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石鼓摩崖石刻
  2003年以來,石鼓山上陸續發現了摩崖石刻,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自那時起,有關部門和文物專家對摩崖石刻進行了搶救和保護。據考證,石鼓山山體保留了較為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據統計,在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山體巖壁上以及朱陵后洞內外,保存有歷代摩崖石刻40余處,其中唐刻3處,宋刻7處,元刻3處,清刻9處,年代不詳刻石21處。許多石刻仍保存完好。這些石刻刻工精細,包括隸、楷、行、草等,書體繁多、流派紛呈。石鼓摩崖石刻跨越1000余年,大部分記載著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游歷石鼓山的感悟,其中還有不少官吏為官任職的記事,保存較好的石刻有“西奚谷”、“江上清風”、“蒸湘”、“介崖”、“高山流水”以及部分記事…[詳細]
蘇仙嶺摩崖石刻群
  蘇仙嶺摩崖石刻群由位于蘇仙嶺白鹿洞東上側的“三絕碑”、山頂沉香石摩崖石刻、白鹿洞摩崖石刻、景星觀摩崖石刻組成,共有石刻20余方!叭^碑”,位于白鹿洞東北40米天然石壁上,高52厘米,寬46厘米,行書直列陰刻,計11行,81字。“三絕碑”碑文周圍有許多古代石刻,因風化剝蝕難辨!叭^碑”旁有陶鑄《踏莎行》石刻,1981年重刻,漢白玉,扇形,高72厘米、寬1.7厘米,陶鑄詞并序,周達書,序9行,108字,詞7行,58字,行草直行陰刻。詞為原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1965年3月至郴州檢查農業生產工作時游蘇仙嶺所作,系步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詞韻,描寫郴州山川新貌并表現作者喜悅之情。沉香石摩崖…[詳細]
天飛山摩崖石刻
  天飛山摩崖石刻位于蘇仙區許家洞鎮清泉村喻家寨。寨丹崖翠竹,紅褐色的石壁疊壘森嚴的寨門,面臨深谷的絕壁上留有40余塊石刻。石刻最早見明代嘉靖丁已年,其中明代嘉靖丁已年冬莆田陳言書“南國奇游”、貴州高重題“云嚴霞蔚”、明代萬歷年桂林王建動、維揚徐標書“探奇處”、陳邦器“仁者壽”等歷代題刻,楷、行、草、隸、篆各體書法均有,筆力遒勁,氣勢磅礴,字形大則如斗,細則如蠅,可謂“龍飛鳳舞、氣象萬千”。喻家寨后山,有一個天然石洞,洞高約三十米、寬約二十米,形同拱橋。穿洞下兩側的石壁上分別鐫刻著“天生巨眼”、“大地津梁”八個大字,喻家寨天飛山摩崖石刻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2011年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詳細]
“天下第十八泉”摩崖石刻
  “天下第十八泉”,即圓泉。位于郴州城南約8公里的蘇仙區坳上鎮田家灣村。泉水自石壁一圓竇中汩汩而出,匯為圓潭,故稱之“圓泉”,泉水晶瑩,被譽為“香雪”、“圓泉香雪”因此而得名,是郴州古八景之一。早在《方輿勝覽》中,即記述了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詩人張舜民,字浮休,由環慶行營機宜被貶為郴州稅監。剛到郴州城,就匆忙尋找圓泉,欲一飲為快。一天,他來到城南的永慶寺,見寺側有一清泉,以為就是聞名天下的圓泉,便欣然而飲,飲后頓覺悠揚解醒,澈骨開襟,十分高興,于是作《永慶寺記》,把圓泉的名聲、水質,以及飲后所感,大書特書了一通,認為能喝上這樣好的泉水值得慶幸,即使遭貶也不后悔。但在他遇赦北歸,弄清了圓泉的…[詳細]
萬華巖摩崖石刻群
  萬華巖摩崖石刻群位于郴州市北湖區萬華巖鎮萬華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萬華巖洞內留下了大量的宋代、清代石刻。其中立于清咸豐十年(1860)三月的《坦山萬華巖敘》碑,高1.5米,寬1.00.3米,碑文800字,楷書,字跡清晰。記載了太平軍攻入郴州和退出郴州的時間、地點及當年太平軍犯郴及當地百姓抵抗的情況。萬華巖西瓜節萬華巖西瓜節自2000年由萬華巖風景區成功舉辦以來,已成為了當地的新民俗,并定于每年7月西瓜豐收季節舉辦一屆萬華巖西瓜節。西瓜節期間,萬華巖風景區四處張燈結彩,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活動以西瓜為載體,努力打造“精品旅游、特色名節”,弘揚傳統農耕文化,豐富市民業余休閑生活,提升旅游品位,達到…[詳細]
丹山摩崖石刻群
  “丹山摩崖石刻”位于辰溪縣城對岸著名旅游景點丹山寺以鐘鼓洞為核心的沅水石壁上。丹山因儼若巨龜,古時又稱為龜山,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知縣朱兆梓,在懸崖盡頭因勢新建丹山寺,由于上倚絕壁,下臨深潭,重檐飛閣,鬼斧神工,丹山寺自古便以“崖寺晚鐘”之稱成為辰溪縣古八景之一。搭梯爬上寺后丹山洞下的鐘鼓洞,只見洞中有二石,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相互照應,渾然天成。形狀似一鐘一鼓置于天然洞內,叩之,聲聲入耳,婉轉動聽。相傳,每當夜深人靜時,便從沅水南岸傳來優雅動聽的鐘鼓聲。在鐘鼓洞內外石壁上,17幅摩崖石刻詩文赫然入目,部分字跡依稀可見,每幅石刻大小不一,字體不同。石刻詩文內容有描摹古辰陽奇山異水的,…[詳細]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是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座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城南35公里的桃川鎮石枧村雄山上。處于一馬平川、以肥沃土地揚名的“桃川峒”南緣。此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常綠闊葉林紅壤地帶,綠樹成蔭,環境幽雅。全年溫暖濕潤,雨量充沛,4—8月為雨季,年降水量在1400—1800毫米。這里有名動全國的香柚、香芋、香姜,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古時這一片曾是湘桂古道必經之地,是兩廣地區和湘西南地區的主要貿易區域,曾有“好鳥飛不過桃川峒”之說,以此來形容這里的繁榮和富饒。周圍地區植被覆蓋較好。地形地貌較復雜,多喀斯特地形,因此形成較多奇特地下溶洞自然景觀。該造像、石刻正是在這種地質地貌下鑿造出…[詳細]
層巖摩崖石刻
  層巖摩崖石刻位于江永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瀟浦鎮層山村。始刻于宋沼平四年(1067),有字碑36方,無字碑10方,保存完好!皩訋r疊翠”是永明八景之首,歷代游人如織。這些石刻命題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士紳以及各地名士前來游歷聚會時吟誦的作品。威望廣泛分布于層巖洞內洞外各處,內容多為江永縣當地風土人情、山光水色、歷史人物與事件記載。威望包括篆、隸、楷、行、草等字體,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儼然是古代書法藝術的大觀園。是的地方文化和石刻書法藝術集中的歷史遺跡,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和藝術欣賞價值。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不二門摩崖石刻
  不二門內兩側石壁開闊如屏,歷代文人墨客或贊山水之幽絕,或抒心胸之豪情,雕鑿了種種摩崖石刻。據《永順縣志》記載,不二門石刻有神秀獨鐘、吾道南來、白云門開、砥柱中流、眼前南海、百寶勝光、別開生面、別有天地等一百多處。歷經風雨滄桑之后,現僅存鬼斧神工、勝境無雙、滌盡塵氛、瞻奇仰異、海上飛來等數十處。清代名士白介庵所作《松徑留云》、《古洞仙蹤》、《層閣聳翠》、《玉嶂屏環》、《澄潭月影》等觀音巖八景詩尚凸現在石壁之上。其中《石門天鑿》一詩完整無缺:“法門高聳五云偎,鬼斧神工妙化裁。鞭石無痕還著相,振山有鐸不須錘。地沾花雨千歧坦,道接薪傳一線開。莫道終南稱快捷方式,巨靈神辟小蓬萊!薄[詳細]
程潛公館
  程潛公館位于今長沙市芙蓉區解放路街道辦事處的白果園23號。解放后,程潛先生將該房交由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所有。湖南糧食局作為住宅安排職公租住,F房屋產權歸長房集團所有。公館建筑面積326.66平米。為二層青磚樓房,共有14間房屋,全青花窗戶,盡顯古樸典雅之風。程潛公館是一座兩層樓的民國風格建筑,紅石磚外墻,青石瓦屋頂,于鬧市中沉淀出一份歷史的厚重。由長沙市文物局頒發的“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點”牌匾掛于木質大門上。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程潛公館原貌得以基本保留。程潛是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直接推動者,程潛公館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代表了民國時期長沙民居建筑的典型風格。2005年,程潛公館被長沙市政府列入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中文有码电影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乱码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日韓無碼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