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廣東100處重要紅色革命遺址旅游
廣東100處重要紅色革命遺址
[移動版]
21、
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舊址
[
廣東省
汕頭市
金平區
]
民國汕頭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舊址位于汕頭市外馬路。是一座五間三進祠堂建筑。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原為同慶善堂。光緒二十七年(1905年),臺灣愛國志士丘逢甲在此創立嶺東第一間新式學校嶺東同文學堂。民國以后,這里先后改辦嶺東甲種商業學校、汕頭商船學校。1926年2月1日,周恩來就任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設行政委員公署于此。潮梅各地是被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反動軍閥嚴重奴役的地區,為了重振…
[詳細]
22、
八一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總指揮部舊址
[
廣東省
汕頭市
金平區
]
南昌起義南下部隊指揮部舊址,位于汕頭市金平區民權路50號,始建于1926年,原為大埔會館。為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東向,每層面積423.7㎡,總面積1271㎡,各層四面有走廊相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后,主力部隊在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等同志的率領下向廣東進發;9月23日從三河壩進軍潮州城;24日解放汕頭市,在此處設立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總指揮部。南昌起義軍進入潮汕前后共七天,潮汕革命史上稱…
[詳細]
23、
汕頭桂園
[
廣東省
汕頭市
金平區
]
位于汕頭市金平區公園路的桂園,是一座見證了中國革命風云歲月的歷史建筑,多名重要歷史名人曾在此工作、居住。據《汕頭市志》記載:民國14年(1925年),國民革命軍東征軍入汕后,東征軍總指揮蔣介石曾駐于此樓,右路軍總司令許崇智、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同俄國顧問加倫趕到桂園,與蔣介石商議討伐楊希閔、劉震寰的重大軍事對策,這里也成為見證國民革命軍東征的一處重要歷史遺跡。桂園將成為市民和游客認識了解中國革命歷…
[詳細]
24、
鄧培故居(鄧培紀念館)
[
廣東省
佛山市
三水區
]
鄧培故居位于三水市西南鎮石湖洲村。是鄧培的出生地和童年住地。建于清同治年間,,二進院落式布局,硬山頂,面積110平方米。鄧培(1884—1927年),幼年喪父,家貧如洗,離鄉往天津當學徒,十七歲到京奉鐵路唐山制造廠做工。在李大釗、張太雷、于方舟等人的教育幫助下,投身唐山工人運動,于1921年初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同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鄧培任中共唐山地委書記。歷任京奉鐵路總工會會長、全國鐵路總…
[詳細]
25、
西海抗日烈士陵園
[
廣東省
佛山市
順德區
]
為紀念抗日戰爭“西海大捷”和抗日戰爭犧牲的革命烈士,順德縣人民政府于1952年決定在珠江縱隊廣游二支隊所在地建立西海抗日烈士陵園。1980年,縣政府撥款50萬元,擴建西海烈士陵園。擴建后的陵園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紀念碑、烈士墓、革命文物陳列館、接待室等。文物陳列館內陳列著圖片、文獻、實物300多件。1995年,為了把西海烈士陵園建成集陵園、教育等多功能的教育基地,市政府決定撥款修建…
[詳細]
26、
三譚革命事跡展覽館
[
廣東省
佛山市
高明區
]
“三譚”紀念館坐落在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滄江河畔、文昌塔側。是高明人民為緬懷中國革命史上杰出人物、明城籍的民主革命家譚平山、譚植棠和譚天度而興建的。展覽館于1997年籌備興建,1998年7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三譚”紀念館是一座仿古建筑,分兩層,它下面有回廊,廊柱鋪設精致瓷片,檐頂以玻璃瓦鑲嵌,外觀典雅大方。展館首層正中央擺放著譚平山、譚天度、譚植棠的半身玻璃鋼雕塑像,正氣凜然。左邊是接待室,…
[詳細]
27、
粵中縱隊紀念館
[
廣東省
佛山市
高明區
]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粵中地區人民革命武裝隊伍。其前身是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粵中區位于廣東省的中南部,背山臨海,毗鄰香港澳門,轄當時的新會、高明、高要(南部)、鶴山、臺山、赤溪、開平、恩平、陽江、陽春、新興、云浮、羅定、郁南等14個縣。面積大約27000平方公里,人口約468萬。粵中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大革命時期,這里較早建立中國共產黨地方支部,工農運動轟轟…
[詳細]
28、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
廣東省
韶關市
仁化縣
]
韶關市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位于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是2017年4月經中辦批復同意建立的,廣東省一個以紀念紅軍長征為主題的紀念館。 廣東是紅軍長征的第一站,韶關是紅軍長征途經廣東的主要地區。紅軍從初創時期到發展壯大,從長征時期到三年游擊戰,在韶關留下大量重要的紅色軍事文化歷史遺產。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一共分為五個部分18個單元,展覽以南昌起義軍余部、紅軍主力部隊特別是紅軍長征在粵北地區的活動為主線,以紅…
[詳細]
29、
中共廣東省委、中共粵北省委機關舊址
[
廣東省
韶關市
湞江區
]
中共廣東省委、中共粵北省委機關舊址分布于韶關市湞江區五里亭、始興縣沈所鎮八一村和南雄市瑤坑村,在中共南方局、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的先后領導下,舊址當時成為廣東人民抗日斗爭的指揮中樞。這是我省目前發現尚存的新中國成立前的省委舊址,是黨領導廣東人民革命斗爭的歷史見證,意義重大。當年的省委機關以辦學校、經商等工作為掩護,隱蔽在粵北地區開展抗日戰爭,并與國民黨-派發動的-高潮作斗爭。八一村和瑤坑村的人民群眾…
[詳細]
30、
水口戰役紀念公園
[
廣東省
韶關市
南雄市
]
水口戰役紀念公園位于南雄市水口鎮。水口戰役是紅軍入粵作戰歷時最久、殲敵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次戰役。1932年7月,紅軍在南雄水口地區,對國民黨粵軍發起了一場大規模戰役,堪稱中央蘇區時期紅軍戰史上,廣東境內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1931年9月,蔣介石準備對中央紅軍發起第四次“圍剿”,任命陳濟棠為國民黨贛粵閩湘鄂南路“剿匪”總司令。陳濟棠派余漢謀、陳章、張枚新率部進犯中央蘇區。中革軍委決定集中兵力回師贛南…
[詳細]
31、
《梅嶺三章》誕生地
[
廣東省
韶關市
南雄市
]
梅關古道所在的梅嶺,既是古戰場,也是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多次戰斗過的地方,陳毅元帥代領部隊在這一帶堅持了三年游擊戰,并在臨危之中寫下了壯志凌云的《梅嶺三章》,梅關古道被評為首批廣東紅色旅游示范基地。梅關古道被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南雄梅關歷來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史稱南雄“居五嶺之首,為江(西)、廣(東)之沖”、“南北咽喉,京華屏障”。南雄的縣名也與梅關有關…
[詳細]
32、
雙峰寨
[
廣東省
韶關市
仁化縣
]
雙峰寨,又名石塘寨,坐落在仁化縣城西19公里的石塘鎮,始建清光緒乙亥年(1899年),竣工于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李自勝籌金三萬,前后歷時12年建成,雙峰寨成長方形,石灰及青磚砌成,南北長73米,東西寬70米,有一個主樓和四個炮樓,其間有圍墻相連,圍墻高9米,厚1.3米,四個炮樓均為四層,高13米,主樓五層,高15.3米,圍墻四面均建有瓦面蓋頂的廊,寬1.2米,下層稱為半層,寬3.15米,走…
[詳細]
33、
湘南暴動軍事會議舊址(樂昌楊家寨)
[
廣東省
韶關市
樂昌市
]
湘南暴-動-軍事會議舊址(樂昌楊家寨)位于韶關樂昌市梅花鎮。1928年1月7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到達楊家寨,當晚召開軍事會議研究軍事行動,揭開湘南暴-動-序幕。1928年1月6日,朱德、陳毅率領八一南昌起義軍余部從樂昌長來渡過武江,沿王坪、大洞等山區向湘粵邊境的梅花大坪楊家寨挺進。起義軍于7日到達楊家寨并在該村宿營,司令部設在楊家寨賢官閣的文奎樓上。當晚,朱德、陳毅在楊家寨文奎樓召開了…
[詳細]
34、
犁市當鋪
[
廣東省
韶關市
湞江區
]
犁市當鋪位于犁市鎮犁市居委。1927年,朱德率領南昌起義部隊的一個團400多人,準備到廣州參加起義,途經韶關城郊時,得知廣州起義失敗,隨即帶兵轉移北上到達犁市,并以當時國民黨軍某團的名義,駐扎在犁市街西側李達財的當鋪。在犁市當鋪期間,朱德部隊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與當地農民群眾一道開展武裝斗爭,進行土地革命,同時還聯系北江的農民軍和廣州暴-動-后退往北江的隊伍,參加北江區域的農民暴-動-。1984年…
[詳細]
35、
工農革命獨立第四團團部舊址
[
廣東省
韶關市
仁化縣
]
工農革命獨立第四團團部舊址位于韶關市仁化縣董塘鎮鎮墟董勸書院。2019年4月19日,工農革命獨立第四團團部舊址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6、
阮嘯仙故居
[
廣東省
河源市
東源縣
]
阮嘯仙故居位于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1989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公布。阮嘯仙故居始建于清代時期,1996年首次修復,2004年底重新維修并完善護墻、排水、綠化等附屬設施,建筑結構屬三進院落式客家民居建筑巾地面積2000㎡,房屋建筑面積630㎡.其建筑設計具有濃郁的客家民居特色和風格,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阮嘯仙同志(1898-1935)早年…
[詳細]
37、
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
廣東省
河源市
龍川縣
]
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廣東省龍川縣回龍鎮的大塘肚村,一九二九年三月在此舊址成立“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領導邊區人民開展革命斗爭。舊址內,陳列了古柏同志銅像和《古柏同志講課場景圖》、“過好‘五關’”和執行“十條守則”兩塊石刻,懸掛了精心制作的《革命旗幟大塘紅》、《山歌唱紅“五興龍”》、《建章立制廉為公》、《蘇區干部好作風》、《中央關懷記心中》、《蘇區革命建奇功》和《蘇區精神世代頌》共計1…
[詳細]
38、
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
廣東省
河源市
紫金縣
]
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紫金縣蘇區鎮炮子村湖子倉。1927年12月,紫金縣蘇維埃政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八一”南昌起義部隊(紅二師)的大力幫助下成立,鐘一強任主席。這是第三次東江大暴-動-的勝利成果,是全國第一批蘇維埃政權之一。該舊址建于清代,原是黃布大地主黃振云的糧倉。人民公社化時,曾作為公社林場場址,進行了拆改,“文革-”期間遭嚴重破壞。1977年,由縣政府收回產權,進行維修復原,并公布為縣…
[詳細]
39、
河源烈士陵園
[
廣東省
河源市
源城區
]
河源阮嘯仙烈士陵園位于市區公園路中山廣場西側,1958年始建,是原河源縣人民政府為紀念阮嘯仙等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命名為“嘯仙烈士陵園”,源城區政府于1990年6月成立“嘯仙陵園管理所”為股級事業單位,定編6人。陵園原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后經兩次擴建,現占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園內建有阮嘯仙烈士紀念亭、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墓各一座,墓碑銘刻記載了377名河源籍革命先烈的芳名。1987年原河源縣…
[詳細]
40、
葉劍英故居
AAAA
[
廣東省
梅州市
梅縣區
]
葉劍英故居在梅縣雁洋鎮雁上村。建于清代,故居是泥磚砌筑的農舍,屬粵東地區客家圍屋。坐東朝西偏南。整座圍屋共有15間房屋,進故居左側后角邊兩間是-少年時的臥房。院內整潔清靜,遠處青山含黛,四野田園青翠,環境優美。1897年4月28日,葉劍英誕生在此,并度過童年。葉劍英元帥故居位于梅縣雁洋鎮雁上村,距梅州市區33公里,是一幢普通農舍,屬于典型的客家圍屋。故居室內陳設簡樸,有葉劍英當年用過的床板臺凳等-…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巡游足跡之2024仲冬(中南六省)
·
第八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新化縣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宜春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
常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無錫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杭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杭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曲靖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曲靖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曲靖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昆明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
色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更新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
日本午夜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