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縣講武城遺址
  講武城遺址講武城遺址位于磁縣城南漳河北岸講武城村。講武城唐以前稱武城,宋代以后改稱講武城。講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后,經;顒釉谶@里,把此地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古城平面呈平行四邊形,除南墻及東墻南段被彰河沖毀外,其余大部分尚存。1958年發掘,出有板瓦、筒瓦等建筑構件和豆、罐、盆等生活用品,從遺物上看屬于戰國古址,漢代以后曾經補筑、改造或擴建,繼續沿用。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常山郡故城
  常山郡故城位于河北省元氏縣殷村鎮。漢初呂后執政時(公元前187-前180年)置常山國,都元氏。公元前180年國除。公元前145年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將趙國一分為六,封子劉舜為常山憲王,占據其一。至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憲王舜故,子劉勃即位不久,國除,改常山郡。漢常山郡(國)故城現僅存遺址。西北方不遠處1991年發現2座大型古墓,發掘其一,出土銀、銅、鐵、漆、陶等器物殘件一千多件,銅器上標有“常山”銘文。2006年常山郡故城作為漢代的古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尚義土城子城址
  土城子城址,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三工地鎮土城子村,為北魏柔玄鎮遺址,地處冀蒙交界,其西、東與內蒙古興和縣接壤,緯度跨N41°73′14″-N41°74′16″,經度跨E114°47′75″-E114°48′85″,平均海拔1381米。土城子城址城垣平面呈現不規則的六邊形,城池占地面積105萬平方米,城墻殘高0.5-1.5米,夯筑,呈東西向布局,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約1006米,建筑布局屬于北魏風格,與內蒙古懷朔鎮的遺址布局相似。土城子城址東、南、北三面城墻殘存,城址中心有一片較高的臺地,具有典型北魏特征的遺物,遺址地表散落有大量泥質灰陶布紋瓦殘片、紅陶瓦殘片和少量夾砂黑陶殘片遺物,遺…[詳細]
邊關地道遺址
  邊關地道遺址位于河北省永清縣境內。該地道遺址于20世紀中期被發現,是宋朝名將楊六郎把守瓦橋關時修筑的地下軍事防御工程,是宋遼爭霸的歷史見證。1988年專家勘察判斷,它與多用于攻城的其他古地道不同,而是北宋時期防御遼國的地下古戰道,屬于持久防御工事,與地面長城的戰爭功能相同,所以有“地下長城”之謂。古地道經雄縣,向東北延伸至廊坊的霸州、文安、永清等縣(市),東西長約65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僅永清縣境內就有300平方公里。雄縣是宋遼邊關古地道的西起點和核心區,境內已發現數處古地道遺址,其中大臺遺址保存較為完整。古地道結構復雜,藏兵洞、議事廳、迷魂洞等一應俱全,頂部距地面…[詳細]
會州城
  會州城位于河北省平泉縣城西南約10公里處會州城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筑城,置會州衛于此。城址呈方形,每邊長約900米,占地面積約81萬平方米。城墻為黏土夯筑,墻外四周壕溝深6米,共設四門。尚存殘垣數段。曾出土“神山縣印”、“慧州之印”、大陶盆、蟹青釉大缸、石獅子等文物。2006年會州城作為遼至明代的古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劉伶醉景區
  劉伶醉古燒鍋遺址位于河北省徐水縣縣城。遺址在劉伶醉酒廠第一釀造車間廠房內。該遺址始建于金元,已有800多年歷史,其中主要包括16個古發酵池、一口水井及部分挖掘出土的酒用陶器。16個古發酵池,800多年來一直在沿用,這16個古窖池四壁皆為泥質,由于沒有間斷使用,微生物菌群極為豐富,所產的白酒酒體濃厚,綿甜醇和,余香悠長。這種古窖池產酒的優質率可以達到90%,遠遠高于普通窖池。劉伶醉古燒鍋遺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早的釀酒遺址。2004年10月份,劉伶醉古燒鍋遺址被列入中國第一批白酒文化遺產景觀。2005年6月27日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為首批“中國食品文化遺產”。2006年12月15日劉伶醉燒鍋遺址被聯合…[詳細]
九連城城址
  在縣城西偏南4°,60公里處,北一公里處為九連城政府所在地,東臨張寶公路和九連城淖,其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20米,東西寬760米,城墻殘高1—3米,下寬25米,上寬16米,城墻上有高出城墻l一2米的半圓形土墩32個,半徑15米左右.其分布上四角各一,東、西各8個,南北各6個。東西南三向辟門,門寬約13米,城內南北各有一橢園眙,長軸52米,短軸26米。城內曾出土過大量的銅錢,茶綠釉廣口厚沿缸和其所裝的人骨,以及白釉或籃彩瓷片,塤灰陶片等物。據《察哈爾省通志》:“九連城在縣城西南,距城(寶昌城)65里,內有長碑一塊,洗凈露出致和元年(1328年),興和路寶昌路樣”。從現有資料看,遼稱之為狗泊、…[詳細]
海豐鎮遺址
  海豐鎮遺址位于黃驊市羊二莊鎮海豐鎮村與楊莊村之間。遺址所在為一中間高四周漸低的臺地,其中心最高處為一東西向土崗高出周圍地表3米左右。遺址南北約500米,東西約1000米,面積約超過50萬平方米,斷層暴露遺物豐富。1986年黃驊縣博物館進行全縣文物普查時首次發現,現遺址地表磚、瓦、瓷片隨處可見,斷崖上文化層連綿不絕,主要區域的文化層厚2-4米,是一處保存較好的古文化遺址。2000-2003年間兩次發掘,清理出大量金代灰坑和房基,出土文物豐富,有陶、瓷、骨、石、蚌、玉、玻璃等器物。以資器居多,且為定、鈞、磁州、井陘以及耀州、龍泉、景德鎮等名窯窯口出品。2006年海豐鎮遺址作為金代的古遺址,被國務院…[詳細]
小宏城遺址
  位縣城北偏東34°,9公里處,在小宏城村北側,東距閃電河里許,西南去囫圇淖約三里。平面作長方形,平面布局為南偏東4°,城殘墻南北374米,東西寬310米,城墻外由石頭、白灰沙漿砌包,內為黃土板筑,殘高為3.5米,頂殘寬3.1米,東、西、南正中辟門,東、西門址寬8米,南門無法辨識,三門廢址近處均有大量磚瓦,并曾在南門址處掘出直徑約1.5米的鼓形漢白玉石刻。南門通中有一條方磚鋪道直通城中(現已無存)。 城中偏北有一臺基,平面呈偏十字形,周邊已傾圮,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5米,高約3米,夯土筑成,上鋪有方磚(現已拆除),基表亂散大量形制不一的素面內飾布紋灰色板瓦、筒瓦和灰色直紋磚殘塊,并有…[詳細]
大名府故城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縣城東北,以大街、御營、雙臺三村為中心,今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村是故城的東、南、西、北四大城門舊址。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食瞧矫媛猿收叫,周長1.83公里,有五門。外城長24.3公里,有九門。另有上下水關兩座。明建文三年(1401年),城被漳、衛河水所淹,治所遷至艾家口(今大名縣縣城)。大名府故城淤埋于地下1~5米,其建筑基址、宮舍布局、街區民房保存較好。地表現存4段城墻,墻體可見明顯的夯土層,土質堅硬。大名府故城為宋代陪都——北京(大名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城址面積36平方公里。大名府故城始件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免费激情视频 | 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 天堂久久久亚洲国产一区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无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