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湘南寺
  湘南寺因其四周松杉掩映,風景宜人,又稱為“松杉叢林”。始建于唐代,據《南岳志》記載:天然和尚曾為該寺住持,香火旺盛。后來寺院荒廢,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重修。現存寺院為石墻鐵瓦,是1935年該寺住持醒悟重建。此處視野開闊,站在寺院前的石臺上,遠眺湘江如練,下瞰群峰如螺,令人心曠神怡。明朝宰相嚴嵩來南岳參觀此寺時,曾作《湘南寺》詩一首贊道:半嶺遙聞深徑鐘,石堂蘿薜護青松。草堂邀客供僧茗,此是云中第幾峰。寺右有文殊洞,洞高約2米,洞內有數丈見方的空間,洞中央有一巨石平臺,曾供奉文殊菩薩。在文殊洞上面300米的地方,便是南岳有名的貫道泉。泉水從石縫里滲透出來,清冽異常,泉上石壁刻著對聯和詩句等…[詳細]
五臺山三泉寺
  五臺山三泉寺,位于五臺縣臺懷鎮楊林村東莊自然村西南約700米。坐北朝南,東西長42.7米,南北寬30.8米,占地面積為1315.16平方米。 據明《清涼山志》載,建于元代。明天順年間(1457-1464)重建,明弘治八年(1495)創建觀音殿,清雍正三年(1725)重修。現存建筑為清代遺構。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觀音殿和大雄寶殿,兩側為耳殿、配殿,2006年在寺東又新建房屋一所。大雄寶殿石砌臺基,寬10.8米,深8.2米,高1.42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七檁前后廊式構架,明、次間均設四扇六抹斜方隔山門,上置橫盈。殿內佛臺上一字排列三世佛像,兩側為文殊、普賢、韋馱、伽藍…[詳細]
中共合浦中心縣委機關舊址
  中共合浦中心縣委機關舊址原是宏德小學內的一幢白色磚瓦結構的二層碉堡樓,樓四周有圍墻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小院子。早在1939年,白沙宏德小學就是中共南路特委與欽廉四屬黨組織的聯絡站。1940年5月,中共合浦中心縣委恢復后,縣委機關就設在這里,同年11日至翌年1月,粵桂邊工委同時設在此。中心縣委利用白沙宏德小學這個隱蔽地方,多次舉辦黨員骨干訓練班和召開重要會議,組織領導了著名的白石水抗日武裝自衛斗爭等一系列重要革命活動。1981年和1984年分別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單位,也進行了修復。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合浦縣委、合浦縣人民政府撥款對舊址進行重修,并在毗鄰新建了…[詳細]
國家村遺址
  國家村遺址位于萊州市沙河鎮國家村東,西距榮烏高速公路約800米,北部緊靠土山鎮通夏邱鎮的東西公路,北有大沙河通過。遺址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約140米,為一長方形臺地,中部稍微隆起,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臺地東部斷崖處可見文化堆積層,厚約0.5-2.5米,并暴露有灰坑。地表及灰坑中包含大量陶片,采集標本有器底、口沿等,可辯器物包含:罐、盆、鬲、鼎等。陶片有紅褐夾砂、泥質灰陶兩種,多素面陶,紋飾以細繩紋為主。根據采集的標本分析,分別含有岳石文化、芝水二期、珍珠門文化及周代等時期的遺址。遺址西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他部分保存較好。國家遺址所在的沙河鎮,…[詳細]
假山橋
  假山橋相傳始建于宋代,明清及民國重修。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澤國鎮下街路廊邊上,南北向橫跨中河之上,為單孔石拱橋。橋長12米,寬2.42米,拱劵以縱聯分節并列砌筑。橋面中心為一平臺,兩側設12級臺階。橋面兩側立有望柱、欄板,望柱每側6根,欄板每側5塊。望柱頭多雕仰覆蓮紋,欄板雕刻精美,或為荷花池塘紋、或為牡丹鳳凰,綴著蝴蝶、蝙蝠、如意、幾何等紋飾,宛如一幅幅中國畫。橋東西兩側欄板有所不同,東側雕刻較粗放,西側則精細華美。相傳橋欄是由河兩旁自然村合建,所以各顯特色。橋欄、券石上有題記。欄板兩端鑲嵌抱鼓石,抱鼓石雕刻龍紋,龍頭精雕細琢,龍身、龍尾隨抱鼓石形狀自然流轉,頗為生動。橋東面中間欄板上刻有…[詳細]
白石巖遺址
  白石巖遺址位于陽春市合水鎮白寨村白石巖山腳下,包括屋背、后龍公、土主公三處地點。考古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周代。1978年發現,1979年作試掘。屋背遺存文化層厚1.6米,出土陶器以夾砂陶為多,器類有釜、罐、豆,紋飾有粗、細繩紋、曲折紋,共存一些動物牙齒、骨骼,種屬有牛、鹿、豬以及犀。石器有雙肩錛、單肩錛、玦等。該地點附近還采集到打制石器和穿孔器,推測年代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后龍公與土主公遺存文化層厚0.8米,出土陶器以泥質陶為主,有圜底釜、圈足盤、凹底折肩罐、器座、紡輪等,紋飾有繩紋、曲折紋、葉脈紋、籃紋、雙線方格紋、圓圈紋、方格凸點紋、云雷紋等。石器有鏟、長身錛、有肩錛等。共存有少量動物牙齒。…[詳細]
朗底革命烈士紀念碑
  時代:1978年地址:恩平市大田鎮朗底圩側從抗日戰爭開始,凡數十年,我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粵中縱隊廣陽支隊等部轉戰于斯。-統治者屢屢發兵『進剿』,戰爭頻繁,在通天垅、觀音尖、鑊蓋山等發生大小戰斗十余次。人民軍隊為保護革命根據地,英勇頑強,浴血奮戰,不屈不撓,前赴后繼。先后有近百名英雄兒女為國捐軀,內有朗底英烈二十余名。為慰忠魂,激勵后人,朗底公社黨委會于1959年2月,立碑于朗底圩側。1977年遷碑于脊朗邊。1987年再遷今址。此碑占地面積270平方米,由碑壇、碑座、碑陽三部份組成,碑壇四周有欄墻,碑座高3.5米,分兩層,碑陽高7米,略呈梯形,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隸…[詳細]
周家崗遺址
  周家崗遺址位于剪市鎮白鱗洲村周家崗臺地上。距縣城西南15公里,與桃花源水府閣隔河相望。白鱗洲四面環水,浮現江中,儼然-顆翡翠明珠鑲嵌沅水之中。瀟湘八景之“漁村夕照”即指此處。昔人曾用“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燈照明” 描繪漁民捕魚景象。 遺址座落在白鱗洲周家崗臺地上。1985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屬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遺址,距今6000年左右。遺址表土為耕作層,文化層呈灰褐色砂土,采集標本有磨制石錛、石斧、石球、陶網墜、陶罐等。陶系以泥質紅陶為主,兼有彩陶。陶器上飾以水波紋、人字形紋、條帶紋、印紋等作裝飾,紋飾圖案充滿生活氣息。2011年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試掘,遺址分墓葬區、…[詳細]
寧波廣德庵
  廣德庵位于海曙區集士港鎮祝家橋村祝家橋自然村,據建筑風格判斷,約建于民國時期,局部為建國后重修。主體坐北朝南,合院式結構,占地面積653.67㎡,沿中軸線,由南及北分別前、中、后三進建筑,大井位于前天井中部。 前、中、后三進觀音兜墻做法,前進面闊三間二弄,明間抬梁結構,五架梁架前后單步,次間用中柱,穿斗式結構;大殿面闊五間二弄,弄堂位于次、梢間之間,明間抬梁結構,五架梁架,前檐施卷棚頂;后殿為單檐樓房,面闊3間2弄,明間抬梁結構,結構與前殿相同。大井位于前天井中部,井壁由青磚砌筑,呈圓錐形,井圈為圓形,內徑0.5米。廂房分前后兩部分,位于前后天井兩側,前廂為單開間建筑,后廂大部已改建。 該廟…[詳細]
開化大宗伯第
  大宗伯第位于大溪邊村的西面,坐北朝南。白墻青瓦,屋檐飛翹,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在碧水青山和藍天的映襯下,透出莊嚴、古樸的氣息。該堂分三進,第一進戲臺,第二進面闊九間,二進到三進中間,有廊。三進屋面與二進相同,有樓,面闊九間。站在正廳細細端詳,正廳門樓為四柱三間五樓,翹角用一組木斗拱支撐。明間上方書“大宗伯”匾,下方幾次間梁、枋借用專雕鑲嵌,有栩栩如生的龍鳳、獅象等圖案。據村黨支部書記余蘇平介紹,大宗伯第建于明朝年間,平面布局保存完整,是開化面積較大、門樓較為宏偉壯觀的古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大宗伯第又名追報祠,原為余氏追思光祖之功德而建。余氏祖光北宋宣和年間遷居該村后繁衍生息,與之后遷居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 亚洲影院中文字幕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