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大院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大院篇

興隆街大院
  興隆街大院位于雙江古鎮銀龍路71號雙江鎮中學內。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系解放前雙江富商楊紫豐的住宅,解放后收為軍產,駐某部隊一個教導團,93年收歸地方政府,作為雙江鎮中學校址,2006年12月31日潼南縣政府公布為潼南縣首批文物保護單位。 清代興隆街大院為單檐穿逗式、抬梁式懸山磚木結構古建筑,座北向南,呈南北豎向長方形復四合院布局。北靠銀龍山,南與金龍山系對峙,涓涓猴溪從西面環流而過。前廳臨興隆街,面闊九間40.9 米,共四進,通進深70.9米,每進有天井,回廊,共有大小房屋、廳、堂42 間,34扇大門170余扇槅扇雕花窗,建筑面積2899.81多平方米,宅前辟院壩,宅后辟…[詳細]
源泰和大院
  源泰和大院位于潼南縣城西北10公里的雙江古鎮正街50號,前系解放前楊宣豫的宅第,始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歷時8年,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竣工落成。該宅地承襲“楊三泰”號名,稱號為楊源泰,因宅主楊宣豫字季和,遂在“源泰”后加一“和”,字,故稱“源泰和”。解放后收歸地方政府,由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委托雙江鎮政府實施管理。 清代源泰和大院為單檐穿逗、抬梁、懸山式木結構建筑,座南面北,呈南北豎向長方形復四合院布局。主向在北(后),與金龍、銀龍兩山系對峙,山下猴溪涓涓環流而過。前廳臨北街,面闊五間19.5米,共四進,通進深52米,每進有天井,欄桿、回廊,共有大小房屋、廳、堂17間,面積…[詳細]
平昌蔡家大院
  蔡家大院,已有400多年歷史的蔡家大院,是典型的川東北民居建筑,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2014年,平昌縣利用蔡家大院閑置農房,在保持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進行了統一打造,建成巴山農耕文化陳列館,將保護和展示融為一體,蔡家大院迎來新生。兩個大型的四合院,用穿堂連接在一起,登上3米多長的三步石階,過穿堂,到上面的四合院。四合院在四川民居建筑格局上較少,多以三合院常見,以這樣兩個大型的四合院連接在一起的建筑群更是稀少。木柱架梁,公母榫逗木柱,木門木墻,合圍而成,四水歸堂,石徹院壩,天圓地方,無處不體現古人的智慧。整個院壩以石板鑲鉗,院壩的中間以3張大石板和左右各7張小石板,鑲鉗成甬道。甬道是暗甬,氣勢宏…[詳細]
任家大院
  任家大院是一座多重四合院建筑群,現存于虞城縣大同路中段北側的建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豫東保存較完整的清代民居,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任家大院的多重四合院建筑群落,因屬民間官宦大賈之民宅,故史志、典籍均無詳細記載,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世居馬牧集任氏第十五世孫任壯猷生員得了“二品封典”的功名后修建,以后經陸續修建,在馬牧大隅首東北側形成了規模較大的四合院建筑群。其主要部分位于大同路中段北側的東西兩個大院。東側大院建筑多數已被改造,已無原貌。西側大院建筑保存完好,即現在的任家大院。任家大院整個建筑占地面積3721平方米,房屋102間,沿中軸線有主院3節,布局平面呈“凸”字形,它以門樓過廳、中堂、堂…[詳細]
胡氏大院
  時代:清地址: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雪溪鄉橋西村該院在當地亦稱石門樓。胡氏大院系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做工精致,具有很高的文物綜合價值。胡氏祖居慶元官塘,明天順年間(1457—1464)胡道嚴徙居今泰順雪溪西岸,為當地胡氏始祖。傳至胡東偉一代,家業日盛,遂開始大規模的建造住屋。胡東偉,字震仁,號霽園,生于清嘉慶壬申(1812),卒于光緒癸未(1883)。胡東偉于光緒二十年(1894)以子胡一琨遇覃恩,誥封奉直大夫。胡東偉從道光十二年(1832)起至同治甲戌年(1874)先后建造了胡氏大院、鳳垅厝、鳳垅頭厝等民居,前后歷時40余年,胡氏大院亦是經過前后三次的建造才形成今天的規模…[詳細]
正定馬家大院
  1982年11月13日,正定縣人民政府公布的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城內大十字街東行30米路北,清末民初建筑。據《馬氏家譜》記載,正定馬氏乃三國名將馬援之后裔,明代自洪洞-縣遷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務農經商為業,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戶。據了解,現存較完整的馬家大院是清末民初,馬氏第十五代子孫馬兆霖請山西五臺縣的工人設計施工建造的,在結構、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點。整座四合院布局嚴謹,做工考究,為正定城內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馬家大院原由五進四合院組成。現僅存三進四合院,南北縱深布置,總長70.5米,東、西寬13.65米,建筑皆為單檐硬山式灰瓦布頂。馬家大院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檐下柱頂石…[詳細]
子洲劉家大院
  劉家大院,位于子洲縣李孝河鄉臥虎灣,是典型陜北窯洞建筑群。大院由老、舊、新三處院落組成,修建年代不同,其形制風格也各不相同,是劉氏家族艱苦創業、興旺發達的見證,也是陜北窯洞建筑的“標本”、頗具特色的民居典范。劉家大院老宅修建于清朝末年,除正面五孔窯洞外,東西兩側各有廂窯三孔,宅南還修有倒坐石窯洞與牲口棚圈,而最具特色的還是五孔窯洞窯腿上的四個“雙堂兒”。“雙堂兒”等于是農家的“--”“繡樓”,開通體窗戶,采光充分,非常明亮,所以,是婦女做女紅的極好所在。劉家大院舊宅初建于20世紀30年代,1997年重修,2014年改造為挑石穿廊形制,既富有古典建筑韻致,又不失傳統窯洞風格,是冬暖夏涼、四季宜人…[詳細]
白河張家大院
  張家大院白河古民居——張家大院位于白河縣卡子鎮友愛村七組,宅院分上、下兩院,相距300米左右。均建于清中期,兩院座東北、向西南,座落在界嶺河畔,漢白公路對面。下院宅院占地約3000平方米,為兩幢各一進三座院落,兩墻相距80幾分,形成正文形整體,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分為大門、前庭、中堂、后室,甬道及兩個天井,兩側有廂房。主體建筑為磚木結構,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架,房屋以西至5間兩設封風墻,院外觀看,封火墻木林立,飛檐以龍、鳳等為主要造型,簡潔別致栩栩如生。檐下施水墨彩儈,回廊、欄桿、窗欞均為鏤雕,大門為石雕門坊,額題“振否鼓家”四字。大門兩側高3。64米的石門壁上,左雕刻“兩岸綠楊一灣芳草即此是江…[詳細]
高家民俗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于北院門144號,總居住面積2310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四合院,西安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大院明朝末年崇禎時期開始興建,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初具規模。大院主體完工在乾隆時期,到道光年間整個院子完成。最后一次大修在同治十年,最近一次恢復是在六十年代進行。高家祖先以經商為主,144號院老祖高岳崧進京接詔。慈禧太后下令由國家撥款翻修,進北院門的官員都要下轎。可見當時144號院老祖官位之高。大院大發展是在乾隆時期,當時高家三子喜中榜眼,得乾隆御批榜眼及第。家族文、武、商俱全。清末家道衰落。1966年文革-時大院被收歸國有。1985年,西安中國書畫院及政府部門開始進住該院。并對院內幾處進行了…[詳細]
上戈喬家大院
  上戈喬家大院位于洛寧縣上戈鎮上戈村,為清代安微巡撫喬致南府邸,坐北向南,共有宅院5所。一、二宅均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建筑,有上房、東西廂房和臨街房組成。一宅上房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建筑,東、西廂房山墻上有磚雕壁畫,廂房門上有木雕。二宅臨街房門口有石獅一對,但都有不同程度殘損,上房也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磚木結構,檐椽外加飛椽,有龍頭斗拱穿插梁頭裝飾。三、四宅上房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建筑,左右均有廂房,整體保存一般;宅東約20米有東廂房,為面闊三間的硬山式建筑,房檐有木雕飾,為蓮花垂柱,做工精良。窯院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建筑,木門兩側有左宗棠贈給喬家的一幅對聯,為“浩落古今同一體,風流儒雅亦吾師”,現保存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香蕉国产福利在线播放 |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 午夜久久福利小视频 | 色悠久久网国产精品99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