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容縣近代建筑群
  容縣近代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西玉林市容縣縣城及黎村、楊村、楊梅、松山等鄉鎮。由324國道玉容公路可達。距玉林市約57千米。屬文博院館類人文風景旅游區。該建筑群是研究廣西乃至我國建筑史、近現代史、經濟史、宗教史等方面的重要物證史料,更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可多得的文物教材,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一定的建筑藝術價值。2006年5月25日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容縣近代建筑主要以民國時期國民黨將軍的別墅、故居建筑群為主,容縣近代建筑種類數量較多,且較集中,是我國西南地區少有的民國時期建筑群。該建筑群風格獨特、結構合理、裝飾豪華、環境幽雅,多在中國特有風格上吸收西方建筑技巧,采用…[詳細]
太平天國永安活動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蒙山縣(古稱永安州)城區、321國道旁,距桂林市143公里。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在桂平金田起義之后攻占了第一個州城——永安州。太平軍在永安州留駐了半年,他們在此開創新朝,分封諸王,制訂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項制度,粉碎了清軍數十次武裝圍剿和嚴密的經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永安州因此留下太平天國遺址26處,太平天國文物1500余件。這里是全國太平天國文物儲存真品最多的地方,是中外學者旅游、考察、觀光太平天國歷史必到的理想圣地。太平天國永安活動舊址歷史人文景觀特色突出,分布集中。以天朝遺址(今蒙山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為中心,由永安州古城墻所環抱。古城墻始建于…[詳細]
馬胖鼓樓
  馬胖景區馬胖鼓樓位于八江鄉馬胖村河西邊,距三江侗族自治縣城28公里。始建于民國17年(1928年),建樓的木材均用民間防腐的藥水泡成棕黑色,既防蛀又使其染上了天然色彩。馬胖鼓樓雄渾厚重,樓高13米,樓檐寬13米,9層飛檐,重疊依次收縮向上,形成塔形。白色封檐板著彩色圖案,檐梢作鳥吻翹角,樓頂中央塑雙鳥花型。樓內的四根大木柱,粗可兩人合抱。鼓樓內大廳達132平方米,大廳的板壁上,繪有侗鄉風光的精美畫圖。樓內設欄桿、坐凳、臥臺,中央為火塘。它和風雨橋一樣,全部采用接榫結構,不用一顆鐵釘,只在大小柱上打通若干洞眼,用榫頭銜接。長短條木,斜穿直插,嚴謹緊密,結構牢靠。它造型美觀,氣勢壯觀,具有典型的侗…[詳細]
梧州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園內。孫中山為了籌備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駐節梧州。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處處長李濟深倡議集資在北山公園內籌建中山紀念堂。1926年1月29日,舉行奠基典禮。1930年10月,建成。是我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堂占地面積達163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素白色的外墻與四季常綠的古樹相映襯,寓中山精神萬古長青。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央立有孫中山先生全身塑像,紀念堂門前兩旁有石獅子,花壇等。紀念堂前座是四層塔式圓頂,前門額-“中山紀念堂”,為當時廣東省省長陳濟棠所題;后座…[詳細]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原名北帝巖,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武篆巴學村,分別距縣城、武篆鎮38公里和4公里,是個天然石洞,洞口寬64米,洞高43米,縱深137米,洞內寬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納數千人。1922年3月,韋拔群在此組織革命同盟,發表《敬告同胞書》,1925年9月,韋拔群、陳伯民等在洞內開辦東蘭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1930年2月,紅七軍軍長張云逸來到武篆,認為韋拔群在北帝巖宣傳了馬列主義,提議改名為“列寧巖”。1962年6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為“廣西東蘭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197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撥款修繕列寧巖,依照1925年的原貌進行修…[詳細]
河池紅軍標語樓
  紅軍標語樓位于廣西河池市的紅軍標語樓建于1926年,原名“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河池宿營地舊址”,是一座3進2層建筑,夯土墻,木樓板,小青瓦屋面的建筑,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586.57平方米,并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樓原為民主人士吳自若先生房子,是一座土墻、木樓板、瓦頂的民用樓房。1964年建成紀念場所。1930年初,紅七軍經隆安、亭泗戰斗后,主力向鳳山、東蘭革命根據地轉移,然后向黔桂邊游擊。紅七軍總指揮李明瑞和軍長張云逸率領第一、二縱隊,經凌云、天峨、南丹等縣進入河池,于1930年3月31日攻占河池縣城。4月初,紅七軍約3千人從河池出發,經六圩、金城江、東江、懷遠、思恩向…[詳細]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腳山鋪,國家在廣西全州縣當年紅軍戰斗的腳山鋪建了一系列的紀念設施,這是對在這一帶犧牲的成千上萬紅軍將士的英靈的告慰。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最悲壯的一戰,關乎中央紅軍的生死存亡。戰后,桂北地區遍布紅軍戰士的遺骸,當地百姓冒著危險將他們掩埋,經過幾十年雨水沖刷,全州兩河鎮、枧塘鎮等地相繼發現待確認的紅軍遺骸。全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當地群眾積極配合,對發現的遺骸進行了就地掩埋、登記、標識,并在全縣開展紅軍烈士遺骸的尋找、收殮、保護工作。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湘江戰役紅軍遺骸收殮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紅軍遺骸收殮工…[詳細]
昆侖關戰役舊址
  昆侖關位于廣西南寧市興寧區與賓陽縣交界處即昆侖鎮所在地北4公里,距南寧市59公里。昆侖關為大明山余脈,海拔約300米。1939年11月15日,日軍派出其第五師團、臺灣混成旅團等大批步、騎兵和海軍陸戰隊在欽州灣防城縣附近強行登陸。昆侖關戰役舊址,除古關樓、昆侖古道等古代遺跡之外,主要包括“陸軍第五軍昆侖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中的南、北門牌坊、陸軍第五軍昆侖關戰役陣亡將士紀念塔、抗日將士公墓、抗戰碑亭等紀念建筑物,以及昆侖關地區如賓陽縣境內的“昆侖關戰役指揮部”、邕寧區昆侖鎮境內的“昆侖關戰役日軍第十二旅團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被擊斃處”和金龍山、仙女山、-嶺、羅塘南、同興堡、石家隘以及441、660、6…[詳細]
胡志明舊居
  胡志明舊居位于柳石路2號。原為南洋客棧。是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1942年8月,印度支那0(越南0)主度胡志明到中國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聯系,在靖西縣被地方0逮捕,1943年9月從柳州監獄獲釋。1943年9月~1944年9月,胡志明住在南洋客棧,這期間胡志明在柳州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動。今舊居內有當年胡志明用過的桌椅、木床、洗臉盆架等,還有大量手稿、圖片以及一尊越南送來的胡志明半身銅像。1997年公布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秀英炮臺
  “秀英炮臺”門匾發現之地,考古研究者紛紛指認為炮臺大門原址。在通過史料推理和對當地老人佐證的同時,炮臺80載前的景象仿佛浮現眼前。位于海口市海秀路北側秀英村后面。炮臺共有拱北、鎮東、定西、振武、振威五座,在200米長的海岸小山丘上東西直線而筑。炮門朝北,面臨大海。兩排兵房、彈藥庫相對,中間是大操常操場兩邊古木參天,郁郁蔥蔥,富有生機。整個炮臺連同附屬建筑物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始建于清光緒17年(公元1891年),雖歷經百年,但保存基本完好。這一炮臺在當年系國內聞名的海岸炮臺之一,與上海的吳湘口炮臺、天津的大沽炮臺、廣東的虎門炮臺,并稱為全國四大炮臺,是海南人民不畏-、抵御外辱的歷史見證。1…[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 一本大道之中文日本香蕉 | 宅男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女厕所 |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