洧川城隍廟位于洧川鎮城中心路北,據《洧川縣志》載:該廟建于明初,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重修,在明嘉靖和清順治年間又曾多次重修。廟內原有大殿五間,拜殿五間,東西廊房各二十五間,戲樓一座,寢殿六間,大門三間,大門外有明弘治年間石獅一對,整個城隍廟占地約15畝,解放前為洧川縣舊0所在地,已將原東西廊房改建為東西排房。解放后,洧川縣人民0設在這里。尉、洧合縣后,洧川縣撤銷,現在城隍廟為尉氏縣人民文化館洧川分館所使用。洧川城隍廟廟內現存大門三間,拜殿五間,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三丈,硬山頂花疊脊(原為琉璃脊剪邊)拜殿梁架結構獨特,殿中橫排四根內柱直達屋脊,由柱身平伸出四架橫梁,梁上立柱,架梁托檁,檐下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