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6月22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文化廳提出的172處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和8處與現有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現予公布。
松鶴堂
  松鶴堂位于江陵縣郝穴鎮西湖路,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回”字形,占地面積296.4平方米,總面闊15.2米,進深19.5米。共兩層,設走馬回廊。上層扶手采用欄桿與欄板構建,板上雕刻菱形紋、纏枝紋和花鳥紋。下層為木板式墻裙。屋面為小青瓦覆蓋,四周檐口設飾花紋的瓦頭和滴水。整個建筑外部均飾朱漆。該建筑無論是結構還是雕刻藝術,在江漢地區少見,對于我省古建筑類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桃源塔
  桃源塔位于秭歸縣茅坪鎮陳家沖村,清代磚塔。坐北朝南,六角七級樓閣式,高約15米。塔門面南,拱形,門楣上方刻“古桃園”三字,落款:“陳姓、黎姓修建于清同治三年”。門內有階可上至第六層,除第一層設大門外,每層在不同的方位各開一小窗。塔頂六角均吊有銅鈴。該塔是目前秭歸僅存的兩座古塔之一,保存較為完好,為研究秭歸古代塔類建筑提供了重要資料。…[詳細]
鳴鳳塔
  鳴鳳塔位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龍舟坪村,清代石塔。清同治二年(1863)至四年(1865)知縣景匯、陳維模率鄉紳劉文源、方可儒、李芹芳、李植達等人修建。八角七級樓閣式,通高27.5米,塔基邊長4米。塔門面南,拱形,高2.2米,門額嵌楷書“鳴鳳塔”石匾。二層以上每層交錯設二拱門,余壁設龕浮雕坐佛。該塔設計精巧、風格獨特,佛像雕刻精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詳細]
長樂城墻
  長樂城墻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香東村,清代城墻。長樂城址坐東南朝西北,面積10萬平方米。據《長樂縣志》載:“長樂自雍正十三年改土后,乾隆元年設縣,二年始憑山澗相勢與筑期竣工。周圍六百一十二丈,設三里四分,高一丈五尺八寸。平地二百八丈,山上四百四丈,高九尺八寸。城門有四。東曰曦和,南曰薰風,西曰昭化,北曰鎮安!背菈俺情T均用-青磚和打制青石條砌筑而成,F存西北山嶺城墻和曦和門城臺。城墻殘長200余米,殘高0.5米至2米,寬1.2米至1.5米。羲和門城臺高5米,拱跨3.25米,寬5.64米,內高3.5米。該城墻對研究鄂西地區土司制度和改土歸流、民族融合等具有重要的意義![詳細]
黃花龍門橋
  龍門橋位于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鄉黃花村,清代橋梁。單孔石拱橋,長20.50米,寬7.2米,凈跨9.4米,高8.5米,拱頂至橋面厚2米,由人工鑿制的長方形灰石砌筑而成。橋拱中部嵌有雙劍八卦圖,橋南北兩面的券臉石處雕飾有龍頭龍門等圖案,并刻有對聯“咸池地德□□”,“□善橋動眾濟”。該橋在選址、布局、設計等方面都有一定講究,對研究三峽地區民間橋梁建筑有較高的價值![詳細]
黃龍古建筑群
  黃龍古建筑群位于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清代建筑。由山陜會館、黃州會館、江西會館、武昌會館、64號傳統民居、64號附2號傳統民居、理發店民居、王啟華民居等組成。占地面積27640平方米,大部分建筑坐北朝南,少部分建筑為東西向布局。多為硬山形式,梁架結構有抬梁和穿斗及混合式,建筑材料磚、木、石并用,皆為小青瓦屋面。石門、石窗形式多樣。墀頭形式與檐線裝飾豐富。山墻有五花山墻及貓拱背式或如意式等式樣。墻體做法有斗砌、青磚錯逢順砌、縱砌等多種做法。廂房、樓閣裝修形式多樣,各不相同。黃龍鎮古建筑群是鄂西北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交流融合的產物,規模較大、布局集中、結構合理,是清代十堰地區建筑文化的代表性…[詳細]
彭家祠堂
  彭家祠堂位于房縣門鼓寺鎮彭家灣村。建于清光緒年間,為當地望族彭氏的家祠。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合院式布局,由前廳、正堂,左右配屋等組成。前廳也為其祠堂的門廳,大門有貼面式牌樓,四柱三間三樓,牌樓高出前廳檐口,門額嵌石匾,陰刻楷書“圣宗祠”。正堂與前廳形制基本相同,均為磚木結構,面闊三間,硬山灰布瓦頂,抬梁、穿斗式混合構架。前廳嵴檁彩繪有八卦、如意、蝙蝠圖案,墨書題。天井院中間用鵝卵石鋪成“人”字形地幔,地域特征明顯。該祠堂保存較好,木結構形式與屋面嵴飾都很有特點,在鄂西北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湖北省內保存較完整清代祠堂之一,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詳細]
徐大章老屋
  徐大章老屋位于鄖縣五峰鄉上塔村,清代建筑。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528平方米,二進三重合院式,均面闊五間。磚木結構,穿斗式梁架,單檐硬山屋頂,小青瓦覆頂。石質花窗及格扇門、欄板、斜撐等裝飾精美,雕飾有夔龍、蝙蝠及花卉卷草等。徐大章曾任陜西耀州州官。該老屋是一處保存較好的清代州官舊居,富有地域特色,為研究我省傳統居住建筑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例證![詳細]
凍青古建筑
  凍青古建筑位于鄖縣胡家營鎮凍青溝村,清代建筑,包括慶暢園、娘娘廟及楊泗廟。慶暢園為硬山、灰磚青瓦木架結構二進式,由前房、天井、后堂組成;娘娘廟為硬山、重檐,分上、下兩層,上層為主要建筑,并列三間,墻壁上殘留卷云神仙圖案,下層為人行通道,類似過街樓形式;楊汜廟結構構造與民居相同,只是沒有兩側的廂房,廟內保存兩通道光時期功德碑。該建筑為研究清代聚落和建筑特點提供了實物資料![詳細]
下河廟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位于鄖西縣馬安鎮下河廟村,建于清光緒七年(1881)。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一進帶廂房天井院式。通寬14.5米,總長18米,建筑面積261平方米。單檐硬山頂,磚木結構,梁架穿斗式,人字坡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擺,天井用青石板鋪墁。前廳及后堂面闊均三間,天井兩側廂房面闊一間。前廳、后堂之間圍墻正中各開有一個券頂小門。山墻均為人字封火山墻,用有“汪氏宗祠”銘文的薄磚清水斗砌。該宗祠是極具地方特色,也是我省現存祠堂類建筑不可多得的一個實例,是研究古代公共建筑形式的實物資料![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密桃 | 亚洲人成色44444在线观看 | 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