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國務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計762處,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建筑(280處)、古墓葬(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其他(12處)等。
小川瓷窯遺址
  小川瓷窯遺址位于白銀市平川區寶積鎮小川村北的瓷窯溝內,西距城區15公里。遺址沿瓷窯溝北岸自東向西分布,由依山而建的直煙窯向平地而建的饅頭窯過渡,規模漸次宏大,分布面積達60萬平方米。窯址主要由黑石峴遺存、大水溝遺存、老瓷窯遺存和靖遠陶瓷廠舊址4部分組成,堆積層厚度達6—10米。小川瓷窯創燒于北宋,其剔刻花瓷器燒制或早于其他西夏窯址,對研究西夏窯的起源和興衰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燒窯史歷經宋、西夏、元、明、清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沒有中斷,有深厚、完整的文化堆積層,對研究北宋以來北方民窯體系具有重要價值。2019年,小川瓷窯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保護標志碑為基…[詳細]
尕海古城遺址
  尕海古城位于海晏縣甘子河鄉尕海村,周圍是豐茂的湖濱草原,地處海晏通往剛察的必經之路。尕海古城東西長435米,南北寬436米,呈正方形。城墻寬12米、高4.8米,夯土筑,夯土層厚6厘米,城四面各開一門,門寬約7米,城內南高北低,東北部為一平坦的廣場,西南部較高,為原來的房屋基址。出土的有漢代的五銖錢、灰色陶片、殘銅鏡等。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尕海古城是環青海湖古城池中的五城之一。與海晏縣三角城同時建筑。此城選擇了水草豐茂的湖濱草原。古城坐落在依山面水、平坦開闊的甘字河草原的東部腹地。歷史上曾經是羌人活動的中心地帶,屬土谷文化范疇。漢武帝時期,北卻匈奴,西逐諸羌。致使湟水流域許多羌人被迫遷往…[詳細]
伏俟城遺址
  伏俟城遺址位于共和縣石乃亥鄉政府所在地北部,是青海湖邊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城遺址。遺址略呈正方形,其東西長220米,南北寬200米,城墻高12米,寬17米,保存基本完好。南面城墻有一寬10米的城門,城內自城門起,向西有一中軸線,中軸線兩旁各有隆起的兩排長50米、寬35米的房屋基址。城內最西邊有一小方城,東西長70米,南北寬68米,城門朝東。小方城與南城墻之間有一長15米、高9米的土臺,臺上有房屋遺址。城內有通街。古城外周曾有長方形的外廓,現僅有南墻外廓,長約1400多米,其高度僅隆起地表。其余三面外廓均遭河水沖刷而被破壞。伏俟城,相傳為北魏時代的吐谷渾王伏連籌所建,距今約有1500多年歷史。當時北…[詳細]
考肖圖古城遺址
  考肖圖古城遺址位于青海省都蘭縣,年代為唐。2019年,考肖圖古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姚河塬遺址
  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2017年4月由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8家單位在彭陽紅河流域開展區域系統考古調查過程中被發現。該遺址位于塬地的東部,約占整個塬地的三分之一,面積60余萬平方米。北以李兒河南岸塬地的斷崖為界,南抵小河北岸的塬地斷崖,西至一條南北向自然沖溝為界,東到塬地盡頭的斷崖邊并部分與小河灣戰國秦漢遺址相交錯。2019年,姚河塬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東至姚河塬峁頭南、姚河村下河灣,南至小河、張家壕,西至硯窩臺,北至馬洼村陰山洼,四面各外延50米![詳細]
通天洞遺址
  通天洞遺址,位于新疆吉木乃縣,距今有上萬年歷史。2014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有學者經過這里,發現通天洞遺址,當時初步判斷是青銅器時代遺址。但隨著考古發掘的繼續,這個洞穴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因為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舊石器時代的-痕跡,比如一些石片、石核。也就是說,這里可能在上萬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兩年后,即2016年7月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對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出土400余件石制品、哺乳動物化石、陶片、銅器等遺物。通過考古發掘,已確定通天洞遺址年代可能達到四萬年或者更早,這是新疆地區首次發現有明確地層關系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此后,在很多考古…[詳細]
吉仁臺溝口遺址
  吉仁臺溝口遺址位于天山伊犁河峽谷中的尼勒克縣恰勒格爾村,吉仁臺溝口遺址最大的成就是找到了中國最早的用煤遺跡,初步斷定其時間約距今3500年前后,相當于青銅時代中晚期到商代,這將人類使用煤炭資源的歷史最少上推千年。煤炭被大量用于生產、-的記載見諸于《史記·西域傳》,書中曾描述今天新疆南部的庫車縣一帶用煤冶煉生產的場面,但沒有發現任何用煤的痕跡。有確切記載的用煤記錄和發現是在東漢,在此次考古中的M49墓葬可以確定為青銅時代中晚期,而依據“打破遺址”關系,遺址應早于墓葬,可以推斷,中國最早的用煤時間大約在3500年前。2019年3月29日,“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吉仁臺溝口遺址…[詳細]
卓爾庫特古城遺址
  卓爾庫特古城遺址位于輪臺縣城東南約25公里的克孜勒河西岸沼澤葦湖間,在倉頭古城遺址向東4公里處。古城是一個每邊長300余米的略圓城池,現已淪為一圈約3米高的土埂,由于靠近克孜勒河溝,城中和四周全為沼澤水溝。城中有一環形小湖,湖心高臺上有古建筑遺址。南面是兩個土坯,左面的似倉庫,右面的似官署遺址。東南角有一高約9米的土墩,似原來的戍保遺址。古城東西兩邊不遠處有兩座小黃土堆。各占地40平方米,一方一圓。是古城的附屬建筑再向東還有一小土墩,系舊時營壘。古城以西、以北的戈壁怪柳叢中、還能找到田埂、舊渠的殘跡和大小均勻、劃分整齊的田塊,是漢代“田卒”集體屯墾的紀實。考古學家黃文弼曾在古城中挖出大量麥殼和…[詳細]
博格達沁古城遺址
  博格達沁古城遺址又名“四十里城子”,位于焉耆縣四十里堡鄉東面,距庫爾勒40多公里,“博格達沁”在維語中的意思為“宏偉高大的城墻”,它是焉耆盆地中最大的古城遺址,是一個周長達三千多米的長方形城池,占地面積達6平方公里。該故城現存的城墻高約1.5至2米,有東南和西南二門,寬約10米,城內有兩處建筑遺址,城外有護城河的遺跡,附近還有7座高大建筑的基址?脊艑W家在該城內外曾發現過不少古代錢幣及銅鏡等器具。2019年,博格達沁古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闊納協海爾古城遺址
  闊納協海爾古城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年代為魏晉至唐。2019年,闊納協海爾古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日本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主女国产 | 视频国产欧美视频 |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