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門外遺址
  西門外遺址位于河北省平山縣城西門外冶河東岸,面積22525平方米,由于緊臨冶河,遺址破壞較為嚴重,斷崖處不但含有陶片,而且暴露有灰坑、窖穴遺跡。對該遺址的調查,說明其文化內涵比較復雜,不僅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層,還有較厚的商文化層,也含有戰國以及戰國以后的文化遺址。但從本遺址性質看,應歸屬商代遺址,屬殷墟早期。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價值較高,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山靈壽故城
  中山國本是我國歷史記載較少的一個國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帶有很強的神秘性,中山國故城的發現,尤其是一些銘文的出土,為研究其國的歷史提供了很詳實的資料。從高空俯瞰,故城為不規則桃形,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古城墻、中山王錯墓等遺址十多處。城后的林山上有古佛堂,山峽內有歷代高僧墓塔群(現有13處)。位于林山腳下、平山縣城北10公里的三汲鄉境內,面積35平方公里,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內保存完整的、少有的大型城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山靈壽故城,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三汲村一帶。1982年7月23日,中山靈壽故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第二批省級…[詳細]
唐太子墓(塔群)
  唐太子墓(塔群)位于平山縣林山腳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甄氏墓群
  時代:東漢至北朝甄氏墓群,位于無極縣縣城西12.5公里處史村西南。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甄氏墓群為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河北一帶的名門望族——甄氏家族之墓地。1957年地面存土墳丘26個,歷經平整造田,今存6個。1957年,農民取土時挖出東漢后期甄謙墓和北魏時甄凱墓,出土銅器、青瓷器、彩繪陶俑等文物上百件,主要有象征侍從奴仆的陶俑、石俑以及陶樓、陶壺、陶罐、陶雞、陶鴨,還有罕見的銅鏡、車馬器、玉帶鉤等物。各種器具制作精巧,栩栩如生。出土之石砌拱門(石門)、甄謙買地券和甄凱墓志,對研究東漢至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有重要參考價值。甄氏家族成員官高位顯,累世因…[詳細]
開化寺塔
  開化寺位于元氏縣城內西南隅。原有寺內建筑大多已毀圯,現僅存磚塔一座。民國二十年編修的《元氏縣志》記載:“是塔建于元魏時代,寺舊有塔二,故號曰雙塔,明成化年間修葺。唐時稱為開化寺,現仍之,剩下塔之一座”。開化寺塔為密檐式實心磚塔,建在用磚壘砌的約7平方米的臺基上。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九級,通高23米。第一層較高,臺基以上起仰蓮塔座,仰蓮之上在八角體塔身的各面,用磚雕砌假門假窗,假門均為券門,雙門緊閉,門上雕以花飾。第一層之上各層,均仿木結構,用磚雕砌斗拱,承托出檐。每層除轉角斗拱外,每面中間有補間斗拱一組,每層共有斗拱16組。各層出檐之間均鑲嵌有雕字磚,刻有施主、功德主姓名。塔剎雖已失原狀,鐵制寶…[詳細]
西張村西周遺址
  西張村西周遺址當地俗稱“霸王崗”。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在進行科學調查、鉆探前,此處經常發現銅箭鏃、銅帶鉤等遺物,尤其是1978年和1982年發現的兩座墓葬(1號墓、2號墓)出土了刻銘青銅器、玉器、車馬器等重要遺物。1978年通過對遺址的鉆探以及從采集到的遺物分析,遺址本身內涵包括西周晚期至東周時期的文化層。1號、2號墓均位于遺址中部。隨葬品中以鑄有銘文的鼎、尊、卣、簋等青銅器最有價值。其銘文揭示了周初軝國的地理位置,證實了周初始封邢侯之國的地域,以及邢國與北戎的關系。2件臣諫簋,分別出自1、2號墓。兩器形制、大小、紋飾、銘文行款均同。應該是出自同一范模鑄造,…[詳細]
東韓臺古墓
  東韓臺古墓位于元氏縣東韓臺村。為漢代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在河北省趙縣城南2.5公里處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橋北端東側建造了“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古跡”銅牌紀念碑。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宋哲宗賜名,意為“安渡濟民”),位于河北趙縣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創造…[詳細]
趙州陀羅尼經幢
  陀羅尼經幢位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內。趙州陀羅尼經幢是在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由趙州人王德成建造的,陀羅尼經幢全部用石料雕琢而成,共七級,平面呈八角形,高約18米,是中國現存石經幢中時代最早的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經幢的方形臺基上刻有“婦女掩門”、各種伎樂、菩薩、蟋龍、蓮花等圖案和花紋,線條圓潤、飄逸,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當時高超的雕刻藝術。經幢上刻有陀羅尼,中間飾滿了佛教人物、經變故事等圖案。幢頂的寶剎是銅質的火焰寶珠,造型清秀素雅,衣紋華麗,是宋代造型藝術的佳作。經幢一般都是用石料雕刻而成,是鐫刻佛經的建筑物,這種形式的建筑物創始于唐初,以后日趨華麗,造型繁復,雕刻考究。趙州陀羅尼經…[詳細]
永通橋
  永通橋為單跨圓弧敞肩石拱橋,橋面兩旁有正方形望柱22根,欄板下面的兩端墊在石墩上,中間懸空。板面有浮雕,內容以人物、花卉、鳥獸之主;橋欄桿上,雕有河神像,造型優美;南北兩面的小墩上分別雕有飛馬和游魚,雕工相當精致,多為仿古之作,因小石橋在歷代均有修繕,所以橋上小石雕的風格手法也不盡相同。永通橋又稱小石橋,建于唐永泰初年,其結構形式和藝術風格與安濟橋極其相似,只是規制略小而已。永通橋相傳是魯班的妹妹所修,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魯班兄妹二人打,-各造一座橋,看誰能先造好,天神見其辛苦,于是暗中相助,結果兩座橋同時于一夜之間修成,并一舉揚名天下。永通橋是一座帶腹拱單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橋,在橋梁“敞肩圓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国产码专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 日本午夜a视频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