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

金源歷史博物館
  金源歷史博物館位于阿城市,前身是阿城縣博物館。該館建筑風格采用金代和現代相融合的形式,造型奇特,外觀新穎,門前建有刀槍架,主樓仿建金代的中軍大帳,帳前是星月旗幟,迎風飄揚,氣勢壯觀。該館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一處集中收藏和展覽金代文物的博物館,F館藏金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達19件。金源歷史博物館占地五萬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地下四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包括序言廳,金上京發展歷程展廳、經濟文化展廳、金源文化藝術展廳和金代銅鏡專題展廳。整個文物陳列設計體現了精品意識,融金源文化研究成果與金源文化發現于一爐再現了金源文化的輝煌。陳列展覽具有四方面特色:一、陳列主題與館舍建…[詳細]
桂林博物館
  桂林博物館為全國百家重點博物館之一,位于風景秀麗的西山公園旁。藏品中以明青花瓷梅瓶為最,其品種數量或文物價值居全國之首。占地一萬平方米,造型典雅,依山傍水,館內藏品豐富,有《桂林歷史文物陳列》,以豐富的文物展示桂林三萬多年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廣西少數民族民俗文物陳列》,展示廣西民族的社會生產、文化-方面的千余件民俗文物;《國際友人禮品陳列》,薈萃各國文化精華,凝聚了國際友人對桂林人民誠摯的感情;《靖江藩王瑰寶——桂林出土明代梅瓶展》,展示明代靖江藩王陵墓出土青花梅瓶。這些都折射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另外,臨時展廳經常舉辦美術或其他內容展覽。交通:位于桂林市西山路4…[詳細]
南開大學博物館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是由原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擴建而成。博物館學專業成立于1980年,在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八十年代,南開大學面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逐步建立起一系列應用文科專業。為了適應迅速發展的文博事業對于人才的需要,歷史系成立了博物館學專業教研室,并于成立當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起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正式成立,設博物館學、文物與考古學、藝術史三個教研室和中國博物館學研究中心,并擁有一個文物標本室、文博實驗室和南開大學博物館,F在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可招收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本科生,博物館學、物質文化史、古文字與古器物學…[詳細]
贛州市博物館
  贛州市博物館成立于1960年,1999年撤地設市,贛州地區博物館與贛州市博物館合并成立新的市級贛州市博物館。2006年4月,成立贛州市文物管理局,與贛州市博物館、贛南客家博物館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為贛州市文廣新局下屬副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贛州市博物館館藏古代文物和自然標本兩萬余件,藏品中以古代瓷器、字畫以及客家民俗文物見長。贛州市博物館自成立以來,館址一直位于八境臺、文廟、郁孤臺等文物景點內。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2009年9月,贛州市博物館于興國路15號建成新館對外開放。設有“客家搖籃—贛州歷史與文化”和“永遠的榮光—贛州人民革命史”兩個基本陳列。為促進贛州市博物館達標升級、創建全國一…[詳細]
周莊博物館(朱宅)
  周莊博物館原為清末民國初期一朱姓人家住宅,解放后為鎮政府辦公之處,90年代中期修繕,整理后作為景點開放。建筑面積一千多平方米。館內主要展示了民間的生活用具、農具等,還有當地出土的一些中國有名的黑皮陶器。進門第二進,靠右邊是一些生活用具,可看到竹籃、果筒、合盤(結婚必備用品)。還有這個看似凳子的物件,實際上是一個舊時的榨床,邊上放著這個稱為“立桶”的用具,實為古時小孩站的,相當于現代的學步車。靠左邊是當時農村里一些常用農具,有扇谷的風車,有一些鋤草的工具,還有量米的量具,耕田的犁之類。這些東西雖然在現代人眼里看似簡單,不過以前人們生活、耕作都離不開的必備品。進入第三進,首先看到的是一塊匾額“太史…[詳細]
鶴壁市博物館
  鶴壁市博物館創建于1976年3月20日,新館于2004年遷到淇濱區湘江路12號,是一座集陳列展覽、收藏保管、科學研究、社會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型博物館。建筑面積184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9000平方米,于2005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并于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館藏文物總數有5萬余件,分別有瓷器、陶器、鐵器、銅器、玉器、錢幣、字畫、化石、銅鏡、石器、銀器、蚌貝、木器等13類。博物館二樓為《鶴壁好人館》,該展覽于2017年5月開館,面積約2770平方米,共收錄模范好人126名,其中,榮獲國家級榮譽42人,省級榮譽36人,市級榮譽48人,本館以聚焦身邊感動、傳遞道德光芒為主線,…[詳細]
廈門博物館
  導游:在廈門市區內任何一個居高的地方,都可見到鼓浪嶼兩個突出的標志:屹立鷺江第一峰的日光巖和雄視廈鼓海峽的八卦樓。八卦樓的原主人林鶴壽,是菽莊花園原主人林爾嘉的堂兄弟,該樓始建于1907年,現已作為廈門博物館。因該樓圓圓的紅頂樓蓋獨具特色,有八卦形狀,被人們稱為“八卦樓”。廈門博物館分五個陳列室,即“廈門歷史”、“友好往來”、“館藏瓷玉”、“體育明星”和“專題陳列”,展品一千多件;“廈門歷史”:從盛唐時期到鴉片戰爭分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部分,簡介廈門歷史變化及重大事件。“友好往來”:主要展出六個友好城市,即英國的加的夫、日本的佐世保、美國巴爾的摩、菲律賓宿務、新西蘭惠靈頓、馬來西亞檳島以及39…[詳細]
三門峽博物館
  三門峽市博物館座落在市區西部陜州風景區內,位于寶輪寺塔北側,是在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捐資200萬元的基礎上,于1989年11月建成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總的建筑風格是: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古樸莊重,秀麗典雅。該館主要收藏三門峽地區出土的歷史文物和自然資源標本,向世人展示三門峽自古至今燦爛的文化遺產和豐富資源。同時還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活動,反映三門峽市的建設成就、豫西地區古樸、淳厚的民風民俗以及從大禹治水到現代治理黃河、開發黃河、利用黃河的歷史概貌。…[詳細]
三亞自然博物館
  三亞自然博物館座落與國家5A級旅游區——三亞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內,2007年9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承接設計,博物館采用高科技聲、光、電技術,再現了1.4億年前的世界,其設計達到一流博物館的水準。三亞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觀賞、展覽、征集、科技和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風格和施工達到國際一流標準。三亞自然博物館是海南省唯一的自然博物館,館藏品包括被聯合國科教文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遼西熱河古生物化石;貴州關嶺、河南西峽、山東山旺動物群、寧夏同心生物群、內蒙、甘肅等全國各地珍貴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海南當地獨有的動植物標本,亦有被譽為“東方神木”價值…[詳細]
遼寧中醫藥大學博物館
  遼寧中醫藥大學博物館坐落于遼寧中醫藥大學校園內,位于沈陽市城區北部,毗鄰北陵公園。博物館建筑面積約4200余平方米,展示了中國傳統中醫藥學幾千年發展的軌跡和成就。場館介紹遼寧中醫藥大學博物館由醫史館、人體生命館 、中藥標本館、醫史教育博物館和校史館組成。建筑面積約4200余平方米 。醫史館該館始建于1962年,后因學校發展需要,于1984年和2008年進行了兩次復建。目前新館總面積近600平方米,館藏文物400余件,通過文物、景觀、繪畫、圖表、照片和文獻資料展現中華醫藥的精髓,展品并突出遼寧省地方特色。該館不僅為情景教學、實踐教學提供了場所,還專門設有體驗區,利用仿制古代醫學器物,如針灸、拔火…[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日本人妖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