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城篇

濰坊城隍廟
  城隍廟位于濰城區城關街道城隍廟街北側。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祝茂、縣丞張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縣鄭板橋又倡捐大修,并于廟前添建戲樓一座。廟設正殿、寢宮、兩穿(側)廊、兩廡、過廳等。正殿內有城隍爺泥塑,懸鄭板橋書“惟德是輔”大匾。正殿后是寢宮,有城隍爺木雕像,廂房內塑城隍奶奶臥像。正殿前為過廳和甬道,另有東西兩穿廊及兩廡,兩廡內有傳說中的十殿閻羅王等塑像。院內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煙行經記》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廟》碑,碑文皆為鄭板橋書。城隍廟門前,東西各有中軍亭(樓),亭外跨街有兩座木牌坊(又稱牌樓),上…[詳細]
十二連城城址
  十二連城城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俗稱十二連城。民間傳說,此城為北宋時期楊家將佘太君率十二寡婦征西所筑,但據《元和郡縣》記載,十二連城原為隋唐勝州榆林城,始建于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當時該城地處戰略要點,可北憑黃河天險,控蒙古草原,南臨中原大地,進退兩易。十二連城現存的城墻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厚約18~20厘米的夯層,說明這些城完全是由人工夯筑而成的。同時在夯層中,還發現直徑10厘米左右的棒夯或捆扎棒夯的夯窩。在城墻的表層和墻體附近,曾出土過青銅戈、劍、箭簇等兵器文物,墻體深層內涵,沒有發現秦漢及其以后的遺存物。因此可以斷定十二連城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工修建的。以“十二…[詳細]
海豐城隍廟
  海豐縣,歷史悠久,以文物豐富而聞名于世,縣城的城隍祖廟是其中之一。“0”城隍廟遭受嚴重破壞面目全非。經近幾年來的重建修茸,如今煥然一新。海豐置縣于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縣之城池的興建曾數易其址。海豐最先的縣城是在城東的一里,土城,元至正末年廢。其次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陳規任知縣,在城北(今彭湃醫院)筑建城池,縱橫各40丈。24年后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官任千戶所的馬貼木,奉都指揮花茂之命,重建新城。城高2丈,周圍396丈,雉堞781處,辟4門,上有敵樓;城外環以池,深寬各1丈。辟4門,就是整座城興建四大城門。城隍祖廟立于西門,謂一切皇旨、政令、旌表,俱由此門傳入,又曰…[詳細]
滑國故城
  滑國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陽城東南43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滑城河村附近臺地上。原為春秋時滑國都城,后被秦所滅。根據考古調查和發掘報告,可知滑國故城附近是一片平地,東北和東南環山,平地向西北擴展與洛陽盆地相連接。平地兩側有滑城河與府店北河,兩河之間為一長靴形的臺地,故城即坐落在這塊南北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0.5~1.5公里的靴形臺地上。它三面環繞深壑,天然半島似的地形,易守難攻,是古代小國理想的建都之地。該城地勢南北長,東西窄,北部依地勢又向西北突出。城垣屈曲呈弧形,平面略作長靴形,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約1000米,中部約700米,南部約500米,總面積14萬平方米,斷斷續續的夯土城墻殘體時隱…[詳細]
吐呼瑪克故城遺址
  吐呼瑪克故城遺址契丹于公元907年建立遼國,這是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國,其人是蒙古人的一支,自稱契丹人。公元十一世紀契丹國0為東西兩大部,西遼汗國-向中亞遷徙。首領耶律大石號稱百萬大軍,舉部西遷擴疆辟土。契丹人吸收了中原文化,興起城廓之邦,契丹人到達天山北路開墾土地發展農業,奇臺一名就因契丹一詞轉化而成為“奇臺”,由于人名轉變為地名,吐虎瑪克古城就是西遼汗國的契丹人建造的城廓,根據考古調查,結合吐虎瑪克古城出土文物判斷,該城建于十一世紀后期,使用時間不長,而后契丹人遷至西亞草原。在哈薩克斯坦有一座遼代古城也叫“吐虎瑪克”,是契丹語“城市”的意思,哈薩克斯坦的“吐虎瑪克”建設成了西亞地區著名…[詳細]
虎嘯城
  虎嘯城位于廣安市前鋒區護安鎮,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高聳于渠江邊。虎嘯城獨特的歷史地位,離不開前鋒區另一座重要的山寨——小井鄉大良城。1235年,宋廷發動“三京之役”,結果被蒙軍打敗,從此,宋蒙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爭。在宋蒙交戰的最初十多年里,蒙古軍隊幾次進出四川,這迫使宋廷不得不設法加強四川地區的防務。大良城和虎嘯城是宋蒙兩軍分別在渠江岸邊創建的軍事堡壘,雙方圍繞這兩座山城開展了多次激烈爭奪。大良城始建于唐,兩軍交戰期間幾經易手,1261年南宋收復了大良城,使得蒙軍在這一區域的戰事一時陷入了被動局面。為此,忽必烈采納投降的宋將楊大淵的建議,決定仿照宋朝筑城之法構建山城。虎嘯山地形陡峭,渠江…[詳細]
阿爾勒城的古羅馬建筑
  阿爾勒是歐洲古代城市向中世紀文明過渡的一個范例。城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羅馬古跡,其中最早的競技場、古羅馬劇場和古羅馬地道(地下通道)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阿爾勒經歷了公元4世紀第二個黃金時代,君士坦丁浴場(the baths of Constantine)和阿利斯堪普斯墓地(the necropolis of Alyscamps)就是這一時期的見證。11至12世紀期間,阿爾勒再一次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具魅力的城市,城內的圣特羅菲姆教堂(Saint-Trophime)是普羅旺斯地區眾多的羅馬式古跡之一。阿爾勒作為世界遺產之列的一個小城,不但名勝古跡隨處可見,而且文化氣息非常濃厚。著名的法國詩人諾貝爾文…[詳細]
棗莊城頭鎮
  城頭鎮位于棗莊市山亭區西部,全鎮面積48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5.2萬人。豆制品加工是城頭的傳統主導產業,具有30多年的生產歷史,為我國膨化豆制品發源地之一,享有“中國豆制品第一鎮”和“中國豆制品之鄉”的美譽。城頭鎮主要依托國家AAA級月亮灣濕地旅游風景區、長巷省級旅游特色村和東、西城頭村土地進行規模特色種植,已建設月亮灣農家院、月亮灣休閑中心、龍潭休閑會館等大型農家樂項目7家,開展旅游觀光、農業生產、生態保護、農產品銷售、特色餐飲等經營服務。規劃建設智能溫室生態種植基地、瓜果采摘基地、苗木繁育基地、生態養殖基地和休閑旅游勝地,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生態經濟發展,創建國家級濕地公園。深入挖掘月…[詳細]
董家口長城
  董家口長城聳立在河北省撫寧縣駐操營鎮東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上,距秦皇島市區38公里,是明代軍事名將戚繼光上疏修筑的薊鎮長城的重要關塞之一,護衛“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關城的北翼要塞。董家口長城是在原北齊長城的基礎上重修的,修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初為二等邊墻,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戚繼光重修為一等邊墻。在突兀險要的山嶺上,筑有36個敵臺、28個戰臺、16個烽火臺,全長8.9公里,最高處海拔556米,還筑有3座城堡。原來除了城堡外,其余部分都保存得相當完好。這一帶長城依陡峭的花崗巖山脊而建,蜿蜒曲折,氣勢磅礴,縱深防御軍事設施完備,烽火煙墩遙相呼應,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了明長城…[詳細]
覺爾察城
  覺爾察城是清前六祖城之一。六祖城滿語稱為寧古塔,意為六處的意思。六祖是努爾哈赤曾祖福滿所生的六個兒子,長子為德世庫、次子劉闡、三子索長阿、四子即努力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五子包郎阿、六子寶實。六子俗稱六王,亦稱六祖,他們各立城寨,分居六處,形成了軍事拱衛上的倚角之勢,對抗外來的侵襲。覺爾察即是努力爾哈赤的大伯祖德世庫居住的城寨。按照當時女真人的習俗,兒子成年后必須與父親分居另過,福滿的長子德世庫當時就來到這稱作覺爾察的地方,建筑城寨。該城北臨蘇子河,東依陡峭的山崖,南對險峻的陡坡,西連山崗。山城可控制南、東、西三路交通要道。從遺址上看,工程規模浩大,可見當時大祖德世庫曾動用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付…[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二区婷婷 | 在线a天堂亚洲 | 亚洲欧美人与动人物在线 | 亚洲网不卡AV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