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位于武安市桃圓山,在天然石灰巖洞的基礎上開鑿而成,洞口面西,前臨桃園河。石窟石質較松散。壁上有較多的裂紋和鐘乳石。南北兩壁共刻有112個佛龕,內鑿佛像164尊,均為善男信女捐資刻鑿,龕側刻有捐刻者的村莊姓名,南壁中段一佛龕內有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8年)的題記,證明了此窟的建鑿年代。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安舍利塔
  武安舍利塔武安舍利塔位于武安市東門里,舍利塔為原妙覺寺主要建筑之一,寺已毀,惟塔存。塔與寺均建于宋元祐六年(1091年),磚制,樓閣式,高38.7米,是河北省南部現存最高的宋塔。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級,一至二層較高,以上逐層遞減,外觀挺拔秀麗。各層東、南、西、北辟券門,二、三層設平座,平座及各層檐下均施仿木斗拱,出斜拱,華麗而具特色。塔心結構為塔心柱式,使塔分為內外兩層,兩層之間為甬道,內設塔梯可環繞登塔。塔基之下有地宮,方形、穹隆頂,內壁有10尊石佛,并有“宋祐六年重修十方佛記”的題銘,可由此推斷塔之建造年代。2019年10月7日,武安舍利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北叢井造像碑
  北叢井造像碑北叢井造像碑位于武安市北叢井村,據碑文記載,為東魏武定七年(549年)龍山寺比丘道寶造像碑。魏碑正面造像從特征和龕形分析,并非是東魏同期所鑿。比丘道寶碑記,起初為記事碑,至宋代,佛教徒又在碑陰雕像,雕刻較為細膩,有典型的宋代造像特征。碑為青石質,碑身與座置于兩地,龜趺座,在原處。碑為長方形,碑身高1.39、寬0.75、厚0.26米,碑的正面為造像,中間刻一較大的長方形龕,龕內雕一佛像,龕的兩邊刻飛天、武士、金剛,龕下刻門,門內刻一主四從人,手執傘扇,上部刻早期古建筑,建筑物之間刻有人造像,碑陰和兩個側面為碑文,碑額題佛供養,碑左側為大維那光顯祖題名三列,碑陰刻正文,共25行,每行3…[詳細]
古嵷山寺重起為銘記碑
  古嵷山寺重起為銘記碑古嵷山寺重起為銘記碑位于武安市郭二莊村,兩道碑分別刻于唐代和元代,為原古嵷山寺(又名長壽寺)的附屬物,唐碑身高1.95米,寬0.93米,厚0.95米,碑首為弧形頂。碑額刻一佛龕,寬0.57米,高0.50米,龕內刻一佛二菩薩像,龕兩側為線雕供佛,下為正文,碑文線雕方格,行草及楷書,共30行,每行47字,共有1410字,主要記錄了佛教徒吳無像為古山寺重起為銘的事。碑陰頂部線雕一佛坐像及而菩薩倚立像,右側大字刻“奉敕陰田五傾車、牛、驢、馬”等。在此碑的南側還有一通元代碑,刻于至元十九年七月(1282年),通高1.9米,寬0.84米,厚0.23米,為龍首額,上為篆字“重修長壽寺記”…[詳細]
定晉巖禪果寺碑刻
  定晉巖禪果寺碑刻位于武安市口上村寺溝。據碑文記載:定晉巖禪果寺始建于東魏高歡渤海王時期,后唐同光至天成年間(923-930年)重修,明正德十年發生火災,寺院全焚。明正統、成化、嘉靖和清乾隆、道光、光緒、民國都有重修,寺院建筑約于1940年第二次毀壞。寺院建筑宏偉,氣勢磅礴,依山就勢,均建于定晉山巖之下,是東魏至清末近千年間的佛教圣地。現禪果寺已廢,僅有遺址和附屬文物。其中的碑刻有:五代后唐千佛邑碑1通、明代張鏡心草書碑2通、其他記事碑19通。還有明代三世佛3尊、三頭六臂菩薩1尊、龍池佛1尊。其中后唐沖修古定晉禪院千佛邑碑,又稱“透影碑”,立于北巖原禪果寺院內,青石質,石質堅硬,通高4.08、寬…[詳細]
古煉鐵爐
  古煉鐵爐古煉鐵爐位于武安市礦山村,是宋代礦山煉鐵爐,現殘損過半,殘高6米,底徑3米,中間部位較粗,爐壁厚0.40-0.80米。高爐外皮用礫石砌墻,內用沙質耐火土砌成。爐內墻壁壁面上留有煉鐵用的木炭、青石子(催化劑)的遺跡和未熔化的礦石塊。從地質和爐的情況分析,宋代這里就開始采礦,而且煉鐵也具有了較高的科學技術。此爐建筑結構合理,是古代勞動人民科學技術和智慧的結晶,為后人煉鐵所借鑒,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為中國冶鐵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分布在河北省武安縣縣城西南洛河北岸的臺地上。該遺址是中國華北地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現于1973年,遺址的年代早于仰韶文化,約為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100年。遺址的文化堆積極為豐富,又頗具地方特色,對于探討仰韶文化的淵源和追溯更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具有關鍵性意義。由于該遺址的典型性,故將在這里發現的文化類型命名為“磁山文化”。目前在河北的中南部,從武安到容城一帶已發現十余處屬于磁山文化的遺址。農業是當時的主要生產方式,在遺址中發現了兩座房基,均為半地穴式建筑。在房基的四周出土有窯穴460余個,在其中80個窖穴中發現有已經炭化的粟,有的堆積厚達2米以上。石斧、石刀、石鐮…[詳細]
牛洼堡遺址
  牛洼堡遺址牛洼堡遺址位于武安市牛洼堡村,遺址東西長約180米,南北寬約100米,文化層厚1~2米,斷崖上可以尖刀灰坑等遺跡。1977年經過試掘,出土有窖穴、灰坑等,出土器物有陶盂、罐、器蓋和-底器,出土的石器有斧、石球、磨棒等,文化內涵與武安磁山遺址相同,應屬磁山文化。…[詳細]
趙窯遺址
  趙窯遺址趙窯遺址位于武安縣城東北20公里,東距京廣鐵路11公里。四周群山起伏,河流縱橫,中間為一盆地,趙窯村便位于盆地中央的臺地上。趙窯遺址位于趙窯村南,東南有洺河,北有馬惠河,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0年原河北文化學院和河北省文化局工作隊在此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探方28個,發現各個時代的灰坑、陶窯和墓葬,復原文物500余件。此次發掘主要集中在趙窯主要集中在趙窯遺址的東南部,從早至晚有仰韶、商代及西周的文化遺存。仰韶文化發現灰坑2個,出土有陶、石、骨、蚌器,陶器陶質以細泥紅陶最多,夾砂紅陶和細泥灰陶次之,夾砂灰陶最少,陶器以素面為主,細泥陶中紅頂缽最多,器類有缽、…[詳細]
午汲古城
  午汲古城午汲古城位于武安市午汲鄉,屬戰國、漢代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845米,南北寬720米,西部保存較好,城墻殘高6米,寬約8米。城內文化堆積較厚,暴露的遺物有筒瓦、板瓦及豆、罐、盆等陶器殘片。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91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 五月天激情在线麻豆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动态图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一区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