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文化遺產旅游

中國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是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古城位于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筑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麗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詳細]
黃鶴樓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游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云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里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余脈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于斯。黃鶴樓位于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相傳始建于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樓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詳細]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東方明珠塔僅次于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和俄羅斯的莫斯科電視塔。東方明珠電視塔選用了東方民族喜愛的圓曲線體作為基本建筑線條。主體有三個斜筒體,三個直筒體和11個球體組成,形成巨大空間框架結構。筒體內有6部電梯,其中一部是可載50人的雙層電梯,還有一部在上球體和太空艙間運行。塔體可供游覽之處有:下球體、中間球體及環廊、上球體及太空倉等。下球頂高118米,設有觀光環廊和夢幻太空城等;上球頂高295米,有旋轉茶室、餐廳和可容納1600人觀光平臺。上下球之間有5個小球,是5套高空豪華賓館;太空倉供外賓觀光。燈光在電腦操縱下可以根據天氣變化自動調節,產生1000多種變化。電視塔的燈光效果也令人嘆為觀止。乘上東…[詳細]
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中國江西省南昌市贛江畔。屢毀屢建,今日之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與古貌相比更為氣派。滕王閣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記載,李元嬰于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于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20多年后,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竣工后,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于此的王勃就是于此時寫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閣序》。并由此令滕王閣名揚四海。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贊道:“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清代詩人尚镕《憶滕王閣》詩云:“天…[詳細]
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游區
  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游區,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閘坡鎮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景點有大角灣、馬尾島、閘坡海市。它是集海泳、度假、食海鮮、購海味于一體的綜合型濱海旅游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1989年,海陵島大角灣——馬尾島風景區被評為首批省級旅游區。1992年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成立后,經過整體規劃和統一建設,社會事業各項建設全面發展。1994年,景區加速了旅游事業建設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交通、供電、供水、電訊可適應近20年發展的需要,景區管理按照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標準。2013年,海陵島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和大角灣景區合并在一…[詳細]
朱德故里景區
  朱德故里景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首批“景區帶村”旅游扶貧示范景區、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30條紅色精品旅游線路之一,2016年十一假日最佳景區。朱德故里位于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琳瑯村朱家大灣,以朱德故居、朱德誕生地、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為主體,融合丁氏莊園、川北大木偶等人文資源,充分利用琳瑯山、四方田等地理標志,融合德文化、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農耕文化,實現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相融、相通,是集“偉人瞻仰、旅游消費、度假休閑”為一體的全國紅色旅游示范區。朱德故里景區以朱德故居、朱德誕生地、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為主體,融合…[詳細]
孫中山故里旅游區
  孫中山故里旅游區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旅游區總面積達3.15平方公里,包括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翠亨古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紀念公園、犁頭尖山五個核心景區,全方位呈現了孫中山的出生和成長環境、革命活動及相關歷史遺跡。為提升孫中山故里旅游區整體水平,創建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旅游區共投入3.5億元對蘭溪河進行整治和旅游公共設施的建設,目前包括翠亨大道兩側的整飾、停車場等在內的基礎設施主體工程已經完成。中山市旅游局負責人介紹,景區創5A工作已通過了初檢,“國檢”有望在10月底到11月初期間進行。景區除了有設施的改造之外,還將打造服務景區、游客、商戶的智慧旅游系統,包括景區管理平臺、營銷平臺和門戶…[詳細]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于南京城南,指的是以夫子廟建筑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東起東水關淮青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至西水關的內秦淮河地帶,包括秦淮河兩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跡和風景點,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南京在歷史上曾經十一次定都,六朝時代,夫子廟地區已相當繁華,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都是當時高門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云集,因此這里集中了許多服務行業,有酒樓、茶館、小吃,青樓0院也應運而生,內秦淮河上“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蕭鼓,晝夜不絕”,描寫的就是當時秦淮河上的畸形繁華景象。由于歷史的變遷,十里秦淮昔日繁榮景象早已不復存在。1…[詳細]
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位于陜西省黃陵縣城北1公里處橋山之巔。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是我國遠古時期的偉大人物。他率先民制衣冠,造舟車,營蠶桑,創文字,建醫學,定音律,演算數,平定戰亂,統一華夏,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稱為“人文初祖”。據《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黃帝陵所在的橋山,總面積為8500余畝,下有沮水環繞,南與印臺山相望,山上有古柏8萬余株,千年以上古柏3余萬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黃帝陵園面積10余畝,陵前設有祭亭,內立郭沫若親書“黃帝陵”碑。陵冢高3.6米,陵園周…[詳細]
西夏王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黨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興慶府(銀川市)稱帝建國,于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最鼎盛時期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西部、陜西北部、青海東部、新疆東部及蒙古共和國南部的廣大地區。前期與北宋、遼平分秋色,中后期與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據西北兩百年”。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视频网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