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文化遺產旅游

中國文化遺產

榆社文峰塔
  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榆社縣城東南一公里的巽山之上,因形如筆架,因而成名。文峰塔從康熙末開始建,歷時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告成。塔為錐形磚木結構,共13層,高約38米,占地69.2平方米,內為空心,底層直徑約3米。文峰塔的第一層和第二層有磚砌月梯及回廊,可拾級而上;三層以上有用木板、鐵釘而成木梯以供攀高。其間石階層層,盤道曲曲,如步云路一般。塔體的外面,每層都有仿木結構磚雕出檐、斗拱;四面開砌拱券洞門,以供憑覽;洞門之上有磚雕塔匾,圖案花紋十分精致;塔頂置寶瓶,角隅懸掛風鈴,微風吹動,叮當之聲不絕于耳。榆社文峰塔不僅構思奇特、工藝精巧、造型美觀,而且選址巧妙,寓意深遠,令人嘆為觀止。塔所坐之…[詳細]
日月雙塔
  日月雙塔是兩江四湖環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點,因為與桂海碑林中的宋代雕刻日月神菩薩隔河相對,又因為雙塔高聳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雙塔則是新桂林的標識。日塔、月塔與象山上的普賢塔、塔山上的壽佛塔,相互呼應,相互映襯,有“四塔同美”之說。地處桂林市中心區,坐落在桂林城的中軸線上,與“象山水月”相鄰。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雙塔則是新桂林的標識。日塔、月塔與象山上的普賢塔、塔山上的壽佛塔,相互呼應,相互映襯,有“四塔同美”之說。桂林日月雙塔號稱世界第一銅塔,是桂林旅游的一個絕美夜景觀賞地。地處桂林市中心區,座落在桂林城的中軸線上,與“象山水月”相鄰。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雙塔…[詳細]
凈域古寺
  凈域寺位于臨西縣倉上新村東約800米處,俗名月洼寺。她是臨清古縣的一處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是具有很多傳奇故事的神秘殿堂,是被人們所尊崇的明、清臨清河西八大寺之首。凈域寺,現遺址高出地平面近2米。遺址長、寬各127米,遺址面積1.6萬平方米。現由五臺山高僧率一行僧眾到此駐足、投資,月洼古寺。…[詳細]
莆田梅妃故里
  梅妃故里位于木蘭溪下游寧海橋畔的莆田縣黃石鎮江東村。梅妃原名江采蘋,唐玄宗時,作為秀女被選入宮,后封妃。因酷愛梅花,在居住的地方遍植梅樹,且建有一亭,取名“梅花亭”,稱為“梅妃”。每當梅花盛開,她便成天賞梅作賦。玄宗就戲稱她為“梅精”。真是“梅精千載有香魂”。一千多年過去了,人們仍然深深地懷念著她,稱之為“祖姑皇妃”。在江東村里,有座建于北宋年間,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宮殿式建筑,這就是供奉梅妃的“浦口宮”。浦口宮保持著古建筑風貌,殿堂高大寬敞,八根大石柱支撐著巨大的頂棚斗拱結構,神龕護攔鏤空的木雕花卉、翎毛、樹石等,極為精美。宮內豎著郭沫若先生詠梅妃的詩碑。村邊寧海橋附近海邊上,有塊巨石,刻…[詳細]
什邡羅漢寺
  羅漢寺,始建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龍三年),此時正是玄奘圓寂后,佛都法相宗大行,邑人馬道一(即馬祖,什邡兩路口人)在這里出家修行。該寺毀于元末(1368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邑人曹楷植柏三千株;舉人徐應聘捐修大悲閣,鑄馬祖銅像建馬祖殿,明末(1644年),復毀于兵火。到清朝,經禪師暖、月容、禮汀等主持再建,幾經修繕、完備如今。寺前照壁有“西川佛都”四個大字。寺門高大莊嚴,金碧輝煌。山門正懸“羅漢寺”三個金光閃耀的大字為清康熙年前成都知府冀應熊所書。進山門為天王殿,然后是一青石鑲成的廣場,彌勒佛(高五米,石雕)獨坐中央。向前進是彌勒殿,旁有一聯曰:“開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詳細]
臺中孔廟
  臺中在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原建有孔子廟,格局與彰化孔子廟相近,但在日治初年被充作軍營,不久即被折毀。據史料所載,當時臺中孔子廟工程共費白銀三萬兩,若與同期臺中城內之考棚二萬八千兩,衙署二萬兩,城隍廟八千兩之花費相較,可知當時孔子廟花費之昂貴。今所見臺中市孔子廟乃由臺中市議會所倡建,市政府籌畫,于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九月組設興建委員會,委由臺灣省公共工程司規劃設計,于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六月始奠基鳩工,于民國六十五年(1976年)竣工。  采用中國式建筑,氣勢莊嚴雄偉,為全省其他地方少有。和忠烈祠僅隔一棟青年活動中心,孔廟的入口在雙十路上,路口設有兩座牌樓,建筑采四方形宮殿式,…[詳細]
大唐十八陵
  隋恭帝楊侑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五月,禪位于李淵,隋亡。李淵即帝位后,改國號為唐,定都長安,年號武德。建國之初,李淵、李世民父子,吸取隋朝--的教訓,改除隋朝弊政,網羅人材,吸收普通地主中的人物參政,完善封建國家體制,實行輕徭薄賦政策,頒布新的均田令等等,使國家重新統一,社會漸趨穩定,典章制度初具規模。后經高宗、武則天、玄宗的繼續治理,國勢日強,疆域遼闊,社會安定,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顛峰。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國有郡321個,縣1538個,人口從隋末的1000多萬,上升到5288萬之多。全盛時期長達130多年。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后,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詳細]
外星人遺址
  外星人遺址在距德令哈西南邊100公里處,在當地非常有名。遺址位于托素湖東邊的白公山上,一個巖洞的周圍。巖洞外散落著一些鐵管、鐵片似的東西,巖洞里有直徑大小不一的鐵管穿入山體,與巖石緊密吻合,就像將管子直接插入巖石一樣,管子呈鐵銹的褐紅色。在巖洞外還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石頭都站立著,有些甚至立在旁邊的湖中。當地有關機構把一些管片送到有色金屬集團做測試,化驗結果顯示氧化鐵的成份占30%以上,而且二氧化硅和氧化鈣的含量都比較大,說明管片年代久遠,最奇的是其中有些元素根本沒有化驗出成份,這更增加了外星人遺址的神秘性。青海德令哈…[詳細]
古代遺址
  古遺址大營子遺址:位于義隆永鄉大營子村西1.5公里的西梁。分布面積3000平方米,地表采集的石器有石鋤、石斧、夾砂褐陶殘片,紋飾以壓印“之”字紋為主,屬興隆洼文化類型。柳樹底遺址:位于義隆永鄉大柳樹底村南偏東40°處,遺址為西北東南走向,西從大柳樹底村東到謝家營子村東南。地表遺留了大量三足器和口沿、腹壁、石斧等,屬于紅山文化類型。滿得圖遺址:遺址位于治安鎮滿得圖村已經干涸的池沼邊緣,沙丘地帶的底部。遺址發現大量紅色彩陶片(有的帶黑道紋飾)和夾砂“之”字紋陶片。陶器有盤、甕、罐,石器有斧、石鏃、石磨盤,骨器有骨錐、骨刀數十種,還有一些較大型的生產工具。如此類紅山文化遺址、遺跡,奈曼旗固日班花、章…[詳細]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始建于1949年4月4日,當時占地17畝。園內安葬著我軍在宜瓦戰役中犧牲的包括714團團長任世鴻、參謀長武治安在內的5287名烈士的遺骨。一直是黃龍縣重要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精心重點保護,經過多次大的整修,現在的面貌與建園初期相比,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81年4月,0黃龍縣委、黃龍縣人民政府為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緬懷革命烈士豐功偉績,首次對陵園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和維修,新修起烈士紀念碑一座,同時修建了圍墻等基本設施,擴建后整個陵園占地二十四畝。紀念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碑座為正方形,四面有八級臺階,象征1948年;碑身為兩個斷面,象征2月;碑身…[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