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

大連大學博物館
  大連大學博物館坐落于遼東半島南端大黑山北麓的大連大學校園內,是東北首家由大學投資建立的綜合性博物館。先后被遼寧省教育廳、省教委、大連市科技局、宣傳部等部門批準為“遼寧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遼寧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大連市科普教育基地”、“大連市優秀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館2002年9月建成并開始試展, 2004年9月正式掛牌開館。2006年10月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11年,大連金州新區管理委員會又授予大連大學博物館“先進旅游景區”光榮稱號。博物館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 展覽面積近3760平方米, 根據學校的學科和專業分別設置了人文社會科學展廳、自然科學展廳、生命科學展廳、藝術…[詳細]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位于北京著名風景區香山之麓北京植物園內臥佛寺西側,周圍山巒起伏,植被茂密,百花盛開。館舍為中式仿古建平房,面積180平方米。該館始建于1993年7月,當時建國以來農業系統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學術會議——第33屆國際養蜂大會將在北京召開,為向世界各國與會者展示中國養蜂業的悠久歷史和發展成就,在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養蜂學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負責籌建了我國第一個蜜蜂博物館。中國蜜蜂博物館是一個憑藉社會力量以科研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為依托興辦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建館宗旨為:向廣大群眾宣傳普及蜜蜂科學知識和蜂產品保健知識,并建成青少年生物學科技教學基…[詳細]
蒙元文化博物館
  蒙元文化博物館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家民辦博物館,于1998年開始籌建。蒙元文化博物館位于呼和浩特金川開發區,占地面積132,000平方米。以整體搬遷的形式將呼和浩特舊城改造時拆除的明清建筑800多間移到館內,以反映三百多年前呼和浩特的城市舊貌。館內藏有蒙元時期印章、符牌、服裝、金銀器、石雕、陶瓷、繪畫、兵器等文物5,000余件,涵蓋了蒙元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科技等諸多領域。尤其是蒙元時期的納石失織金錦和各類絲、毛織品藏品豐富了我國館藏服裝紡織品的種類,填補了部分歷史時期服裝紡織品收藏的空白。蒙元時期無論是在世界史上還是在中國歷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國館藏文物中,蒙元時期…[詳細]
沈陽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
  沈陽理工大學是一所擁有光榮革命傳統、國防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具有武器類專業的高等院校。2006年11月,為充分發揮學校在兵工學科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彰顯兵工精神,滿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需要,學校對原裝備工程學院兵器陳列室進行了大規模的充實和建設。2007年5月沈陽理工大學兵器陳列館正式落成并對校內外開放,并于2008年3月,更名為沈陽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我國著名運載火箭專家、兩院院士謝光選先生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2009年4月,沈陽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先后被正式批準成為“沈陽市科普基地”和“遼寧省科普基地”,2009年12月,被中國科協命名成為“…[詳細]
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
  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筑形式頗有民族特色,中央塔樓采用侗族鼓樓重檐形式,東西塔樓采用苗族吊腳樓形式,以外觀來強調黔東南是“苗侗之鄉”。一樓鼓樓展示廳,陳列館在二樓和三樓,由“黔東南概貌館”、“少數民族風情館”、“少數民族服飾館”、“龍舟館”和“現代民間工藝美術館”等主題館組成。參觀須知1、免費參觀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30停止入場)。星期一為休息日(節假日順延)。2、外地游客及一般觀眾可憑有效-件直接領票參觀。原享受免費參觀的未成年人、7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現役軍人等社會群體優先領票。3、免費參觀券憑本人有效-件領取,每人限領一張,不得重復領取、代領。另據…[詳細]
作家博物館
    介 紹 都柏林被譽為作家之城,文學之城。如果你想發現,探尋或只是簡單的感覺一下都柏林濃郁的文學氣息,作家紀念館都將是你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家紀念館位于Parnell廣場上的一座重建過的喬治亞風格的大樓,所以它本身來說就是愛爾蘭的一個名勝。作家紀念館通過各類書籍,信件,肖像及個人物品把愛爾蘭古往今來三百多年的文化名人栩栩如生的展示在參觀者面前。憑借著你對愛爾蘭文學的任何了解,作家紀念館都會給你帶來一些驚喜。你知道王爾德(Oscar Wilde)在圣三一學院的時候曾經是一位很有前途的拳擊手么?你又知道貝克特(Samuel Beckett),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曾經在圣三一學院的板球賽…[詳細]
金壇博物館
   金壇建縣雖只有1400多年,但境內早有人類生活。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西崗三星村遺址,后經南京博物院和金壇市文管會6次聯合發掘,探明這一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已有5500年至6500年。三星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4000多件,其中有國內同期文物中最大的玉玦,有目前國內所見時代最早、最完整的鉞,考古成果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填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區域的空白。   金壇博物館館藏文物之豐,還得益于當代金壇籍銀行家和文物收藏家張律均。他平生酷愛文物,每見精品,不惜重金收購。1987年,張律均身患重病之際,毅然把自己精心收藏了半個多世紀的136件珍貴文物無償捐贈給家鄉金壇。經國家…[詳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的歷史悠久、館藏標本系統齊全。現館藏標本總量55000余件,其中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館名墻開展出4000余件。博物館的前身為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主要陳列展礦物、巖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質標本,始建于1952年。建館初期,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 清華大學 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地質系、唐山鐵道學院地質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洋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收-史,則己逾百年。其藏品乃是由幾代地質學者上個世紀在各種艱苦的野外環境下采集、積累起來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建館后,大多數新增標本為本校師生在科研、教學實習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標本,以及校…[詳細]
洛南縣博物館(文廟)
  洛南縣博物館位于洛南城關中甫街37號文廟院內,是依托文廟建筑群而建立的一座歷史類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洛南縣文物旅游局。洛南縣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是從洛南縣文化館分離出的一個新單位,前身為洛南縣文化館文物組,1984年4月依托文廟古建筑群成立洛南縣博物館。全館占地面積3115平方米。洛南縣博物館成立之初,接管原文化館所藏各類文物千余件,初步形成了館藏體系。同時,博物館對全縣各地分東、西、北三路展開了廣泛的調查與重點征集工作,征集文物2000余件。洛南縣博物館藏品門類廣泛,涵蓋化石、石器、銅器、鐵器、陶器、古錢幣、古字畫、古籍版本、革命文物、雜品十大類別。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總數4455件。其中…[詳細]
中國版畫博物館
  中國版畫博物館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6萬平方米。博物館分為A、B兩區,A區公共空間設有展廳、畫廊、藝術書吧、手藝工作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研究中心等,B區工作區設有綜合辦公室、學術交流部、展覽部、典藏研究部、公共教育推廣部等部門,將是版畫藝術的鑒賞及藝術惠民的窗口。中國版畫博物館是中國·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重要的學術項目和整體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版畫基地發展的學術保障,是版畫藝術的專項博物館,并將努力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版畫學術中心。中國版畫博物館能為藝術家提供更規范、更專業的展示場地與服務,同時對接版畫基地入駐藝術家的作品收藏、研究工作。中國版畫博物館的建成將彌補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香蕉色老大 | 亚洲人在线视频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肉丝少妇被日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