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大佛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大佛寺篇

大佛寺風景區
  導 游 : 大佛寺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城區曹宅鄉之北二公里處,距市區約18公里,俗稱“石佛寺”。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僧道瓊止于山南,聞金石梵唄之音,緣巖而上,見大石佛一軀,高六丈,趺坐儼然,因是建寺。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歷史。宋改今名大佛寺,俗呼“西巖寺”。 寺院依千層丹崖而筑,有五百羅漢堂、玉佛殿、江南一龍等建筑,還有鴛鴦林、金華碑林、鑼鼓洞等景。該寺現存主要佛教建筑有石坊、山門、大雄寶殿、彌勒寶殿、三乘橋、天皇殿、羅漢堂等。 介 紹 : 該寺最有特色的就是大佛像。大佛跌坐石窟,身橫丈八,首接崖端。其前額寬廣,眉眼細長,方頤薄唇,兩耳垂肩,表現出釋迦的安祥、聰慧,整個造型顯得姿容豐…[詳細]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巖造像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巖造像新昌大佛寺位于新昌縣城西南,在南明山與石城山之間的山谷之中。寺內有大彌勒佛石像,寺外有隱鶴洞、鋸開巖、濯纓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勝景。寺始建于東晉永和年間(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觀5層,寺內高大雄偉,巨大的彌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這座巨大的石像,雕鑿于懸崖絕壁之中,歷時約30年才全部雕成,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氣勢磅礴,經測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闊15.9米,兩膝相距10.6米,耳長2.7米,兩手心向上交置膝間,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約…[詳細]
沈陽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號,古名“保安寺”,始建于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漸荒廢。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發現了唐朝遺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統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國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師弟常智法師再次主持重修。該寺為比丘尼修行道場,占地543平方米。現存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等,地藏殿的東、西山墻內各有碑銘,記載著建寺經過和重建地藏殿的概況。原有乾隆所書匾額和大銅佛,現已不存。大佛寺初建于唐代,后因年久失修,殿宇逐漸傾頹。在明歷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對大佛寺進行重建時,發現寺…[詳細]
洪江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洪江區古商城中心的巖碼頭正街,占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865平方米。始建于明萬歷四年(1576),是一幢木質抬梁式結構建筑。建有一棟兩層寮房,共有8間齋堂、往生堂,為青磚窨子屋外墻壁,內為木質結構:內設大雄寶殿。清康熙七年(1668)由野云、雅云法師再度擴建。 大佛寺內共有34根直徑為40厘米、高為11.5米的大柱構筑著整個大寺。殿內供奉的佛祖有釋迦牟尼佛、阿蘭尊者、伽葉尊者、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十八羅漢等53尊佛像,其中釋迦牟尼佛和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像高達7.3米,慈容高大,金身輝煌。因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在黔中南尚屬最大,故稱“大佛寺”,對研究洪江古商城的…[詳細]
千山大佛寺
    大佛寺:原名南泉庵。位于千山北部南泉谷內,始建于唐代,但到明代時已倒塌。南泉庵依山而建,因地處窄谷彎上,有“杳杳鐘聲動,遙峰護碧林。廟遠不知路,峰回忽到門”之勢。廟宇三面環山,一面高墻,有七幢建筑,20間,建筑面積523.6平方米。據史載,明萬歷二十年(1585年)重建南泉庵;清天命二年(1617年)又再重修南泉庵,建殿宇3間、佛像1龕;清嘉慶五年(1800年)農歷九月重修南泉庵。   后因發現天然彌勒大佛而改名重新修建。   如今的千山大佛寺,彌勒寶殿矗立于蓮花峰上,龍華法堂坐落于道場之中,來迎門迎送往來凈土之客,笑迎八方善士,釋迦如來舍利法堂珍藏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駐世之寶,天王殿、地藏…[詳細]
泰國大佛寺
  •參拜泰國著名僧人龍普托,在寺里祈求好運。景點介紹大佛寺是信徒膜拜的圣地,這里供奉的最著名的是大佛龍普托,這名僧人受到泰國國內信眾的敬仰與愛戴。龍普多圓寂于公歷1682年3月6日,享年99歲。游客在這里可以祈求自己與關心的人出入平安。僧人傳說傳說他出生于1582年,出生后曾被巨蟒留下七色寶石,后來出家當和尚之后坐船遇到一次大風浪,他把雙腳放入海中之后海水發出光芒并可以飲用,就這樣救了滿船的人,后來逐漸成為泰國最著名的僧侶乃至人們心中的佛而被供奉。在雕像下祈求好運寺內除了這個巨大的雕像外,這里還有很多小型的泰式雕像和紀念碑,來這里的人們遵循泰國的傳統,比如將金葉子貼到雕像上,或在木象…[詳細]
西雙版納大佛寺
  •建在山頂的寺廟,可以俯瞰景洪市的城市美景。景點介紹勐泐大佛寺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有3000多級臺階,體力好的游客可以步行登頂,當然也可以選擇乘坐觀光車。勐泐大佛寺是建在山上的,已東南亞國家寺廟建筑和佛像為主。在山頂可以眺望景洪市的城市美景,也可以在寺內進行佛教活動,感受佛教文化。山下會有潑水節表演,具有當地特色,值得一看。“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 就親臨寺院,舉行大型法會,以紀念愛妃同時弘揚佛法。據史料記載:“景飄佛寺”始建于明代,…[詳細]
內江大佛寺
  內江市東興區大佛寺座落沱江東岸掛榜山右側,連接大千城市廣場,依山傍水,環境優美。 大佛寺廟始建于民國三十年(1941年)占地七百多平方米,原有殿堂在內共十三間,三百多平方米。建筑規格系磚木結構串架毛屋、常年有僧人居住,香火頂盛。解放后政府關閉寺廟,改為居民住房。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步落實黨的宗教政策,1996年經政府批準開放。 根據我國的宗教政策,和廣大信教群眾的要求經內江市東興區民族宗教事務辦公室批準,由信教群眾集資,重新改建大佛寺,在辦理完建筑手續后,于1998年6月10日開工改建,2000年8月10日竣工,現有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五樓一底60多個角的鋼筋…[詳細]
潛江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湖北省潛江市園林鎮輝煌居委會,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的潛江地區寺院中歷史悠久,其創建年代在地方志資料中有三種說法:一是創自“元泰定年間”(公元1324——1327年),二是“吳元年建草庵”(吳元年是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三是明太常卿王謙《大佛寺記》載“肇自漢唐以來為叢林勝處,曰幽谷師者為開山祖,始更名為大佛”。 大佛寺歷經時代興衰,于1997年9月至2005年開始由潛江市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等單位次第籌劃重建一系列主體建筑。并由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岳衡山第一古剎福嚴寺住持大岳法師委派弟子慈心法師長住具體實施大佛寺籌資重建事宜。 目前潛…[詳細]
固始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曹家寨山東坡險峻的山脊上,始建于公元九世紀末,該寺占地約300平方米,大殿為磚瓦結構,供有如來佛祖、觀音菩薩。殿前設有石香壇一座,寺門東西兩邊各有古柏一株,山門匾額上 書“大佛寺”三個字,院墻用青石堆砌,廊沿有雕花。相傳五代十國時期,陳國有一個高僧姓李名贄,德行深厚,醫術高明,他在大佛寺住了四十年,救治過不少山民,還幫助山民消除疫災,教山民種植草藥,山民們感念他的恩德,紛紛自籌錢物,歷時三年,建成大佛寺。李贄于寺建成之日圓寂于此,山民們敬稱其為“大佛”。后善男信女燒香拜佛,有求必應,香火日盛,延綿千余年。行政位置固始縣段集鎮窯溝村地理位置東經115°40′30″,北緯31°47′21…[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色老汉在线观看 | 亚洲首页AV免费观看在线 | 先锋国产资源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