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大佛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大佛寺篇

廣州大佛寺
  大佛古寺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惠新中街21號。古寺始建于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后殿宇垂危,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于火。平南王尚可喜為便于向天子“祝嫠祜國”,考訪龍藏寺故址,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重建殿宇,于第二年冬建成。大佛古寺殿宇仿京師官廟制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觀賞價值。大雄寶殿座北向南,面闊七間,深進五間,建筑面積達1200平方米,至今仍為嶺南之冠。歇山頂上蓋素胎板,瓦簡及勾頭,滴水,灰塑瓦脊的竹龍,牡丹等脊飭。雖歷經三百多處風雨侵蝕,但風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贈的優質木材作梁柱框架,…[詳細]
南雅大佛寺
  開縣南雅大佛寺座落在開縣西南部的南雅鎮,為唐末寧元時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寺內大佛依山而立,就巖鑿成,佛身依巖迭坐,含笑頷首,盤腿打坐,成為巴蜀境內僅次于樂山大佛的第二大佛,現為重慶直轄市域內第一大怫,曾為重慶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開縣的標志。南雅鎮位于重慶市開縣、四川省開江縣交界處,距開縣縣城45公里。原有的寺廟——大佛寺,20世紀50年代初為破四舊,拆除廟宇,廢作他用。在20世紀60年代“文革”期間,有人炸掉了直徑一米多的大佛腦袋,唯佛身尚存。1997年初,當地抓住重慶直轄大力發展旅游資源的契機,組織人力重新修葺大佛,恢復了大佛的本來面目,并修復了寺廟的正殿,在佛像周圍遍植風景樹。現在,經過修葺重…[詳細]
金湖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金湖北老街北首,東部和北部環繞著風景秀麗的淮河入江水道,南臨繁華的建設路商業街,西部以縣政府大樓為依托,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史載:清朝乾隆年間,時年暴發洪水,從上游漂來木質大佛像一尊,停至現寺址東首三河邊的避風港內。當時境內善男信女就把這尊大佛暫時敬立在避風港灣禮拜,隨即十方信眾發心募化,萬人緣助,建寺造殿,迎請佛像,安位供奉,并稱為大佛殿。后傳僧人將大佛殿擴建并改名大佛寺。歷史上大佛寺占地近百畝,規模極其宏偉,晨鐘暮鼓,僧侶云集,名聞遐邇。大佛寺周邊有十八棵古槐,相傳乾隆下江南尋找親生父母時途經此地,受大佛寺高僧點悟,由此返回皇宮,再不提尋親之事。乾隆有感高僧點化,臨行親手在大佛寺…[詳細]
金華大佛寺
   浙江金華大佛寺,位于金華城區東北曹宅鄉之北2公里處,距城區20公里。南朝梁武帝大同6年(公元540年)僧(道瓊)止于山南,聞金石贊唄之音,緣巖而上,見大石佛一軀,高6丈,跌做儼然,因是建寺。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歷史。宋改名“石佛寺”。據光緒《金華縣志》記載,舊名“赤松巖寺”。  寺內曾有鐵羅漢五百一十八尊,系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鄧剛中曾祖克允與弟克明冶鐵鑄造,原存于羅漢寺,后改建“三學寺”,移其像于西巖石佛寺,明時尚存,后毀于兵燹。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僧佳有重建大士殿;道光二年(1822年),僧一輪再修。至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正月,又失之香火,前殿、中殿概成滅燼。…[詳細]
永川大佛寺
  永川大佛寺,又名黃瓜山大佛寺,位于重慶渝西重鎮永川區南郊,建于清初,盛于同治,衰于民國。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該寺占地20佘畝,依山而建,視野開闊,眺望遠山綿綿,近看丘陵起伏,夜觀萬家燈火;寺內花繁樹茂,四季如春,亭臺樓閣、回廊蜿蜒,既是佛教點,又是游人觀光休閑的一大盛地。“文革”中曾被破壞,時至1983年,永川落實國家宗教政策,恢復了大佛寺佛事活動。經多年修建,現已建成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彌勒殿、500羅漢堂以及辦公綜合大樓、養心閣、鐘鼓樓等,功能齊全,氣勢恢宏,晨鐘暮鼓,香火興旺。該寺的500羅漢堂內,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阿彌陀佛、藥師佛等500佛像姿態各異,氣勢壯觀。…[詳細]
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位于中寧縣石空鎮西北的雙龍山南麓。又名大佛寺,雙龍山古稱石空山,山東側石壁峭立,適於開窟造像。這里原有大佛洞、萬佛寺、百子觀音洞、靈光洞等,但如今除萬佛寺外,各窟均被流沙埋沒。石空寺原有大佛洞、臥佛洞、觀音洞、靈光洞、龍王洞等石窟,在石窟前的石壁下建有寺院,寺院中還置有各類塑神像。乾隆《中衛縣志》對石窟作過詳細的描述:“寺在半山,為兩院。東院山門內,重樓依山,樓下啟洞而入,中若著邃屋。……兩院梯上階而上,有真武閣、亦因山窟而室。轉西則新建佛殿巍然,內外各六楹。其前因山筑臺,憑欄遠眺,河流環抱,村堡錯落。”由于這里是格里騰大沙漠的南緣,風沙很大,加上晚清時期,社會--,農村調敝,寺院荒…[詳細]
凱拉尼亞皇家大佛寺
  凱拉尼亞皇家大佛寺位于斯里蘭卡重要城市凱拉尼亞,距離科倫坡僅7公里。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前,是斯里蘭卡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一。凱拉尼亞皇家大佛寺在科特時期(Kotte Era)曾一度繁榮,但它的大片土地在葡萄牙殖民統治時期被沒收充公。后來,在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又歸還了其大片領土并重新修建了這座寺廟。20世紀上半期,在海倫娜•威沃達納(Helena Wijewardana)的幫助下,這座寺廟又得到重新翻修。佛教信徒認為佛陀第三次以及最后一次來到斯里蘭卡的時候,曾到過凱拉尼亞皇家大佛寺,該寺也因此成為佛教圣地。摩訶文薩(Mahawansa)時期的文獻記載該寺曾有一個鑲滿寶石的王座…[詳細]
江津大佛寺摩巖造像
  時代:南宋至民國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區:重慶市江津區批次:第七批大佛寺摩巖造像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石門鎮石門社區涼亭組,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引人維修坐北向南,造像依崖而鑿,崖寬12米,高30米,一尊腳踏蓮花觀音造像,高14.8米,寬5.9米,厚5.2米,善跏趺坐,頭戴頭冠,胸飾纓絡,身著袈沙,全身貼金繪彩,頭部有一笑容可掬的羅漢,左有石瓷瓶,右有石執物,為高浮雕接近圓雕。一座寺廟,坐北向南,為三合院布局,完好,建于明代,同治維修。正殿:依崖而建,總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木石結構,七重飛檐歇山頂,翼角均施吻,中飾寶瓶,抬梁式梁架,七架椽屋四椽袱前乳袱牽后接石壁,用三柱,面闊三間17.6米,進深8…[詳細]
石門大佛寺摩崖
  石門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慶市江津市石門鎮白坪村(原涼亭村)。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正面面臨長江,背倚崖壁。大佛寺總建筑面積720平方米。東西各有一條石曲徑從崖上到河邊與寺院相連。大佛寺里面是三合院布局,左右為廂房,中間是正殿,依次分為送子殿、觀音殿、雷神殿,寺內石刻造像是一尊通高13.5米的觀音造像。正殿為七重檐山式頂,琉璃瓦鋪頂,正中飾寶瓶,翼角均裝飾有鴟吻,抬梁式梁架。左右廂房為石木結構,硬山式頂,小青瓦鋪頂,穿斗式梁架,六柱四穿。整個山門依山崖而建,結構嚴謹,雄偉壯觀。石門大佛寺建筑為七重檐山木結構建筑,是中國清代典型的高層建筑。腳踏蓮花觀音造像,坐北向南,通高13.5米,肩寬5.…[詳細]
平遠大佛寺
  大佛寺座落在平遠縣大柘鎮鳳池村,距縣城2公里,位于世界第一天然大佛身旁。大佛寺采用唐代寺廟建筑風格,依山而造,規劃總用地面積6677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495平方米。全寺殿堂飛檐斗拱,金碧輝煌。一殿高于一殿逐級高升,氣勢磅礴。所有殿堂樓閣均以長廊連接,只要一進入寺門,晴天不曬太陽,雨天不走濕路,便可到達寺內任何一處,可見建造者的獨具匠心。大雄寶殿氣勢雄偉,高22米,建筑面積1960平方米,由48級臺階、66根柱組成,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四個字由著名的佛教領袖、杰 出的書法家趙樸初親筆所書,大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尊貼金大佛,每尊佛像高8.8米,里面還供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亚洲日本337视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