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報恩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報恩寺篇

平武報恩寺
  報恩寺位于四川省平武縣城內,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1956年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為“敕修報恩寺”,始建于明正統五年,完工于天順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歷史。報恩寺布局結構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稱“深山王宮”。報恩寺坐西向東,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由東而西次第升高。山門、金水橋、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修建在一條300米長的中軸線上。經幢、狻猊、大悲殿、化嚴殿、碑亭長廊、斜廊、僧房左右對稱,布局嚴謹、雄偉壯觀。報恩寺一派宮殿設計,同時具有蛛網不結和高度的抗震技術,被中外專家稱為“明初罕見之遺構”、“獨具匠…[詳細]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大報恩寺碑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大報恩寺碑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南京中華門外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位于南京中華門外,北鄰外秦淮河,南接雨花臺,東至1865園區,西至雨花路,整個園區占地面積約200畝。大報恩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譽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寺廟遺址”,今天來到園區可探尋600年前的香水河、香水河橋、永樂碑、宣德碑、御道、明代水工設施、三大殿遺址、畫廊遺址、油庫遺址、義井以及燒制琉璃構件的官窯等,當年大報恩寺的“宮闕規制”一目了然。地址:南京市秦淮區雨花路1號類型:古跡寺廟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電話:025-520…[詳細]
溧陽報恩寺
  報恩寺為溧陽名寺。舊寺座落在溧城外黃家村,新寺座落在秀麗的天目湖畔。舊寺古色古香。新寺泰國式風格,四周林木參天,臨于煙波浩淼的天目湖北側。報恩寺點綴其間,給人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美妙感覺。新舊兩寺重建于1994年,新寺占地面積33350平方米。報恩寺歷史變遷:報恩寺之名,系取自《佛說心地觀經》和《大方便佛報恩經》中“報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禪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梁武帝蕭衍天監(公元502年-519年)年間。原址在溧城西北50華里處,在今上興、上沛鎮一帶。報恩寺的建立正值佛教鼎盛時期。南朝宋、齊、梁、陳各代皇帝都篤信佛教,佛教幾乎成了“國教”。梁武帝信佛教,曾4次舍身于建康(今南京市)城…[詳細]
皇閣報恩寺
  皇閣報恩寺皇閣寺,又稱皇閣報恩寺,位于隴川縣戶撒鄉政府北角的金鳳山上,海拔1470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約公元1387年前后),它是由上下兩奘組成。上奘稱皇閣寺,下奘稱報恩寺,歷來俗稱皇閣寺。皇閣寺和報恩寺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寺廟,上奘皇閣寺塑著玉皇大帝及諸神像,故稱皇閣寺,為道教;下奘報恩寺塑佛、法、僧三寶及其它佛象,故稱報恩寺,為佛教寺。為什么信仰小乘佛教的阿昌族地區會保存著道教及大乘佛教的寺廟呢?下面就有一個關于皇閣寺的傳說故事。據人們傳說:在六百多年以前的明洪武年間,明將西平候沐英率兵入滇西進駐邊疆,調停封建領主之間的紛爭,當時行軍全靠腳走馬馱,全是羊腸小道,沿途又遇險山惡水,行軍碰到很…[詳細]
吳江報恩寺
  報恩禪寺坐落于柳字圩,位于屯村社區及西側,據寺內碑文(碑1959年被毀)和清順治《屯村志》記載:始建于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唐大中二年(848年)一名為顧文通的王裔為報恩舍宅再建,占地120畝。整個禪寺由山門、石佛大殿和觀音殿三部分組成,是江南五大古剎名寺(即金山寺、天寧寺、白鵲寺、靈隱寺、報恩寺)之一。寺院“廟田”唐至明前期有三千余畝,或和尚自種,或租給當地農民耕種。寺西建有小屋和打谷場,有條小河,稱“和尚浜”,建有歇船的船坊。東邊有座古橋,名為報恩橋。寺設有東西兩庵,西庵稱“洗心堂”,坐落在鎮西義危圩,因圩有石塔一座,故稱石塔圩;東庵稱“濟渡堂”,坐落在夫字圩(鎮東南),故稱和…[詳細]
蘭州報恩寺
  甘肅是我國佛教的發祥地之一,是絲路文化的中心。自佛法東來,到玄奘西行,都在隴原大地上留下了歷史的足跡。由于這些殊勝的因緣,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在甘肅有著特殊的影響。無論是被稱為世界文化藝術寶藏的敦煌石窟,還是著名的天水麥積山石窟,都是佛教曾經在甘肅的輝煌見證。報恩寺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沙井驛,背倚鳳凰山,面向黃河。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歷代祖師,-安僧,度眾無數,然經世事變遷,歲月滄桑,惜毀于文革。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古剎重興在即。1997年初,在蘭州佛教四眾弟子誠懇邀請下,普正法師慈悲應允,出任報恩寺住持,乃發悲心宏愿,矢志中興,在原…[詳細]
永豐報恩寺塔
  報恩寺塔位于永豐縣縣城西郊的恩江河畔。始建于1369年,在永豐縣內流量很高。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為全縣古塔之首。該塔為青磚結構,9級4面,塔頂為圓柱形鐵剎,塔體為正方形。底層每邊長6.45米,每層向上遞減,比例適度,造型優美;塔身通高29.285米。塔身東面二至七層,其余三面只有二三層券龕內原有紅石雕像和供奉物,文革-期間被毀。1959年列入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省文化廳撥款進行了維修。…[詳細]
儀隴報恩寺
  位于儀隴縣觀紫鎮楊柳村的報恩寺,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整個建筑布局精妙,風格古樸,檐下斗拱造型精美,做工精巧,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在報恩寺,宋朝狀元李協恭留下了“中狀元、報母恩”的故事,在當地傳為美談。報恩寺占地810平方米,建筑面積666.2平方米。前殿建于清代,通面闊19米,通進深12.3米,穿斗結構,單檐懸山式屋頂,上覆小青瓦,通高6米,檐高3.5米。登五級石階,就來到后殿。后殿建于明代,面闊3間19米,進深15.6米,抬梁穿斗結構,單檐懸山頂,上覆小青瓦,檐高3.3米,通高7.25米。記者看到,后殿前檐下,施五鋪作斗拱8朵,為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其中柱頭鋪作4朵,…[詳細]
同安報恩寺
  報恩寺坐落在廈門同安區西北約七公里,汀溪鎮褒美村西南方的南洋寨山下,報恩寺是座千年古剎“南洋院”的延續,因寺內供奉三世佛,又稱佛祖崙,寺院座西北朝東南,兩邊群山伸延,前方有水庫倒映,整個山脈就像一把大交椅,大殿就坐落在交椅之上,景象十分獨特、優美、善男信女無不贊不絕口。寺院始建于唐朝,報恩寺原名“南洋院”是同安三間半院之一,康熙年間修繕過一次。民國末期尚有臺灣同胞過海到南洋院請香火朝拜的記載。明朝期間有位書生姓葉名成章在南洋院讀書,在此許愿若能金榜題名重修廟宇。葉成章如愿科舉的中,捐資重修,并將“南洋院”改名南洋報恩寺。報恩寺全盛之時,寶剎梵宇,峻集云表,實惟爽塏棲心之所,弘化一方,教化千百,…[詳細]
報恩寺橋
  報恩寺橋報恩寺橋,現在看著平淡無奇,歷史上卻是滇西到滇南古驛道的必經之路。以前這附近有個紀念林則徐的報恩寺。報恩寺橋的傳說:相傳在三百多年前,彌渡太花鄉西河畔住著一戶人家,老倆口勤勞善良,小女兒乖巧聰慧,靠著披星戴月地辛勤耕耘和挑頂燈織繡,漸漸地家境越來越好,并且有了些積蓄。一天老人把多年來辛辛苦苦積攢的銀元寶用紅綢帶兩個一合捆了八合,放在箱子里裝好,藏在一個比較安全、秘密的地方,放心地睡覺去了。晚上,老人做了一個夢,夢到八個長得白白凈凈、腰間系著紅綢帶的壯漢來告訴他,他們八個人要到巍山去了,說完就不見了。醒來,老人百思不解其意,那八個壯漢也素不相識。到了晚上,老人查看藏著銀子的箱子時,銀元寶…[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香蕉亚洲视频 |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 先锋天堂AV在线网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资源色偷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