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國務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計762處,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建筑(280處)、古墓葬(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其他(12處)等。
江山文昌宮
  文昌宮籌建于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占地面積1576平方米,主建筑是“三進四天井”結構,外墻為磚牌坊式的建筑風格。作為廿八都古鎮居民崇學好文的體現,文昌宮歷來是文人學子以文會友的重要場所。文昌宮前庭栽有兩棵桂花樹,因“桂”與“貴”諧音,取其“富貴逼人”和“蟾宮折桂”之意。外墻是磚牌坊式的建筑風格,四根石柱就是“門當”,出自成語“門當戶對”。左右兩側廂房的門匾上的“居仁”“由義”,出自《孟子》:“居任由義,大人之事備矣!”意思是內心仁愛行事要遵循義理。文昌宮前庭栽有兩棵桂花樹,古代種植桂花樹因其“桂”與“貴”諧音取其“富貴逼人”,金榜高中有“蟾宮折桂”之意。其中一棵是與文昌宮同齡的百年金…[詳細]
蘭溪通洲橋
  通洲橋位于蘭溪市梅江鎮塔山腳村,跨梅溪。塔山村昔為金衢通往嚴州的咽喉,因苦于梅溪阻隔,村民群起建造了通洲橋。通洲橋原為木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嘉慶五年(1800年)毀于洪水,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易木為石。六墩五孔,圓弧形石拱廊橋。橋身全長84.8米,橋面寬4米,拱券矢高8米,凈跨9米。拱券為縱聯砌筑。橋面鋪條石,兩側設條石護欄。橋上建廊屋21間,兩端為重檐歇山頂門樓,飛檐翹角,中懸通洲橋匾。橋墩向上游做成分水尖,對分剎洪水起到很好的作用。青山環抱,阡陌縱橫,溪流蜿蜒,橋端蒼郁的古樟與廊橋交相輝映,“下臨百尺之長波,上建廿椽之水榭”,給山水增添了無限畫意。此橋與武義的熟溪…[詳細]
雅端村古建筑群
  雅端村古建筑群位于義烏赤岸鎮雅端村,由陳其文和陳松耀祖孫三代建造,時間跨度從清乾隆初年至清嘉道年間,長達百年。整個建筑群由陳氏宗祠(敘倫堂)、容安堂、容安堂南北重廂(蘭翠堂、珠寶堂、榮春堂、明星堂)、遺安堂、居安堂、德星堂、敦禮堂、敦星堂等多個廳堂宅院組成,號稱“七廳八堂”,總占地面積5082平方米,建筑面積約8527平方米,整體布局基本保存完整。整個建筑群以容安堂為核心,坐西朝東分布,容安堂居前,前臨廣場,建材取精用弘,由門廳、正廳、堂樓和左右廂房、南北重廂組成五路六院,計59間,總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遺安堂居于容安堂之后,為一座十八間四合院,占地面積717平方米;敦禮堂居遺安堂之左上方…[詳細]
塘下方大宗祠
  塘下方大宗祠位于義烏后宅街道塘下村,始建于宋,明代遷建于現址,清末毀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始在原址重建,光緒廿二年(1896)建成。建筑主座坐北朝南,含三進兩院的祠堂和右側的花廳一座。鄉人將整座建筑概括為“七廳七堂九門欄,九級踏步五石橋!笨傉嫉孛娣e約1859平方米。據《稠巖石川塘方氏宗譜》記載,方氏七世祖榮一府君為郡馬,尚南宋濟陽王郡主趙氏。從建筑布局看,門廳九開間,饗堂七開間,寢堂七開間,祠中設水院,有護祠河、方池和拱橋組成,祠堂的等級是按王侯郡馬的宗廟等級規制建造的,這在民間祠堂中很罕見。花廳在祠堂西側,為回廊式三合院結構,原用于祭祀時招待年高德邵的族親吃住和看祠人的居所。該祠規![詳細]
椒江戚繼光祠
  戚繼光紀念館位于椒江城區東山西南麓。占地面積2010平方米,陳列面積640平方米,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出身將門,自幼讀書練武,十七歲襲職為登州衛指揮僉事。曾專任山東海上防御倭寇之職,后調任浙江臺(州)金(華)嚴(州)參將等職。屯駐海門衛。在臺州四年,轉戰臺州各地,歷經桃渚、海門、新河、太平等戰,取得了九戰九捷的勝利,大創倭寇。又四年,在討平福建、廣東的倭寇后,取得了抗倭戰爭的勝利,掃清了持續二百多年的倭患。海門人民為紀念戚繼光的抗倭功績,明代即于城隍廟戚家軍駐兵處建立戚公祠,奉以香火。解放以后,黨和人…[詳細]
東陽白坦民宅
  600多年歷史的白坦村現存40余幢明清及民國初期古建筑,福輿堂、務本堂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福輿堂建于清嘉慶至咸豐年間,由兩條軸線、四房建筑組成,整體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六個院落,占地一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127平方米。村老年協會就入駐在第一院落。福輿堂匯聚東陽民居典型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復合三合院、四合院平面布局形式,全宅大量采用東陽木雕裝飾,也采用磚雕、石雕、書法、壁畫、堆塑等技藝。吳持浩說,保護很重要,這里常有人來檢查,房屋設有監控、消防栓、煙感器等,電線是用鐵套管套著的,院落四角設置太平缸,有應急用水來源,平時缸里可以養睡蓮。務本堂占地約31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420平方米,…[詳細]
蕪湖廣濟寺塔
  廣濟寺塔蕪湖市該塔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高五層,飛檐鐵馬,八面玲瓏,每層外墻嵌著佛像磚雕。傳說大風曾將塔頂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飛來一口大鍋扣在塔頂,從此不再漏雨。“赭塔晴嵐”為蕪湖古代八景之首。被贊譽為“尺幅綻紅蕭寺嵌,松竹陰中孤塔白。”…[詳細]
貴池百牙山塔
  百牙山塔位于貴池城北百牙山處,塔取山名。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池州知府陸岡建,是一座風水塔。據清光緒《貴池縣志》記載,百牙山塔是“取地理補短益卑之象”,“大培池州風水之不足”而建。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制,高34.4米,直徑6.68米。底層設低矮臺基,轉角為園形倚柱,丁式柱礎。各層均設平座,佛龕。有磚階自復壁中盤旋而上,塔心寶呈穹窿收頂,七層處置千斤木承托剎柱,頂端立青銅質葫蘆狀剎。外觀塔體,上、下收分明顯,輪廓線條挺拔剛健,給人一種玲瓏瘦巧的美感。2019年10月7日,百牙山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以塔為中心周圍10米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至東湖路,南至百牙…[詳細]
貴池清溪塔
  清溪塔原名妙因塔,立于城東北下清溪山丘上的水閘管理所內,離城中心5公里,與百牙山塔遙遙相對,明萬歷29年(1601)萬歷四十三池州知府錢槚集資建成竣工。因臨清溪河后更名為“清溪塔”。亦稱清溪妙因塔。此塔高55.7米,塔徑12米,每層有拱門、景窗,拱門有虛有實。塔身內外設有壁龕,原壁龕內有佛像,今無存。樓閣式磚塔。七層八角。塔高55.7米,底層直徑為12米。塔底有三門可入塔心室,一門為上塔通道,余皆為盲門。塔心室穹窿收頂,有磚階治復壁盤旋而上,諸層內均有佛龕,內嵌佛像。清人曹殿奇登塔作《清溪塔》詩:“嶙峋高塔倚遙天,拾級憑臨俯大千。雁影下投秋浦樹,漁歌遙帶杜湖煙。青蒼嵐影橋邊合,浩渺江流檻外旋。…[詳細]
滁州無梁殿
  無梁殿原名玉皇閣,為道教場所,明代重建,是瑯琊寺現存最古老的建筑,由于整個殿宇全用磚石砌成,無一根木梁,沒有飛檐、也無斗拱,里面是類似西方教堂的拱形門,故俗呼為“無梁殿”。無梁殿,殿高三丈二尺八寸,深二丈四尺,灰磚拱形壘成,四角為四條栩栩如生的巨龍瓷瓦飾成,門額有磚刻浮雕的龍、鳳、獅圖案,正殿正中塑有玉皇大帝,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像。無梁殿建造年代久遠,結構堅固,氣勢雄偉,在中國建筑史上堪稱一絕。2019年10月7日,滁州無梁殿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 中文字伊人大蕉香大蕉 | 午夜福利在线亚洲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A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