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城隍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城隍廟篇

禮賢城隍廟
  禮賢城隍廟位于浙江省江山市淤頭鎮上街。南宋末年始建,現存建筑是清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有門樓、門廳、穿堂、寢堂,左右偏院、天井等(原有戲臺和萃賢亭已毀)。據說廟宇差點被毀于日本侵占中國時期,當年日本人將木柴堆砌于廟前以起火焚燒廟宇;當年的廟主趁著日本人離開后將火撲滅而得以將廟宇保留于今。城隍廟現由廟管委管理。據史料記載,原城隍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失火被焚,經各方籌資,于清光緒年間重建。廟前原設有戲臺,右前方建有“萃賢亭”,現僅存城隍廟。城隍廟坐東朝西,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對稱三組馬頭墻。總體布局為二進五開間,四天井,一過廳,二廂房。正門設有三重飛檐挑角門樓,之…[詳細]
武功城隍廟
  武功城隍廟又稱都城隍府,城隍作為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位于陜西咸陽市城西47公里處。坐落在關中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武功鎮東街中段。西輔稷山,南臨漆水。2013年5月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功城隍廟始建于北周,以后唐宋各代均有修葺。重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嘉慶、道光年間重修。結構獨具明代建筑風格,是一組集歷史、人物、文化、風水、傳說完整的古建筑群體。其坐北朝南,附陰抱陽。有灰瓦頂獻殿、浮雕琉璃歇山頂正殿和歇斯底里山頂寢殿。占地面積57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56平方米。原有建筑頗多,經修繕,恢復門…[詳細]
三饒城隍廟
  三饒城隍廟位于三饒鎮中華路,是饒平最大的城隍廟。城隍作為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三饒城隍廟規模之大,可以用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來形容。朱元璋為了加強神權的統治,各級官員赴任時都要向城隍宣誓就職。城隍廟規模不小于府縣衙門。城隍廟宇之大、品級和某些建筑規格之高,都為潮汕地區古建筑所罕見的。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饒平縣城明成化十三年(1477),兩廣都御史朱英奉朝廷之命,析海陽縣之元歌、信寧等八都建置饒平縣。朱英觀察后定下饒堡(今三饒鎮)為縣治。著手建筑衙署及各有關辦公場所。在筑防護…[詳細]
馬巷城隍廟
  馬巷城隍廟馬巷城隍廟位于同安區馬巷鎮同安第二中學南側100米處。“城隍”本是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后來演變為神,“城隍爺”成了城市的保護神。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曾于洪武三年(1370)下詔天下府、州、縣都要建城隍廟,縣一級的城隍為“顯佑伯”。同安縣的城隍廟廢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馬巷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設“廳”,直屬泉州府。嘉慶十二年(1807年)遷此重建。建國后曾作同安第二中學學生宿舍,1989年由三胞捐資重修并塑神像。廟為二進磚木結構,面闊三間,寬10.75米,總進深24米。前進明間為九脊筒瓦頂穿斗式結構,五檁出前后檐,中梁下枋及枋下為石構件,飾有龍、鳳、牡丹等浮雕,兩內墻嵌砌鏤空麒麟等神獸…[詳細]
興城城隍廟
  遼寧境內保持最為完好、最為古老的明代建筑——興城古城城隍廟。建筑風格獨特的興城古城城隍廟始建于明代正統七年間,已經有近六百年的歷史,明朝嘉靖和清朝康熙、嘉慶、同治和光緒年間都曾經進行過大規模維修,是遼寧如今保持最完整的城隍廟。保護范圍:圍墻內及圍墻外墻基外,東15米,南10米,西5米,北2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興城古城墻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潞安府城隍廟
  潞安府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第五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長治市東街廟道巷13號府城隍廟建筑群是為祭祀城隍神而營建的,是全國現存已知的府城隍廟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處古建筑群。潞安府城隍廟創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嘉靖、萬歷及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均有擴建和重修。現存建筑中大殿和角殿為元代建筑,寢宮、戲樓、玄鑒樓等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城隍廟坐北朝南,一進三院,占地面積12229平方米,建筑面積5175.03平方米。前有神道,南北向中軸線長408米,由南往北依次有六龍壁、宏門、木牌樓、石牌樓、山門、重樓(玄鑒樓)、戲樓、獻亭、城隍殿、寢宮及各院東西…[詳細]
郾城城隍廟
  郾城區城隍廟位于郾城西街沙河之濱,南臨鎮河鐵牛,東望龍塔古篆,是依托郾城縣城隍廟舊址而規劃建筑的一處集燃香祭拜、祈求平安、觀光游覽、體驗休憩于一體的宗教旅游場所。現有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房屋25間,共占地面積900平方米,擁有5000平方米的大型停車場。廟內主體建筑群由南向北,布局結構合理,建筑均為琉璃瓦覆蓋,卷棚出廈,飛檐四出,造型精致,結構緊湊。整個建筑青磚金瓦,畫梁雕棟,既凝重端莊,又古樸典雅。城隍廟共設有四殿:主體建筑為城隍爺殿,供奉城隍爺爺和城隍奶奶;兩側偏殿為三清殿、玉皇殿和忠義堂。其中三清殿供奉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玉清太上君;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忠義堂供奉武…[詳細]
安平城隍廟
  安平城隍廟位于臺灣臺南市安平區,昔日為水師官兵所祭祀的廟宇,現與安平觀音亭、安平天后宮同為安平地區三大公廟,也是臺南最著名的城隍廟之一。據《續修臺灣縣志》記載,安平城隍廟為水師協鎮沈廷耀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所建,而后協鎮丁朝雄(1785年)、守備陳景星(1801年)與游擊詹勝、守備陳廷梅和李文瀾(1804年)曾對廟宇進行修葺。而同治二年(1863年)時的整修得到當地漁戶、地方-與水師的響應,其姓名與捐款金額都留在三支梁簽上。廟宇最終于第二年修葺完成,并留下當時臺灣水師中協副總府游紹芳所贈之“被靈夑理”的匾額。進入日治時期以后,安平城隍廟由官廟轉為安平六角頭的公廟,但當時香火并不盛。二次大…[詳細]
韓城城隍廟
  位于韓城金城區隍廟巷東段。占地面積1.75萬平方米,座北向南1957年公布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始建于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明萬歷年、清康熙年間重修。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軸線上,有扶化坊、威明門、廣薦殿、德馨殿、靈佑殿和含光殿。偏后兩側設有道院,配列建筑有“一亭”、“兩廡”、“四樓”、“四門”、“四坊”。整個建筑雄偉壯觀,主次分明,渾然一體。廟門外有九龍琉璃影壁,磚雕仿木構式,璧面各嵌七幅琉璃浮雕,上刻“明萬歷四十四年南社創建”和“清道光元年八月北五社五常會重建”。廣薦殿和含光殿(寢殿),為懸山頂式,面闊5間,德馨殿(獻殿)和靈佑殿(正殿)為單檐歇山頂式。屋頂琉璃瓦筒,脊有吻獸。廣…[詳細]
魚河城隍廟
  魚河城隍廟位于榆林南35公里魚河北城永昶門東側,據資料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建成了魚河堡城隍廟,神庭殿宇,展潤絢麗,雕龍刻鳳,飛檐走拱,其行舒耀,其勢巍峨,雄偉壯觀。又傳康熙十二年(1674),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的康熙皇帝行至魚河南灣沙頭,路遇強盜,是魚河城隍及時相救,使康熙免于劫難,為表彰城隍救駕之功,康熙賜魚河城隍半朝鑾駕、龍虎月牙旗,正殿五脊六獸陽陽和瓦及紅頭傘蓋,封城隍為“府城隍”、“靈應侯”。作為延綏三十六堡中的一座普通軍堡,魚河堡城中的城隍卻位居府城隍,這背后有著怎樣的原因呢?據史料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登基稱帝,將家鄉米脂縣的城隍封為京城隍,又將魚河堡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麻豆AV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