后贈特…[詳細]
東陽土墩墓群
  東陽土墩墓群位于江蘇省東陽市江北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鎮一帶2006年6月10日以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東陽市文物辦對西周古墓群進行發掘,1號坑、2號坑、3號坑都許多重量級發現,至7月23日,4號坑的發掘、清理工作基本結束,共出土三具人類骸骨和包括一尊三腳瓷鼎在內的105件珍貴文物。東陽土墩墓群現有5處保存較好,分別是祥湖石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園石墎洞山石室土墩墓、石宅銀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園下馬柴自然村前山土墩墓、古淵頭峋界尖土墩墓。這些墓葬均坐落于小山之巔,作東西向,規模宏大。石角山、派園、銀角山三座石室土墩墓墓室均由巨大的石塊構筑而成,選用巨石多為板狀、條狀或方形,有的巨石長及數米,重達數噸…[詳細]
高氏家族墓地
  高氏家族墓位于浙江省樂清市北白象高岙村。高氏家族墓建于明代。墓地依山并環宗祠而筑,布局獨特,為高友璣及其家族成員墓地。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明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襄簡,著有《南屏遺稿》。其中高友璣墓最具規模、形制獨特,主體建筑為三座四柱三樓式神位牌樓組合而成,并將祖孫四代七人的墓碑按昭穆之制分列其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時代風格,實屬罕見。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分三組,中為高友璣及其祖父、父親墓,左為高友璣長子、三子墓,右為次子、四子墓,均按左昭右穆禮俗排列。三組墓各建神位牌樓,中間一組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自偷精品视频三级自拍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 | 亚洲偷精品国产五月丁香麻豆 | 亚洲网不卡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