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國務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計762處,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建筑(280處)、古墓葬(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其他(12處)等。
西山鐘樓
  萬州西山公園鐘樓建成于1930年,共12層,高50.2米,雄偉壯觀,與上海海關鐘樓齊名,系長江沿岸一大景觀。建成至今一直被認作是萬縣市標志性建筑物。西山鐘樓為重慶市萬州區城市較早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萬縣八景”之一的“西山夕照”即以此命名,自1930年建成以來,一直吸引著過往名人和八方來賓登樓一覽江城風采。西山鐘樓是中外結合的建筑,造型精美,雄偉壯觀,與上海海關鐘樓齊名,系長江沿岸一大景觀。鐘樓高50.24米,共12層,樓頂雙層盔頂,呈八角型,底層為廳,有螺旋形鐵梯直上樓頂。樓四層上四周裝有巨型時鐘,其聲音洪亮,響徹全城。鐘樓底廳矗立著一座高達5米、四面各寬1.3米的巨大石碑。1958年,周恩來…[詳細]
重慶大學早期建筑
  慶大學近代建筑群位于重慶大學A區。重慶大學于1933年,由菜園壩遷入現在的地址重慶沙坪壩,并建立了第一棟教學樓即理學院樓開始陸續修建。后因抗日戰爭爆--陷區大學陸續內遷,其中當時的中央大學借用校園和重慶大-合辦學需要陸續修建一批建筑,因抗戰時期臨時匆忙修建和日軍轟炸,部分建筑陸續損毀,但大部分優秀建筑得以保存。現存其主要包括寅初亭、重慶大學工學院樓、重慶大學第一教學樓、文字齋、松林坡禮堂,老圖書館樓,團結廣場等。另外行字齋在大轟炸中被日軍炸毀,中央大學臨時校舍解放后因破敗拆除,饒家園于本世紀初修建主教學樓時拆除。重慶大學近代建筑群中理學院樓、工學院樓、寅初亭、文字齋為重慶市二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瀼渡電廠
  水力發電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有利于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優點。1878年法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水力發電站。十年后,也就是1888年,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劃在臺灣淡水河支流新店溪建設龜山水電站,至1905年建成發電,裝機容量500千瓦。這是我國最早的水電站。我國大陸第一座水電站是1912年在云南滇池地區建成的石龍壩水電站。四川是我國水能資源十分豐富而且開發較早的省份之一,境內河流很多,水電建設先是從長江的一些小支流上開始的。1925年建成發電的瀘州洞窩水電站是四川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瀼渡河是長江北岸萬縣境內的一條小支流,發源于鐵鳳山南麓,在萬縣市南三十余公里處匯入長江,全長37公里。萬…[詳細]
張自忠將軍墓
  張自忠烈士陵園是全國第一批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自忠烈士陵園,座落于重慶市北碚區西南隅梅花山麓,北碚城區中心,為紀念張自忠將軍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抗擊日軍于湖北宜城南瓜店壯烈殉國事跡,陵園占地25畝,由原只有墓塋區,擴建到綠化區、瞻仰區、紀念廣場、張自忠銅像、抗戰文化群雕組成。有將軍紀念館208平方米,烈士陵園接待廳153平方米。陵園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園內林木蔥郁、景象莊嚴肅穆。2019年10月7日,張自忠烈士陵園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羅斯福圖書館舊址
  坐落在兩路口長江一路11號的羅斯福圖書館(暨抗戰時期的中央圖書館)與重慶市少兒圖書館緊鄰,為一棟三層樓高的老建筑,共有房舍40間。整座建筑依山而建,灰磚黛瓦,古樸無華,周邊綠樹環抱,顯得幽靜、肅穆。羅斯福圖書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外國總統名字命名的圖書館,并被指定為聯合國資料寄存館,是我國保存聯合國資料最早的圖書館。2019年10月7日,羅斯福圖書館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榮縣軍政府舊址
  榮縣軍政府舊址,位于四川省榮縣(旭陽鎮)縣城內,現在的榮縣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后邊。榮縣軍政府舊址,是辛亥革命中首義的榮縣獨立后,吳玉章等革命者處理軍政事務的地方。屬于清代三合院式古建筑,舊縣署的三堂、后堂及兩邊的廂房組成,總面積700平方米。1911年9月,吳玉章與同鄉龍鳴劍、王天杰共同舉事發動起義,于9月25日宣布榮縣獨立,建立榮縣軍政府,行使軍、政、財、文大權,開辛亥革命起義之先河。軍政府就設在縣署衙內。2019年10月7日,榮縣軍政府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東至縣政府住宿樓,南至辦公樓,西至縣政府食堂,北至體育場南邊。…[詳細]
雅安明德中學舊址(雅安西康博物館)
  明德中學,全名為“雅安私立明德初級中學校”,位于雅安雨城區張家山上,是中華基督教浸禮會1917年建的教會學校。1950年雅安解放,明德中學與工職校、師范校、縣中、雅安女中合并為西康省立雅安中學。1917年,中華基督教浸禮會在雅安縣城內正府街(今大南街)建成基督教禮拜堂,隨后在張家山上選址置地籌辦學校。經過五年建設,于1922年建成學校所需各項設施,包括教室、操場、宿舍等。隨后,將之前在城內小北街等處的明德中學部、高小部遷到張家山上,組建為雅安私立明德初級中學。城內小北街仍保留私立明德女子小學,在中大街平安巷保留了明德男子初小。后來男子初小遷到小北街與女子小學合并為明德小學,平安巷就改設為明德幼…[詳細]
洞窩水電站
  洞窩水電站是四川省第一座水電站,也是國內第二座水電站,位于中國四川省瀘縣附近長江支流龍溪下游。1920年由瀘縣白云鄉人稅西恒(又名稅紹賢)創議集資建設,工程于1922年下半年開工,用條石砌筑圓拱形滾水壩,長82米,高2.5米,形成日調節池,并從壩上游修建長250米的引水渠,落差39米。從德國購來1臺臥式水輪發電機組,于1925年2月建成發電。機組額定功率140千瓦,用6千伏輸電線路送往瀘州市,供照明用電。工程共耗資31萬銀元。建成后作用洞窩水電站建成后,負荷增長很快,由于是徑流式電站,發電量少,不能滿足需要。為了調節徑流,在洞窩上游陸續興建了谷西灘、得龍橋、高洞和魚眼灘等4座水庫,其中谷西灘水…[詳細]
木門會議舊址
  1933年6月底,紅四方面軍粉碎了敵人的“三路圍攻”后,根據地面積擴大,紅軍與地方武裝得到了很大發展。為了加強紅軍和根據地建設,川陜革0據地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張國燾、陳昌浩、-、王樹聲等100余人在木門寺召開了著名的木門軍事會議,史稱“木門軍事會議”。會議著重總結了反“三路圍攻”的作戰經驗,檢查了紅軍中的“肅反”問題,決定停止軍隊內部的“肅反”,強調了全黨團結的重要性,做出了將紅軍四個師擴充為四個軍的決定,對紅軍大部隊進行擴編和整訓,紅軍由入川時的16000人發展到40000多人,建立了23個縣市蘇維埃,川陜革0據地成為全國第二大蘇區,木門會議是紅四方面軍入川以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堪稱川陜…[詳細]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群位于沙溪鎮王坪村,包括總醫院部、政治部、醫務部和總務處舊址,以及其下設的醫療機構,屬軍、政、醫三合一的軍級機構。整個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結構,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風格,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4年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鸚歌嘴遷駐今沙溪鎮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雖因缺醫少藥,不少傷病員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仍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陜蘇區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為了展示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的歷史風貌,縣民政局于2005年初對總醫院舊址進行了保護性建設和陳列布展…[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野狼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亚洲愉拍国产自91 | 亚洲性爱AV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