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宮籌建于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占地面積1576平方米,主建筑是“三進四天井”結構,外墻為磚牌坊式的建筑風格。作為廿八都古鎮居民崇學好文的體現,文昌宮歷來是文人學子以文會友的重要場所。文昌宮前庭栽有兩棵桂花樹,因“桂”與“貴”諧音,取其“富貴逼人”和“蟾宮折桂”之意。外墻是磚牌坊式的建筑風格,四根石柱就是“門當”,出自成語“門當戶對”。左右兩側廂房的門匾上的“居仁”“由義”,出自《孟子》:“居任由義,大人之事備矣!”意思是內心仁愛行事要遵循義理。文昌宮前庭栽有兩棵桂花樹,古代種植桂花樹因其“桂”與“貴”諧音取其“富貴逼人”,金榜高中有“蟾宮折桂”之意。其中一棵是與文昌宮同齡的百年金…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