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6月1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郚城遺址
  郚城遺址位于安丘縣紅沙溝鎮李家西郚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1992年6月12日,郚城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田家汶泮遺址
  田家汶泮遺址位于安丘縣黃旗堡鄉田家汶泮村,年代為商、周。1992年6月12日,田家汶泮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庵上石坊
   庵上石坊位于安丘市庵上村,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馬若拙為其兄馬若愚之妻王氏所立的節孝牌坊。 相傳由江蘇揚州雕刻藝人李克勤、李克儉兄弟二人設計,率徒弟8名,歷時13年雕筑而成。石坊為頂、身、座三部分,高15米,寬9.35米,用多塊石灰巖壘加而成,接縫嚴密,渾然一體,宏偉壯觀。正面刻“圣旨”二字,中部橫批刻“節動開褒”四字,兩側刻“旌表愚童馬若愚妻王氏節孝坊”字樣,橫批下兩側刻有“大清道光己丑歲建”八字,背面橫批為“貞順流芳”,其它刻字與正面相同。 坊上題字均為翰林單蘭亭所書,字體端莊幽雅。石坊雕刻內容豐富,人物、動物、植物、器物、山河等,無所不有。手法…[詳細]
龐家莊遺址
  龐家莊遺址位于昌樂縣北巖鄉龐家莊,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夏商。1992年6月12日,龐家莊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袁家莊遺址
  袁家莊遺址位于昌樂縣北巖鄉袁家莊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1992年6月12日,袁家莊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級遺址
  西級遺址位于昌樂縣北展鄉西級村西,南依豬河,南半部有一東西向溝,其兩側3至4米斷崖上遍布遺跡遺物。遺址東西約400米,南北200余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地勢北高南低,遞次疊壓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龍山文化層厚2.3米左右,暴露灰坑、墓葬、獸骨、陶片。出土文物有紡輪,表飾刻劃紋或豎條附加堆紋的鑿形鼎足,足根有泥突的甗足,平沿圓唇淺盤的豆盤,敞口折沿唇面微凹瘦腹的罐口,均系龍山文化中早期遺物。遺址保存完好,其龍山文化中早期堆積和大汶口文化晚期堆積共存,對白浪河流域史前文化發展序列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詳細]
營陵故城址
  營陵故城址位于昌樂縣河頭鄉古城村,年代為東周、漢、唐。1992年6月12日,營陵故城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營丘遺址
  營丘遺址位于昌樂縣河頭鄉營丘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周。1992年6月12日,營丘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宋河西遺址
  馬宋河西遺址位于昌樂縣馬宋鎮河西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周。1992年6月12日,馬宋河西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鄭玄墓與鄭公祠
  鄭玄墓與鄭公祠是省級重點文物古跡保護區,位于高密市雙羊鎮后店村西。鄭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高密市人,為漢尚書仆射鄭崇八世孫,東漢經學大師、大司農。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后從馬融學古文經。游學歸里之后,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注疏,潛心著述。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說,遍注群經,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余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鄭公墓東漢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紹命其子袁譚逼鄭玄隨軍,行至今河北大名東病…[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性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日本精品a免费播放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