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倫敦人昵稱為V&A,創立于185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裝飾藝術博物館,同時也是倫敦最生動和最具想象力的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全世界最多的裝飾藝術品與英國雕塑,豐富多樣化的典藏工藝品讓人目不暇給,17世紀至今的服飾潮流、彩色玻璃制品、中古寶藏等,帶給你的不是一般的藝術視覺享受。館內展示空間共分4層樓,底層有伊斯蘭、印度、中國、日、韓等多國歷史文物,這里還是除印度之外最大的印度藝術品收藏館,這種情況在中國和日本藏品的收藏數量上也是一樣;韓國文物年代則可追溯至公元300年。服裝展示區(Dress Collection)也相當有趣,…[詳細]
常熟市中醫藥博物館
  常熟中醫藥博物館于2008年11月建成,2009年2月起正式對外開放,由歷史館、名醫館、藥具館、中草藥館和書法館等八大部分組成。館內共有藏品500件左右,載錄常熟歷代名家100余位,以詳盡生動的歷史資料、文獻和豐富的展品,再現了常熟中醫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成為展示中醫藥獨特魅力的窗口。常熟,歷史文化名城,道啟東南,文開吳會,學道名邦,底蘊深厚。常熟中醫發源于遠古,成長于宋元,成熟于明清,發展于現代,近百年來,更是醫家名流輩出,醫論獨特,風格鮮明,令中醫這一民族瑰寶與常熟薈萃的人文水0融。中醫藥文化歷史館主要展示了常熟自遠古至近代不同歷史時期的中醫發展歷程,并列舉了以繆希雍為首的不同時代的典…[詳細]
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
  東方地質博物館位于嘉興南湖新區中國節能環保商貿城,國際中港城底層大廳和五樓,總面積12000平方米,是全國青少年科普知識教育基地,也是浙江省第一個綜合性大型地質博物館。博物館目前已是長三角地區展館面積最大、品種俱全、藏品最為精美的地質博物館,融集恐龍世界、化石天地、第二課堂、科普之旅于一體,以豐富的館藏和精心的設計位居中國同類博物館先進行列,建館規模為全國最大的地質博物館之一。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自開館以來,被國土資源部授為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唯一單位),被浙江省地質學會授權為“浙江省地質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等。博物館目前擁有恐龍廳、地球廳、巖石廳、礦物廳、化石廳、寶石廳、火山廳、浙江山水…[詳細]
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
  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2011年定名為“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座落于西安長安大學內。長安大學是西安開辦地質學科的6所高校之一,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的博士授予權。長安大學有著50多年的地質教育經歷和地學資源積淀,有著上千件礦物、巖石、礦床、地層古生物、構造、觀賞石等陳列標本,為地學博物館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在這樣的學術背景和教學需求下,建設地學博物館是順勢應時的重大舉措。1978年更名為“西安地質學院陳列館”,2000年更名為“長安大學恐龍博物館”,長安大學地學博物館不僅填補了陜西高校地學博物館之空白,成為地學學科專業建設的新亮點,而且成為本校一張亮麗的名片。…[詳細]
淥口博物館
  淥口博物館是楊得志故居主體文旅綜合開發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淥口區第一座博物館。淥口博物館建筑面積約3200平方米,設有楊得志上將生平業績陳列、淥口歷史文化、臨時展覽三個主體展廳。紅色基因與自然生態相得益彰,在弘揚紅色歷史文化,傳播革命精神,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等方面將發揮積極的作用。淥口歷史文化、臨時展覽兩個展廳仍在建設中,楊得志上將生平業績陳列展廳已對外開放,市民可前往免費參觀(需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另外,館內電子講解等設施正在完善中,屆時市民可通過掃碼聽語音講解。淥口博物館開放時間:10月1日-4月30日(秋冬季作息時間)9:00-17:00;5月1日-9月30日(夏季作息時間)9:…[詳細]
增城地質公園博物館
  廣州增城省級地質公園位于增城白水寨景區,內有距今1.5億年古老火山;有四代同堂地層;最為齊全燕山幕次;完備的巖石類型;地殼演化階段非常完美。而這些知識統統可以在博物館一網打盡,是街坊了解廣州這塊風水寶地的地質與生物進化史的好去處。2013年,廣州首個地質公園——廣州增城省級地質公園成立,填補了廣州作為世界城市沒有地質公園的空白。按照規劃,坐落于增城區派潭鎮的廣州增城地質公園面積116平方公里,由三個景區構成,包括白水寨景區、大豐門景區、牛牯嶂景區。但是由于面積大,野外地質科普設施匱乏,地質公園的眾多“寶貝”深藏山中無人知。廣州增城地質公園博物館建成對外開放后,除展示當地地質公園的地質演變史外,…[詳細]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館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報國寺西側小星胡同,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2008年底,該館已按照進度完成翻建和外裝修工程。2008年8月啟動籌備以來,籌備工作人員查閱了大量古籍資料,形成大約10萬字的基礎資料,并根據專家意見完成了《展陳大綱》手稿的4次修訂。與此同時,在全國各地空竹愛好者的大力支持下,空竹博物館已征集到空竹實物458件,其中單輪空竹59個,雙輪空竹64個,異型空竹345個,還收集了照片資料近400張,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鍍金證章、紀念郵票冊等。作為北京乃至全國范圍內第一座空竹主題博物館,該館將具有傳承民俗,貼近社區和非遺保護特色,一方面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詳細]
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
  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位于風光秀麗的鷺島之城,環抱于五緣灣,與著名的廈門游艇碼頭、廈門五緣灣音樂島遙遙相望。福建源古博物館是首家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廳( 《福建省文化廳關于核準成立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的批復》閩文物〔2011〕124號)批準成立的綜合性民辦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2萬平米,館內展示面積2000多平,收藏文物3000余件。中文名稱: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英文名稱:FuJian YuanGu History Museum地點:中國廈門五緣灣文化展覽苑B區B2座館長:陳斌成立時間:2011年2011年06月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共有8個成列室,展品均是陳斌先生個人收藏,主要展示紅山文化、齊家文化…[詳細]
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
  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始建于2003年,以蒙古文“汗”字(帝王之意)的造型,堪稱當代蒙古族典型建筑之一,是國內外唯一專題收藏、研究、展示蒙古族歷史文化的博物館,館內珍藏的成吉思汗以來的蒙古歷史文物和精美獨特的民族器物,為繼承和弘揚蒙古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地。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坐落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區,是以蒙古歷史文化為主題,以旅游景區為依托,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博物館,由內蒙古東聯旅游集團投資建設,2005年6月18日正式開館,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總投資5000多萬元,是內蒙古大型民族文化專題博物館之一。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由“走向世界的歷史偉人”、“親…[詳細]
旬邑唐家民俗博物館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位于咸陽旬邑縣城東北七公里處的唐家村,距211國道2公里,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旬邑唐家民俗博物館的前身是唐家地主莊園,原為私人宅院,修建于明末清初,現存有兩進三院和其它兩院房子,一百五十余間,園內還有三品鹽運使唐廷銓的陵墓和石牌坊,其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相結合,磚雕、木雕、石雕眾多,圖案精美、細膩。整個庭院屋頂脊臥獸飛,檐牙鳥啄,墻壁為水磨石磚,造型優美,門欄窗棱更是玲瓏剔透。唐家軼聞——唐家地主是清朝中晚期馳名朝野的“三水唐家(旬邑舊稱三水)”,至-唐景忠時正值清乾隆盛世,唐家亦在此時達到了興旺發達時期。其以農為本,以商興家,商號遍及國內十三省,自稱“匯兌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AV女优一区 | 亚洲欧美另类色妞网欧美吧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 亚洲VAV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色区 |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