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國務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計762處,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建筑(280處)、古墓葬(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其他(12處)等。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時間為1946年,歸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別。其舊址包括城固縣域的三處地方:一是“西北聯0-商學院舊址”(圖2),位于城固縣城城固一中內,1938年3,圖5),位于城固縣城城固師范內,系國立西北師范學院與國立西北大學共用圖書館,當時兩校教授合聘、圖書館、教室、操場共用,11月西師遷蘭州后,教育部將其城固校舍包括大成殿全部贈予西北大學。其中特別是法商學院舊址,是為西北大學京源的根源,是西北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商學系、法律學系的根脈所在,也是西安交大經濟與金融學院的根脈所在。從1946年的抗戰年間在此辦學八年。按黎錦熙教授的《國立西北大學史》,西北大學的京源即溯至北平大學…[詳細]
馬欄革命舊址
  馬欄革命舊址屬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馬欄是陜甘邊革0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在馬欄成立并舉行了授旗儀式;1937年4月,0關中特委和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機關遷駐馬家堡村,-任特委書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馬欄是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關中分區機關所在地,是關中地區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教育中心。1941年底至1949年4月,0陜西省委遷駐馬欄,汪鋒、張仲良、趙佰平、高錦純、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長期工作和戰斗過。紅色馬欄——革命圣地延安和陜甘寧邊區南大門,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造性實踐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重要成果,是…[詳細]
寶雞申新紗廠舊址
  寶雞申新紗廠舊址時代:1941年位于寶雞長樂塬的寶雞申新紗廠舊址,在抗戰期間曾聞名海內外,支撐了整個西北戰區的棉紗供應,也是寶雞現代工業的發源地。這里承載了一代人的歷史記憶,被林語堂先生稱為“中國抗戰期間最偉大的奇跡之一”,區域內現存抗戰時期全國最大的窯洞工廠、申新紗廠辦公樓、樂農別墅、薄殼車間四處歷史遺跡,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抗戰工業遺產。地址:寶雞市金臺區宏文路新風巷7號保護范圍:(1)窯洞車間:窯洞坡頂向北延伸100米,洞口以外10米。(2)申福新辦公樓:現址四周外擴5米。(3)樂農別墅:現址四周圍墻內。(4)薄殼車間:東側至對面車間5米,南至寶十路北側,西、北至舊址本體外擴5米。建設控制…[詳細]
金盆灣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部舊址
  金盆灣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部舊址時代:1941—1945年地址:延安市寶塔區麻洞川鄉金盆灣村保護范圍:東至丁振祥住宅西墻,南至金盆灣村廣場,西至朱蘭蘭住宅東墻,北至窯背山。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100米。2018年,金盆灣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部舊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金盆灣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部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舊址
  延安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舊址位于延安寶塔山南面的龍灣山。1937年1月中央紅軍進駐延安城后,開始行使政權的建設、管理和統治。在吸取瑞金司法經驗的基礎上,于同年7月設立了延安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開展司法和立法工作。延安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成立于1937年7月9日,其前身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辦事處司法部,謝覺哉、董必武、雷經天、王子宜、李木庵、馬錫五等先后擔任邊區法院院長或主持工作,法院內設民事法庭,刑事法庭,檢察處,書記室,司法行政處,總務科和監獄等機構。高等法院在黨中央的重視支持下,接受邊區政府的領導和邊區參義會的監督,獨立行使司法職權。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先后履行了三級三審制…[詳細]
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舊址
  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舊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北關街延安中學院內。舊址現保留有帶前廊硬山頂磚木結構瓦房兩排,南北排列,房屋均坐北面南,每排6間,共12間。1937年8月25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后方留守處。1942年6月10日,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軍委的決定,成立了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駐延安北關現址,司令員先后由賀龍、徐向前、王世泰擔任。司令部下屬八路軍120師、留守兵團、晉西北新軍、陜甘寧邊區保安部隊和炮兵團等部隊。時代:1942—1947年地址:延安市寶塔區城區北關街延安中學院內保護范圍:舊址本體。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50米。2018年,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舊址被陜西省人民…[詳細]
美軍駐延安觀察組駐地舊址
  美軍駐延安觀察組舊址時代:1944—1947年地址:延安市寶塔區北關街延安中學內保護范圍:舊址本體。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10米。2018年,美軍駐延安觀察組舊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美軍駐延安觀察組駐地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張思德犧牲紀念地
  張思德(1915-1944),四川儀隴縣人,1933年參加紅軍,1935年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并隨部隊到達延安。1942年10月,中央成立警備團,負責黨中央的保衛工作。警衛一連班長張思德因個子大、身體好被調到警衛隊工作。他沉默寡言、吃苦耐勞,項項工作都很出色,毛澤東很喜歡他。1944年,中央決定次年在延安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為解決與會代表的烤火問題,中央的鄧捷負責調人去安塞燒炭。因缺乏會燒炭、打窯的人,就請警備團去人做技術指導。張思德會打窯洞和煙道,和另外兩人被派前往,張任副隊長。9月5日,天下著雨。張思德和戰士小白一起挖一個新的炭窯時,因土質松軟,上面雨水滲透,造成塌方。張思德把小白…[詳細]
小河會議舊址
  小河會議舊址分為毛澤東同志舊居、司令部舊址(小河會議舊址)、“七一”紀念大會舊址等幾部分。小河會議舊址在1997年被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延安干部學院列為現場體驗教學點,是榆林市第一批市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小河會議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194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轉戰陜北,從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們在靖邊小河生活戰斗了47個日夜。6月7日,黨中央冒雨離開了王家灣,山洪暴發,道路泥濘。全體轉戰人員,經一夜風雨行軍,于6月8日天明時到達小河村。到了小河后,主席…[詳細]
山城堡戰役舊址
  山城堡戰役遺址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山城鄉,距縣城45公里。現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城堡戰役是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于11月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親自部署,彭德懷前線指揮,一、二、四三個方面軍聯合作戰,在寧夏海原、預旺和環縣山城堡一帶與國民黨軍蔣介石嫡系胡宗南部決戰取得全面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山城堡戰役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軍事勝利,是紅軍長征最后一戰,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最后一戰。這次戰役的勝利挫敗了國民黨軍對陜甘寧根據地的進攻,改變了紅軍面臨的被動局面,促使了“西安事變”的爆發,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國內革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 亚洲理论中字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