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國務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計762處,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建筑(280處)、古墓葬(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其他(12處)等。
棠陰古建筑群
  棠陰鎮是江西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商鎮之一,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吳氏遷居至此,種植甘棠而得名,至今已有970多年的歷史。棠陰古建筑群建筑類型多樣,有祠堂、官邸、店面、門樓、牌坊、磚塔、廊橋、路亭、民居近100處,尤以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羅家大院、官帽廳民居為杰出代表。古建筑群既保存了明清盛時的建筑風格,又體現了棠陰鎮當地的歷史經濟文化水平和建造者的審美情趣。被國內建筑學者譽為“明清建筑史的縮影”,是研究我國古代、尤其是南方地區古代磚木結構建筑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2019年10月7日,棠陰古建筑群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地址: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棠陰鎮…[詳細]
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位于玉山縣東南部仙巖鎮內村境內,距縣城約30公里。宗祠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占地面2264.2平方米,建筑面積3386.3平方米,規模宏大,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清光緒十年(1884)進行的擴建,仍保持了明代建筑的藝術風格,飛檐翹角,雕刻精致,斗拱迭飾,特別是巍峨宏偉的十一開間大門廊為宗祠建筑中所罕見,整個建筑群多處浮雕,圖案豐富格調古樸素雅,是座具有江南傳統韻味的府第式宗祠,以徽派建筑風韻屹立在中國古代建筑之林。宗祠建筑線條粗獷,作風淳樸,是民間建筑的精品,江南典型的大宗祠代表之一,也是明清時期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高等級鄉土建筑,是古代民間建筑專家的杰作、能工巧匠智…[詳細]
十都王家大屋
  十都王家大屋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嵩峰鄉十都村。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當地紙商富豪王集賢所建宅院。十都王家大屋是江西目前遺存最大的古民宅。大屋體量宏大,布局完整;宅院規劃科學,主從有序、功能分明。大屋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既防天災,又避兵匪--,俗稱“金帶環抱”,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選址科學。十都王家大屋裝飾華美、工藝精湛,是江南清代宅第民居建筑的優秀代表作。其裝飾、繪畫、雕刻圖案內容豐富、石雕、木雕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十都王家大屋地處贛東北,為贛浙交界區域,大屋充分展示了兩地建筑文化的交匯與融合。在梁架及小木作和雕刻工藝上均體現了浙江與江西相互影響的建筑手…[詳細]
奎璧聯輝民宅
  奎璧聯輝民宅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筑坐西向東,庭院大門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積1881平方米,有大小庭院二處,天井11處,繡花樓1處,主體房間34間,店鋪6間,為內住宅、外商鋪商住合一民居。奎璧聯輝民宅建筑規模宏大,是江西東南部較為罕見的大型建筑。建筑為商住兩用,結構布局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建筑特征。建筑的木雕、磚雕、石雕工藝精美,題材豐富,為研究清朝時期的思想文化、民俗風情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2019年10月7日,奎璧聯輝民宅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地址: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驛前鎮下街開放信息:對外開放…[詳細]
浮梁古縣衙
  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江西東北部,距景德鎮市僅8公里。浮梁,孕育了蜚聲中外的瓷都景德鎮;浮梁,一個讓您在人文與自然組合中流連忘返的地方;千年積淀,浮梁古縣衙一路耀眼生輝!古縣衙景區內有保存完好的五品古縣衙、宋代佛塔—紅塔、有氣勢宏偉的古城門樓、堪稱世界一絕的歷史文化長廊、正在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千年瓷壇、體現喜慶浪漫愛情的千禧良緣廣場、凸顯陶瓷精品的魁星閣、明清官窯(中央電視臺熱播電視劇《大瓷商》拍基地)、浮梁茶館、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計時儀器—土圭、圭表、日晷以及千年古井—湯公井、正在規劃建設的休閑勝地韻琴湖和濃縮宗教文化的西塔寺...浮梁古縣衙為江南唯一保存較完整的清代縣衙,被譽為“江南第一…[詳細]
玉山考棚
  玉山考棚舊稱“試院”,南臨玉山縣城十字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縣丁如玉始建,后坍塌。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縣張兼山發動全縣鄉紳捐款,在原址上重建。咸豐年間遭兵災焚毀,板壁、號榭、幾案盡毀。同治六年(1867年),知縣王大枚設善后工程局修葺如故。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以后,江西省立玉山臨時中學、玉山簡易師范學校和衛生學校先后遷此辦學。1972以后,為玉山縣軸承廠職工宿舍。玉山考棚南面為門廳,北面為公堂,相對而立。門廳和公堂之間是兩排東西相向、各有五十開間的號舍,布局結構保存完整,中軸線院落關系明晰,主體建筑基本保持了清同治時期的建筑格局,形制特征、材料和工藝特點等方面保留了歷…[詳細]
滸灣古建筑群
  滸灣古建筑群(含恒門、四友堂(前書鋪街20號)、舊學山房(前書鋪街23號)、文德堂(后書鋪街22號)、文奎堂(后書鋪街23號)、善成堂(禮家巷15號)、世著江州民居(禮家巷10號)、京兆世家民居(禮家巷42號)、彩云棧(禮家巷41號)、天水舊家民居(江夏第25號)、通和典典當行(江夏第34號)、姑娘院(黃家井27號)、太宗舊第(黃家井33、34號)、古準提閣民居(篾器街26號)、煙館(篾器街35號)、染布行(篾器街39號)、了望樓(篾器街4號與5號之間)、德珍堂(勝利路97號)、品芳棧(紅星路57號)、銀樓(紅星路135號)、可久堂(紅衛路37號)、碼頭倉(紅衛路86與88號)、樹鋪家(州頭上…[詳細]
臥化塔
  臥化塔,位于成武縣大田集鎮田塔村東,始建于唐朝初期,為魯西南地區地面上現存最早的古建筑。1997年,山東省文物局和省美術出版社把該塔編入《古建畫集》。該塔為樓閣式,平面呈方形,由塔剎、塔身、基座三部分組成,全石結構,造型古樸端莊。塔頂兩層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被人為毀掉,地面現存五層,高5.4米。底層有塔室,南向,進深1.5米左右。塔室東西兩壁分別有高90厘米、寬56厘米、厚11厘米的造像石1塊,東壁造像石刻佛像3尊、其它造像32尊,石像左側豎刻“大唐開元圣神神武皇帝供養”,右側豎刻“大唐開元皇后供養佛時”;西壁造像石刻佛3尊,其它造像21尊。佛像最高的20厘米,最低的7厘米。此處原有規模宏大…[詳細]
鄆城觀音寺塔
  在魯西南平原上,矗立著一座古城——鄆城。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00年)筑城為鄆,始得鄆城之名。在這座古城中部,屹立著一座古塔,以其無數動人的傳說成為古鄆城的象征。鄆城荒塔,又稱觀音寺塔,傳說托塔李天王與哪吒父子之情日深,天王遂將制伏哪吒的佛賜寶塔斷為三截,棄下天門,霎時狂風四起,直刮得天昏地暗,塔底降鄆城,塔身落于巨野,頂端飄往金鄉。故此三縣之塔如出一轍。觀音寺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現存四層,由精美的磚雕斗拱組成塔檐。東、西、南、北四面各設一券頂坤門,其余四面為磚雕景窗。塔心室和佛龕頂部,由層層磚斗拱環砌成拱頂,斗拱制作精良,層層內收,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連塔內回廊頂部,也由磚…[詳細]
洄村古樓
  洄村古樓位于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年代為明。2013年,洄村古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洄村有一個雄偉奇妙的四合院式古樓群,她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遠近聞名,在洄村廣大村民的心目中更是一座神圣的宮殿。古樓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樓群,青磚青瓦,整個渾然一體。說她雄偉,是因為主樓高聳、0緊依兩旁;說她巧妙,是因為樓廳搭配、四合院式布局。主樓在北,3間4層,11.5m×6.1m,每層高低不同,全樓高20米。在一樓與二樓中間設置露天樓梯,配有護欄和月臺,直接登上二樓。二、三樓均石質地板,四樓木質地板。內樓梯極為狹窄陡峭,只能容一人上下。四樓空間寬大,向上可看到樓…[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酒后影院 | 综合AV在线网播放 | 日本免费精东视频 |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