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第三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81、
水溝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鳳翔區
]
“水溝遺址”的城址位于寶雞市鳳翔縣糜桿橋鎮北水溝村與相家溝村之間的山梁之上,北依千山余脈,東臨紙坊河,依山傍水,北高南低,南北高差150米,最高處海拔1070米。整個遺址現有可證城址的南北城墻縱長1000米,東城墻長約1400多米,高6米至18米不等,整個城墻依山梁走勢而筑,呈不規則方形,面積達140萬平方米之宏偉。除此以外,這座宏偉的“水溝遺址”城墻還有多個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坐落于山梁之上,城墻…
[詳細]
82、
十二連城烽火臺遺址
[
陜西省
渭南市
潼關縣
]
十二連城,又名烽火臺,俗稱墩臺。位于禁溝西岸。北起禁溝與潼河交匯處,南至蒿岔峪口。烽火臺以土筑成,方梯形,底邊長10.5米,高7.6米,夯層9—14厘米。《潼關衛志·兵略》:“古設十二連城于禁溝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計三十里,而十二連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設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設火器、矢石,連絡呼應,疾若風雨,即有百萬之眾,豈能超越而飛渡耶?故守關而不守禁溝者,守猶弗守也!守禁溝而不建十二連城…
[詳細]
83、
崇寧宮遺址
[
陜西省
渭南市
臨渭區
]
崇寧宮遺址是戰國—秦時期遺址,位于渭南市臨渭區崇凝鎮靳尚村南200米處,尤河東岸,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約16萬平方米。尚存夯土臺基長約50米,殘高0.8—1.5米,夯層厚5—6厘米,夯窩徑6—8厘米,在田坎斷面暴露有排水管道及陶窯遺跡。采集有繩紋板瓦、筒瓦、云紋瓦當,幾何紋、龍紋空心磚、方形鋪地磚。1988年出土銅戈、銅鏃等兵器多件。一些學者據《水經注》“游水出石樓山,北流經步高宮東……出新豐…
[詳細]
84、
南沙遺址
[
陜西省
渭南市
華州區
]
南沙遺址位于華縣瓜坡鎮南沙村,1958年、1983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考古隊先后兩次在此發倔清理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更是新石器時代至商代遺址,對研究商代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史料。橋上橋位于華縣赤水鎮西赤水河上,由上下兩層相互對應的橋拱和橋面組成,下橋建于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年),上橋建于清宣宗道光年間(1832)年,是一座保護完好的古代雙重石橋,同時也…
[詳細]
85、
潼關
[
陜西省
渭南市
潼關縣
]
“雞鳴聞三省,關門扼九州”,這個重要的兵家之地正如杜甫所言是“艱難奮長就,千古用一夫”。位于陜西東部渭河下游、舊潼關縣港口鎮東南的黃河邊上,與崤函古道東口的函谷關遙遙相對,守衛著這條古道要津的西口。歷史上因其守望著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稱為桃林塞。潼關設于東漢末,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代南移數里,唐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今日潼關城舊址。唐置潼津縣,明設潼關衛,清為潼關縣,民國時襲之。因為潼…
[詳細]
86、
“大荔人”遺址
[
陜西省
渭南市
大荔縣
]
“大荔人”遺址1978年3月21日,陜西省水利局劉順堂在段家鄉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溝東崖洛河三級階地的礫石層(第三層)中,發現了一個較完整的古人頭骨化石。經國家古人類學者多方考證,確定其為早期智人中的較早類型,時代為中更新世末期,具體時間約在20萬年左右。是我國舊石器時代從猿人到古人過渡的一個代表,因發現在大荔境內,故命名其化石人為“大荔人”,具體發現地址為“大荔人”遺址,距縣城西北23公里!
[詳細]
87、
北劉遺址
[
陜西省
渭南市
臨渭區
]
北劉遺址在今渭南城南16公里處的河西鄉北劉村西南,面積約8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出土遺物豐富,其中有銅笄一件,是我國迄今所見最早的銅制品之一。1979年秋和1980年秋,西安半坡博物館和渭南文管會在此試掘,分東西兩區進行,相距約40米,東區開探溝一條,探方三個;西區開探方兩個。了掘面積238平方米。得到一批新石器時代早期偏晚的器物群和一組與仰韶文化地層疊壓關系的證據。北劉文化上層屬…
[詳細]
88、
西漢糧倉遺址
[
陜西省
渭南市
華陰市
]
華倉,又稱西漢糧倉,為西漢時的京師糧倉。其遺址在今華陰市東9公里處的磯峪鄉西泉店村南瓦渣梁上。倉所處的地理位置東臨潼關古渡,北望黃渭波濤,一面依山,三面崖,位置高敞,形勢險要,是古代一處難攻易守的地方。據省考古所研究資料考證,華倉的建筑年代當在西漢武帝時。那時,首都長安的陵邑各縣人口驟增,關中叫自古以來有“天府”的美譽,但所產的糧食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用。所以,西漢王朝不得不考慮從關東調運一批糧食供…
[詳細]
89、
橫陣遺址
[
陜西省
渭南市
華陰市
]
橫陣遺址在陜西省華陰市敷水鎮橫上村西。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經考古隊三次發掘,確認為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時期疊壓并存的古文化遺址。陶器遺址0土仰韶文化時期的各類陶器280件。其中有飲食器缽、碗、盆、盤、杯等;有汲水用具小口尖底瓶;有盛儲器陶罐等。這些器皿造型美觀,有的表面還描繪有彩色的幾何圖案,色彩和諧,古樸優美,充分顯示了仰韶文化時期彩陶的工藝特點。遺址0土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783件。有炊具鬲、…
[詳細]
90、
峪頭一號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隴縣
]
峪頭一號遺址位于隴縣東風鎮峪頭村東側, 千河南岸的二級臺地上,南依大山,遺址區地勢 平坦,現為耕地。遺址分布東西500米,南北400 米,面積達20萬平方米。遺址區西側斷崖上可見到1.2米厚的文化 層,還有一鍋底狀灰坑,徑約1.8米,深2米左 右。文化內涵豐富,有陶器、石器等。采集陶片 較多,可辨器形有鬲、瓦、甑、盆、簋、罐等, 并有石鏟等殘石器。陶器的陶質為泥質紅陶、泥 質灰陶、夾砂紅陶、夾砂灰…
[詳細]
91、
麥棗峪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隴縣
]
麥棗峪遺址位于渭河支流千河上游千惠渠岸邊,隴縣棱底下鄉麥棗峪村西北,東距隴縣城約5公里。遺址東西500米,南北150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遺址區內斷崖上可見約0.3米厚的文化層,并有不規則狀灰坑,最大的寬2米,深1.8米。文化內涵較為豐富,可辨器形有尖底瓶、缽、盆、罐、陶環等,并有石刀、石鏟等石器。陶器的陶質有泥質紅陶、泥質灰陶、泥質黑陶、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弦紋、錐刺紋附加堆紋等。該遺址以新石…
[詳細]
92、
永堯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永堯遺址 位于岐山縣蔡家坡鎮永堯村。遺址東西500米,南北400米,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米。遺址文化層堆積距地表1~2米,厚30~50厘米,灰坑多呈不規則狀,長1~2.5米。堆積中內涵比較豐富,出土遺物較多,主要有陶器?杀嫫餍斡欣、鬲、盆、缸等。其質料分為泥質和夾砂兩種:泥質陶可見到紅陶和褐陶,夾砂陶亦有紅陶和灰陶。其紋飾有素面、繩紋、籃紋、麻點紋等。該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的居住遺址,并…
[詳細]
93、
魏家河一號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魏家河一號遺址 位于岐山縣益店鎮魏家河村西北。遺址東西300米,南北1000米,面積約30萬平方米。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出土泥質陶器有紅陶、灰陶,夾砂陶有紅陶、灰陶。紋飾有繩紋、弦紋、籃紋、附加堆紋,并有弧形三角紋彩繪?杀嫫餍斡欣、盆、鬲、罐等。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1992年4月20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94、
丁童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丁童遺址 位于岐山縣青化鄉丁童村。遺址分布范圍東西600米,南北800米,面積約48萬平方米。遺址內涵十分豐富,出土的陶片陶質有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杀嫫餍斡屑獾灼、缸、罐、缽、鬲、豆等,紋飾有繩紋、線紋、弦紋、錐刺紋、雞冠狀附加堆紋等。該遺址主要是新石器仰韶文化遺址,并有少量的西周文化遺存。1992年4月20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95、
岐山孫家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孫家遺址時代:周至秦地址:岐山縣青化鄉后峪村孫家…
[詳細]
96、
岐陽一號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岐陽一號遺址 位于岐山縣祝家莊鄉岐陽村東南300米處東河西岸臺塬上。遺址東西500米,南北800米,面積40萬平方米。遺址內涵豐富,保存較好。出土的陶器陶質有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弦紋、戳刺紋、附加堆紋、籃紋,并有-。可辨器形有瓶、盆、缽、盤、甕、罐、灶等。該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存。1992年4月20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97、
岐山王家咀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王家咀遺址 位于岐山縣京當鄉南約3公里處的王家咀村及其周圍,面積約60萬平方米。遺址內含有大量陶片、獸骨、紅燒土、木炭等。陶器中的泥質陶有紅陶、灰陶,夾砂陶有紅陶、紅褐陶、灰陶、灰褐陶。紋飾有繩紋、線紋、附加堆紋、弦紋、方格紋等?杀嫫餍斡屑獾灼、缽、盆、鬲、罐、甕等。該遺址內涵豐富,包括劉家文化、鄭家坡文化、商文化等不同的文化類型。遺址內的仰韶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村東南三面環溝的臺地上,東西長20…
[詳細]
98、
岐山雙庵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這是半坡博物館考古隊于本世紀70年代發掘的一處龍山文化村落遺址,其上層大抵都有先周文化的疊壓或混存,并有墓葬、陶窯等,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其特點是:房屋建造呈圓形、長方形和居穴三種,均為半地穴式。從結構看,較普遍的是由內屋和外屋組成的套間,內外室均呈長方形,中間有過道.屋內均有灶坑、壁爐和窖穴。室內墻壁和地面都涂抹一層相當平整光滑的石灰面。墓葬均為單人俯身葬,有的缺頭,有的與獸骨混雜,有的在…
[詳細]
99、
趙家臺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岐山縣
]
時代:商、西周趙家臺遺址屬仰韶文化。趙家臺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東北9公里的孔頭溝(河)東岸的臺塬上,遺址位于村東,岐蒲公路從遺址北面穿過,F為土場,因長年取土之故,土場上留有大量的陶片、磚塊,斷崖上有陶窯、灰坑。面積2萬平方米,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文化層厚度0.5—1米,距地表l—1.5米,目前已清理面積3000余平方米,共發現西周時期大型陶窯兩座,其中1座陶窯占地面積60余平方米,另清理灰坑…
[詳細]
100、
鄧家堡遺址
[
陜西省
寶雞市
千陽縣
]
鄧家堡遺址位于南寨鎮鄧家塬村,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杭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杭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曲靖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曲靖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曲靖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昆明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迪慶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德宏州第五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德宏州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大理州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
紅河州第八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一批云浮市文物保護單位
·
蔡甸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偷拍中文久久无
|
欧美高清免费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