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泉洞摩崖石刻位于廣州市增城區增江街光輝村湖塘埔自然村后山崖壁上(土名:石寨)。山崖南面為溪澗,溪水從高處潺潺流入水潭,猶如清泉注入杯中,故此處風光又稱“曲水流杯”,明永樂年間就有“增江八景”之一的美譽。潭邊為崖壁,崖壁上上現存有文字石刻十處,以水流為中心分南北,北崖三處,南崖七處,每處自成一幅。其中有紀年的石刻中,最早的刻于北宋熙寧四年(1071),最晚的刻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其間還有南宋乾道四年(1168)、明天順三年(1459)、明正德十六年(1521)和明萬歷四十年(1612)的文字石刻,前后共跨越五個朝代計710年。飛泉洞摩崖石刻字體多種,有楷書、行書、行草、隸書等;體裁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