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安徽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21、
湯家墩遺址
[
安徽省
銅陵市
郊區
]
湯家墩位于安徽銅陵市郊區周潭鎮七井村竹山組西南100米,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6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在該遺址地表及剖面發現陶鬲足、紡輪等文化遺物。1987年7月,窯廠工人取土,曾發現西周時期饕餮紋青銅方彝一件,十分精美,定為一級文物。1989年,對湯家墩遺址發掘2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青銅等百余件文物。湯家墩遺址為商周時期聚落遺址,…
[詳細]
22、
門村船墩遺址
[
安徽省
蕪湖市
弋江區
]
門村船墩遺址呈東西向長條形,西高東低,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約100米,面積約12000平方米,隆起地表近5米,文化層厚3米。表面散落著大量西周石器、夾砂陶、印紋陶,可見器形有盆、罐等,是峨橋鎮地區重要的古遺址之一。保護范圍:以遺址為中心,東130米至大油垾,南150米,西200米,北2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西、北150米,東、南同保護范圍。…
[詳細]
23、
城父遺址
[
安徽省
亳州市
譙城區
]
城父遺址占地面積5200平方米,東西北三面環水,南靠鄉級公路。公元前637年楚國伐陳取夷(城父)城,公元前530年楚靈王率兵伐徐,駐軍乾溪(高卜境內),筑章華臺以供其享樂。后人在臺上建有靈王廟,章華臺故又名靈王臺。楚國統治亳州地區長達幾百年,留下眾多遺跡,著名的有望花臺、章華臺、城父古城城址等,城父曾多次出土蟻鼻錢,甚至包括出土有刀幣等,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歷史實物資料。城父鎮作為亳州市目前唯一的歷…
[詳細]
24、
宣州古窯址群
[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區
]
宣州境內存在的一個分布較廣的晚唐時期五代的窯址。根據調查情況和其器物特點分析,基本可以確定山崗古窯址群是古宣州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該遺址由小河口古窯址群、山崗古窯址群、幸福古窯址群、邵村古窯址群組成。山岡古窯址群位于宣州區貍橋鎮東云行政村新崗村民組,南距宣城城區約30公里,東距貍橋鎮約10公里。南距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東門渡窯址約7公里。現查明該窯址群由9處窯址組成,其形制均為龍窯型,窯址堆積層高…
[詳細]
25、
金不換釀酒古窖池
[
安徽省
亳州市
譙城區
]
金不換釀酒古窖池明、清亳州市譙城區金不換釀酒古窯池展現了中國傳統釀酒生產的設施遺址。布局合理,每個單體是長方形側梯形,四周和底部附有80厘米厚黃泥粘土長成,富含多種礦物質,適合微生物棲息、繁殖,在該古窖池范圍內相繼出土明、清的釀酒設施和飲酒用具等,具有重要歷史、科學和經濟價值。…
[詳細]
26、
高爐家酒釀酒古窖池
[
安徽省
亳州市
渦陽縣
]
高爐家酒釀酒古窖池主體是十二口清代酒窖池和一眼清代古井,酒窖池始建于清朝嘉慶時期,以3×4格式排列。每個窖池深1.65米,長3.25米,寬2.65米,原料為黃沙。古井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井口的直徑為80厘米,深約12米,大青磚圈成。該文物是一處較全面展現中國傳統釀酒工藝流程的設施遺址。它集釀酒窖池、釀酒用水遺跡、晾堂等釀酒設施于一體,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工藝獨特。該遺址為研究蘇魯豫皖地區釀酒歷史及…
[詳細]
27、
建平鎮土墩墓群
[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縣
]
建平鎮土墩墓群位于郎溪縣建平鎮鐘西、鐘新行政村,北距縣城約7千米。建平鎮土墩墓群發現于1985年。2005、2007年當地文物部門對新華村東北的4座土墩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獲得了一批重要資料。墓群東西向呈一線排列,分布面積約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帶。已清理的4座墓葬,三座土墩墓外觀都呈圜丘狀,坐落在斜坡之上,呈三角形分布,最遠相距100米。封土平地起堆,未加夯實,沒有墓坑,亦無葬具。出土…
[詳細]
28、
峨眉山古墓葬
[
安徽省
亳州市
渦陽縣
]
峨眉山古墓葬又叫范蠡孤堆,占地約12000平方米,最高點約15米。現墓室與峨眉山﹙新石器時期遺址﹚是一體的,像小山一樣隆起,墓冢面積為4269平方米,高出地表約9米,山上植有松柏數棵。山腳下是耕地,西面和北面有西子河(現改名金溝)流過。現地表上散落有磚塊瓦塊等建筑構建,并可以撿到鬲、鼎等器物殘片。保護范圍:本體外四周各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北至金溝北岸,西20米至金溝灣,東15米,南3…
[詳細]
29、
雙墩鐘離國墓地
[
安徽省
蚌埠市
淮上區
]
蚌埠雙墩鐘離國墓地包括雙墩一號春秋墓和雙墩二號春秋墓,均位于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內,兩墓相距80米,其中位于北側的為雙墩一號春秋墓,南側的為雙墩二號春秋墓。雙墩一號春秋墓為大型有封土堆土坑豎穴墓。墓葬結構主要由封土堆、墓坑和墓道三個部分組成。該墓葬在墓坑填土中發現極其復雜的“放射線形狀”、 “土丘與土偶”、 “土偶墻”等遺跡現象。隨葬品以大量的銅器、彩繪陶器、石器、玉器為主,其它有少量的幾何硬紋陶…
[詳細]
30、
李三孤堆墓群
[
安徽省
淮南市
謝家集區
]
李三孤堆墓群位于安徽淮南市謝家集區雙廟村楊孫路路東。又名離散孤堆,為楚幽王墓,是迄今發現的唯一可以確認的楚國國王墓。出土文物近4000余件,時代明確、文化面貌清晰,成為楚國晚期器物斷代的標準器。2012年6月21日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坑邊為基點,東60米到水溝西側,西55米到一水溝,南120米到小路,北100米到水泥路。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6米到水泥路,西95米到孤…
[詳細]
31、
大孤堆古墓葬
[
安徽省
淮南市
田家庵區
]
大孤堆位于淮南市曹庵鎮孤堆村境內國道206與省道S102交口南側路旁。大孤堆古墓葬為一不規則形土堆,高出地表6米,顯得十分高大。頂部較平,長35米,寬30米;底部東西近70米,南北約50米,總面積約3500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地西北為古壽春城,是春秋蔡國、戰國楚國和漢淮南國的京畿要地,較為集中分布有春秋戰國及漢代時期墓葬。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武王墩、黃泥孤堆及李三孤堆呈有序排列分布,封土高…
[詳細]
32、
白鷺洲古墓葬群
[
安徽省
六安市
金安區
]
白鷺洲古墓葬群位于六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女墩村境內。是六安古墓葬分布密集地區之一,也是國家和省文物部門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區域,古墓葬群墓葬時代從戰國延續到宋代。該墓群延續時間長達兩千余年,出土的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科研、藝術價值,為研究六安戰國至宋、明時期的社會、經濟、城市建設、文化及墓葬制度的演變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是六安歷史的見證。自上世紀90年代初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以來,為配合經濟建設…
[詳細]
33、
四女漢墓群
[
安徽省
亳州市
譙城區
]
四女漢墓群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西蔣樓村橋東村西側四女漢墓群又名四女孤堆,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西蔣樓村橋東村西側,是由4個深埋于地下的古墓組成,每個古墓的上方均有一個大土堆覆蓋著,四周栽種著幾百棵高大的松柏樹。這些古墓是距今約有2000多年歷史的漢墓。保護范圍:四女孤堆為中心點四至各7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100米。…
[詳細]
34、
青山墓群
[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市
]
青山墓群分布于枝江市問安鎮東北部,北距當陽市半月鎮5千米。墓群分布在問安鎮所轄的大竹園、革新、英雄、龔家坪、新建等5個自然村,總面積達15平方千米。該墓群分為四大墓區:第一墓區以袁碼頭冢子(M1)為中心,7冢;第二墓區以大竹園謝家冢子(M8)為中心,3冢;第三墓區以大高廟冢子(M16)為中心,11冢(M23)為中心,3冢。每墓區均分布有不同數量的陪葬墓、陪葬坑。墓群封土均為白粘土夯筑。早年普出土過…
[詳細]
35、
汪華墓
[
安徽省
黃山市
歙縣
]
汪華墓位于安徽省歙縣城北3公里的云嵐山。俗名“汪墓祠”。唐永徽二年(651)營建,墓依山南向,根據地形建有巨大的環形扶手,中為圓形封土,墓前原有拜臺、神道、翁仲、牌坊等均毀于文革。墓地依山南向,正對府城,左右岡巒屏護。墓前右為享堂,二進五開間,飛檐高瓴,壯麗堂皇,現僅存遺址。左為家廟,兩進,有左右廊房,現部分毀壞。原先還有神道、翁仲、牌坊,現皆不存。墓穴在唐末曾遭掘毀,今呈封土堆積。今墓遺址尚存,…
[詳細]
36、
趙畇墓
[
安徽省
安慶市
太湖縣
]
趙畇墓位于太湖縣北中鎮寶坪村筏形組。墓座東朝西。為堆土式,墓前有三塊墓碑,為三人合葬墓,有拜臺,整體呈半圓形,墓壙用石塊壘砌。趙畇(1808-1877),號岵存,清嘉慶元年狀元趙文楷四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特旨上 書--房行走、教授皇子讀書,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總纂、實錄館總裁、編寫《漕運史》,任廣州潮州府知府、高廉道、按察使等官、惠潮嘉道。咸豐三年回籍辦團練,助曾國藩…
[詳細]
37、
錢澄之墓
[
安徽省
銅陵市
樅陽縣
]
錢澄之墓坐南朝北,居高臨下。由墓冢、方苞所撰墓碑、墓表碑等組成。墓為土冢,青石板圍砌成墓壙,兩邊分立蓮花柱。殘長2.7米,寬2.6米,現占地面積6.7平方米。錢澄之為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學家和詩人。他勇棄俗學,專治古文,文章精潔、典雅,對后來“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在清初詩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該墓葬為我們研究錢澄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保護范圍:以墳冢為中心,東、南、西、北各1…
[詳細]
38、
朱書墓
[
安徽省
安慶市
宿松縣
]
朱書墓位于宿松縣許嶺鎮滴露村彭田組梨花塢。高3米,以半月形條石砌成,按塔柱盤繞七級,上復園錐石頂,墓前立有墓碑,左右兩側立有雙石板圩夾四塊,墓前是寬敞的祭祀拜席,三方筑就一米高的土圩護體。其墓園面積近百畝。朱書是清初著名學者、古文學家,與方苞、戴名世一起被稱為清初三才子。對桐城古文學派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是倡導皖江文化的第一人。保護范圍:距文物本體外沿的四周各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
[詳細]
39、
昱嶺關
[
浙江省
杭州市
臨安區
]
昱嶺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宋—民國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古代關隘。坐西朝東,橫跨昱嶺山口隘,敵臺關墻,依山勢用塊石砌筑。關口通高8.45米,通寬9米,總長70余米,收分明顯。門洞寬5.95米,高近6米,門洞呈券形,中部設關門,用塊石砌筑。敵臺兩側設堞墻,中部設關門。垛口高0.74米,寬1.6米,厚0.9米,中間馬道寬3.35米。敵臺1933年維修,關口兩面均有關額,行書“昱嶺關”,邊…
[詳細]
40、
龍溪塔
[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區
]
龍溪塔位于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境內。相傳為東吳赤烏二年,大將丁奉鎮守金寶圩時修建,用于眺望。2010年8月,宣州區文廣新局邀請省文物保護中心古建專家對龍溪塔進行測繪和維修設計,在此期間發掘了地宮,在地宮內發現了龍溪塔重建的磚函。保護范圍:塔東、南、西、北各2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30米。…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安徽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
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
鄭州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
鄭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
鄭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市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優質服務景區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最具人氣景區
·
青海省首批省級生態旅游景區
·
黑龍江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
|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