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城篇

郭峪古城
  郭峪古城位于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城堡依山傍水,城墻雄偉壯觀,城頭雉堞林立。城內豫樓高聳,古廟森嚴,官宅豪華,民居典雅,是中國鄉村獨具特色的古代建筑。占地面積17.9萬平方米,現存老獅院、小獅院、陳氏12宅、王家13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間,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式村落,F存古堡墻高12米,寬5米,長1400米,堞樓、城垛、城門、水門俱全,堡墻上開鑿有三層628眼藏兵洞,居住與防守功能兼而有之。城內古老的巷道以石條鋪就,曲徑通幽。巷道兩邊均聳立著兩層樓高的明代民宅。豫樓底層墻厚2米,設有石碾、石磨、水井等生活必備設施,通過石門暗洞,可進入兩條暗道分別通向城外。二層設有…[詳細]
恩江古城景區
  恩江古城址(含明代古城墻、東城門、明縣丞遺址、尚書府遺址)恩江古城址位于永豐縣恩江鎮老城區,東起天保村社區徐家村東面,西到葛溪河東岸,南至葛溪河流入恩江河入口處,北靠聶家村南面,呈東北--西南走向的葫蘆形狀,。南北直線距離長1050米,東西直線距離寬940米,總占地面積約55萬平方米。城址現存城墻由聶家村南面起,由西向東至徐家村東門,再沿恩江河岸向西南至葛溪河流入恩江河入口處,然后沿葛溪河由南向北至六一橋頭,總長2500余米。墻體兩邊磚抱砌,中間夯土,基寬5.0米,上部殘存均寬3.8米,北段、東北段殘存高3—4米,南面、東南面沿河段殘存高2—3米,西面1—2米。城墻整體形制和走勢保存基本完整![詳細]
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按照“大理特色,宋代特點,參照《清明上河園》,影視拍攝與旅游風光相結合”的原則修建。40集《天龍八部》電視系列片拍攝后,這里又接拍了《倩女幽魂》《福星高照》等電視片。看點:穿著古裝行古禮,在慈圣宮、鎮南王府、瑞福宮、南院大王付、靈鷲宮里走走,甚至有專業演員扎寨大理城內,泡在“洋人街”。全天候演繹歷史、再現電視劇中的精彩片斷。到圣慈宮和“宋城”市井街,還可以觀看到南詔宮廷樂舞及皮影戲、踩高蹺、拋繡球等民俗文藝展演。參加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等民族節日和賽馬、燈會等活動。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是我國西部最大的影視城,它背靠秀美的蒼山,東臨碧波萬頃的洱海,東距大理古城1.5公里,北距…[詳細]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游區
  漢末三國時期,魏、蜀、吳從他們自己立國圖強、建立霸業的政治目的出發,都想得到荊州這塊重要的戰略之地。曹操經多年征戰基本統一北方之后,即揮師南下取荊州;處于荊州下游的東吳孫氏政權,把荊州視為自己立國的屏障,早就兩眼緊盯著荊州;大半生顛沛流離、苦于沒有立足之所的劉備,更是將荊州看作0子,把它作為建立未來政權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圍繞荊州展開了激烈的爭戰,時而波瀾壯闊,驚心動魄,時而又偃旗息鼓,暗中爭斗。魏、蜀、吳荊州之爭,構成了三國歷史發展的主軸,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經驗。終三國之世,無論是三國鼎足局面的形成,還是魏、蜀、吳霸業的興衰,無不跟荊州的得失相關;而其中興衰成敗的歷程,也無不給后人以有…[詳細]
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又稱柳州城,在鄖西縣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鎮,為明代城址。據文獻資料和考古分析,此城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清嘉慶七年(1802年)重修,F城垣完整,城內建筑大部分為原貌。上津古城旅游風景區,地處鄂西北邊陲,與陜西省漫川鎮接壤,南臨江漢流域,北枕秦嶺山脈,古城座落于漢江支流金錢河下游東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稱,歷為交通、政治、文化、商貿、軍事之要地。地理坐標北緯32811、東徑110211,周長1236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城墻高約7米,呈梯形,為青磚砌成,設5個城門,高3米余,門內右側有蹬道至城樓。城外有護城河,寬35米,深6米。城中軸線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連接南北二…[詳細]
太平古城
  崇左城區太平鎮,位于江州區西南部,她位于左江中游,地跨左江南北岸。湘桂鐵路自東向西南穿過江南城區,左江從西南入境,往北而南迂環城中,再繞向東北面流去。古有“麗水四折,環其三面,其形若壺,故名壺城”之說。指三面被左江環繞,為一個右岸的牛軛狀河堤。元明以來,人們依山形就水勢從中營造了一個葫蘆城。它取寶葫蘆的靈氣,只有一條大路從葫蘆口進城,四座城門牌號臨江而開。葫蘆城之內人群聚居,財富聚集,經濟繁榮。清太平知府甘汝來作詩《閱壺關城》:“壺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麗江凡四折,如環抱其郭。東西南三面,阻江無他虞。城北兩江口,為陸為通衡!碧芥倸v史悠久,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閏六月置太平路![詳細]
孫臏旅游城
  孫臏旅游城坐落在鄄城縣東北20公里處的宋樓鄉境內,占地978畝。孫臏旅游城原有景點為億城寺、孫臏墓、羊左合葬墓、荊軻墓等。億城寺:孫臏晚年隱居孫花園(寺南0.5公里),齊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驛城一座。孫臏死后,葬于驛城前,并改驛城為“儀城”。魏晉時期佛教傳入鄄城,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在儀城舊城建寺,取“億”安靜之意名為“億城寺”。寺旁有春秋義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荊軻之墓,取其義士之意,故又名“義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該寺,據《重修億城寺碑記》載:該寺占地400畝,建有大佛殿、藏經閣、祖師殿、伽藍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萬余尊,僧眾千余…[詳細]
黎川古城
  黎川古城,是江西為數不多保存完整的古街之一,是中國江南古鎮的典型代表。它東起縣城磨市街頭,西至古城墻南門口,綿延1.8公里。區域面積0.4平方公里,住著6000余戶、約2.3萬居民。因為街道巷弄內,分布著百余幢明清時代建造的古宅,所以老街又被稱為“明清老街”。古城老街今天能夠蜚聲省內外,除了擁有依河傍山、“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濃郁的文化氣息。黎川古城景區成功創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意義不僅僅是擁有了一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稱號,更是黎川全域旅游新崛起的起點,同時也為今后的旅游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古城景區陸續引進了集雅齋、古床博物館、油畫…[詳細]
佗城景區
  佗城是嶺南最早設置的古縣龍川縣城,又是廣東省首批公布的十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原稱龍川城,后稱循州城。民國30年(1941年)為紀念龍川首任縣令趙佗,教育會通過改名為佗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南平百越,置龍川縣,趙佗為令,設縣治于今佗城。自秦代至民國,佗城都為龍川縣治所,同時又是五代南漢至明初循州(路)治所。佗城歷經2000余年滄桑,曾為粵東北部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古城初為土筑,方形,城東至老城街,城南至縣前街,城西至城東,城北至北角塘,城垣周長約800米。據原《龍川縣專》載:“宋熙寧年間(1068——1077)龍川遷至老龍(按老隆)”。民國28年(1939年)拆毀老城墻時,…[詳細]
柳城知青城
  知青城位于柳城縣大埔鎮洛崖村,地處融江河畔,是以知青文化為主題,融山水、古鎮風光于一體的知青文化創意園。知青城位于融江河畔,座落在依山傍水,風光迷人的柳城縣大埔鎮洛崖社區,距縣城5公里,距柳州市55公里,有209國道和宜柳高速相連接,交通十分便利。知青城是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發展起來的旅游景點,是一個以知青文化為主題,融山水、古鎮風光于一體的知青文化創意園,2010年成功創建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2011年成功創建全國AAA級旅游景區,目前,景區正在進一步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知青城規劃建設五個旅游功能區,主要分為:知青文化體驗區、登山觀光游覽區、融江游覽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产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抖音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欧美中文专区 | 亚洲а∨天堂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