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平流賜福橋
  平流賜福橋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平流村寨基屯,年代為清。平流賜福橋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界首接龍橋
  界首接龍橋位于興安縣界首鎮界首村委界首村,年代為清。界首接龍橋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潮田鄉留村秦家祠堂及戲臺
  潮田鄉留村秦家祠堂建筑年代不詳,據祠里保存的石碑上記載: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重建祠堂;光緒32年(公元1906年)重建戲臺;1962年擴建看臺。戲臺前有七塊精美的木雕,每一塊木雕圖案既是代表一部戲劇。其中的笫二塊是薛仁貴救駕,笫三塊是綁子上殿,笫四塊是百壽圖,第六塊是秦瓊救駕,其他三塊出處不明。祠堂里的四根石立柱高近五米,直徑約30多厘米,石柱與木柱的石墩都雕刻得十分精美。潮田鄉留村秦家祠堂…[詳細]
大圩鎮毛村圣母宮
  圣母宮,為黃氏“祖廟”。毛村人認為自己是“邵武黃峭山家族”后裔,在圣母宮內供奉有峭山公及三位夫人(俗稱“三祖婆”)之像。乾隆三十三年春,黃姓族人商議籌備,將建于康熙年間的舊廟萱梵寺拆除,于乾隆三十五年在現址建起了規模更為宏大的祖廟“圣母宮”,并保留至今,其間曾是民國大圩區萬正鄉公所駐地和小學校址。到宣統二年的140多年里,圣母宮曾遭受過水災、蟻患等多種災害,黃氏先人先后三次對祖廟實施大規模維修。…[詳細]
梅溪公祠
  梅溪公祠位于全州縣紹水鎮三友村委梅塘村村中心,年代為清。梅溪公祠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熊村古建筑群
  熊村位于廣西桂林市大圩鎮的熊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熊村原來是湘桂古商道上的一個重要的貨物集散轉運站,曾經使用了六七百年的商道在明清達到鼎盛時期,由于后來開通了鐵路被廢棄,熊村也隨著古商道一同衰敗沒落,逐漸地被人慢慢淡忘。走進熊村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猶如江南水鄉似的小橋流水人家。村內有上百棟錯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曾經有湖南會館,江西會館。磨得發光的石板臺階或鵝卵石鋪成的的石路,…[詳細]
樂灣村古建筑群
  樂灣村古建筑群·清至民國樂灣村位于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縣城西南方,有陳、羅、鐘、詹、江、黃等幾姓,其中陳氏人口最多,村莊歷史約210多年。樂灣村村中有大量清末古建筑遺存,主要為地主大宅和氏族宗祠,以村西南的“大屋”為標志,高墻飛檐,青石大柱,鏤花壁畫,香堂正殿,頗具嶺南風格。2019年10月7日,樂灣村古建筑群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月嶺村古建筑群
  古民居位于灌陽縣城北面30公里的文市鎮月嶺村。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屬典型的汀南式民居,是目前廣西區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民宅群落。月嶺古民居三面環山,周圍主要景點有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孝義可風”石牌坊;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催官塔”;“百歲亭”;還有“將軍廟”、“古石寨”、“唐孔林墓”、“步月亭”和“文昌閣”等古建筑和“步月仙橋”、“步月巖”、“白駒巖”、“沙江晚渡”、“古井旋螺”、“上井石泉”、“…[詳細]
青箱村古建筑群
  青箱古村,位于廣西灌陽縣新街鎮,為中國傳統村落。該古村落民居​極具自身特色,以傳統桂北建筑、嶺南建筑及歐式建筑風格和諧相融。目前村中古祠堂、古街巷保存完整。古村落具有極高的古建筑、古民居研究價值。…[詳細]
洞井村古建筑群
  洞井村古民居位于洞井瑤族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緊臨洞大公路,距離鄉政府0.5公里。古民居屬于明清兩代的瑤族地方民宅建筑群,具有嶺南水鄉風格,距今已有680多年的歷史。古民居以唐姓居住為主,至今居住著瑤漢人家190戶600多人,其中瑤族89戶,明清古建筑老宅68座。我村瑤漢民族雜居和睦相處,瑤族民族風情淳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2012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傳統村落名錄》,2014年9月獲國家民委“中國少數民…[詳細]
楊溪村古建筑群
  楊溪村古建筑群位于恭城瑤族自治縣西嶺鎮楊溪村委楊溪村,年代為清。楊溪村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興安文氏宗祠
  興安文氏宗祠位于興安縣湘漓鎮普頭村委普頭村,年代為清。興安文氏宗祠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君子垌客家圍屋群
  君子垌客家圍屋群位于港南區木格鎮云垌村君子垌,該圍屋群的圍屋建筑最早建于清乾隆末年,大部分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圍屋群面積約有6平方公里,是廣西規模最大的一處客家圍屋群,分別由段心圍、濟昌城、茂華城、隆記城、祥合城、奎昌城、紫金城、火磚城、壽光城、茂隆城、元隆城、云龍圍、桅桿城、暢記城、達記城、同記城、盈記城、顯記城、谷坡城共19座(圍)城組成,單座面積在2500至4950平方米之…[詳細]
中渡鎮古建筑群
  中渡鎮古建筑群位于鹿寨縣中渡鎮境內,年代為清。中渡鎮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六塘湖南會館
  六塘湖南會館位于桂林市臨桂區六塘鎮羊明街18號,年代為清。六塘湖南會館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唐景崧故居
  唐景崧故居該故居位于新街鎮江口村,距鄉政府駐地約1公里,為灌陽清代“同胞三翰林”之一唐景崧的故居。該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占地面積410平方米,為磚木穿斗式結構,飾小青瓦、蘭灰墻,分上、下兩座,設有前庭、正庭、廂房、天井等,梁、枋、門楣等均雕刻有人物故事、龍鳳花草蟲魚,兩邊墻體均以蘭灰粉刷,墻體山頭,飾以雙龍、太極八卦等圖案。該故居建筑雄偉,工藝精細,是我縣唯一的一座保存較完整的名人故居。2002…[詳細]
橫山陳氏宗祠及石刻
  橫山陳氏宗祠及石刻位于桂林市臨桂區四塘鎮橫山村委橫山村,年代為清。橫山陳氏宗祠及石刻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和好鋪古建筑群
  和好鋪古建筑群位于全州縣枧塘鎮珠塘村委白地頭村龜山下,年代為清。和好鋪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仙橋
  高仙橋位于資源縣瓜里鄉白水村下白水屯,年代為清。高仙橋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接龍風雨橋
  接龍風雨橋位于龍勝縣平等鄉蒙洞村,1919年建,全木結構;每橋墩用兩根斷面為380×750毫米、の�4米的條石,呈八字形支撐;橋身一廊穿五亭,造型輕盈。蒙洞接龍風雨橋始雨橋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間,后受洪水之災,1962年修葺復建完成,全長約64.8米,2017年被列為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接龍風雨橋具有獨特的建筑特色,為榫卯結構,集亭、塔、廊、橋于一體,橋體多為石墩木面橋,橋下結構為石墩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色性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在线午夜爽爽影院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