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求雨山“金陵四老”紀念園
  求雨山“金陵四老”紀念園位于浦口區江浦街道求雨山,時代為1992年-2005年。林散之紀念館1988年元月3日奠基,1992年12月6日一期工程完竣,1996年8月續建二期工程,1997年11月20日竣工開館,占地面積20畝,建筑面積2100㎡,展覽面積480㎡,展線長157米,館內建筑群呈明清園林風格,高低參差,錯落有致,館內主要建設有主展樓——散木山房、碑廊、求胡小石紀念館2003年8月16日奠基,2004年4月1日破土動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5月16日開館,占地面積20畝,主體建筑面積1300㎡,展覽面積533㎡,建筑呈民國風格,四合院形式。主體建筑分為展覽區和胡小石墓、辦公區…[詳細]
南京掃葉樓
  南京掃葉樓 南京掃葉樓始建于1664年,明清式樣,磚木結構,覆小瓦,二層,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270平方米,樓前翠竹婆娑,綠樹掩映,平臺遠望,樓0院內假山層疊,與善慶寺前石階結合一體。掃葉樓是明末清初畫家、詩人龔賢的故居,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南峰。善慶寺亦明清式樣,建筑面積929.7平方米,占地面積1430平方米。1979年重新修復掃葉樓時將樓0院與善慶寺連成一體,成為一組結構完整、景致優雅的古建筑群。掃葉樓系明未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晚年居所,因其自寫掃葉僧狀小像故名。龔賢(1619-1689),字半千,號半畝居人,清涼山下人等。清軍攻占南京后,龔賢悲憤…[詳細]
孫中山舊居(中山樓)
  孫中山舊居(中山樓)位于漢口路9號(南京大學南苑)。中山樓是一幢西式風格的別墅,占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50平方米。該建筑高為兩層,上有老虎窗,坐北朝南,灰色墻面,紅色屋頂,磚混結構。一樓有柱式外置門廊,二樓有簡易陽臺,房頂有三個并排而立的老虎窗,其外表為紅色。孫中山自1912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以來,致力于繼續推進革命。然而,阻力重重。一是帝國主義國家壓迫臨時政府,拒絕承認臨時政府;二是袁世凱誘脅兼施,在清朝和臨時政府之間居中漁利,居于操縱整個局勢的地位;三是臨時政府內部的立憲派和舊官僚,與袁世凱相呼應,從內部破壞革命;四是革命黨人內部存在種種問題,或以為革命已經成功,斗志松…[詳細]
南京王安石故居
  南京王安石故居 南京王安石故居在清溪路附近的半山亭,今南京海軍軍事學院內。明代亮山國劃入皇宮禁地范圍內,清道光時兩江總督陶澍在半山國故址重建半山寺。咸豐時被毀,同治九年(187年)重建,宣統時重修。 王安石(1020—1086)生在江西,卻與金陵有著不解之緣。他在金陵度過青年時代后,又來此兩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鐘山腳下。1076年,56歲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與保守派發生爭端,遂于是年10月復求罷相,趙頊應允,給王安石一個“判江寧府”的官銜。回到金陵后,王一直沒去衙門視事,第二年六月辭官,在城東門到鐘山途中的白塔為自己建造了這所居室。因主塘距江寧城東門7里,距鐘…[詳細]
懷安五帝廟
  懷安五帝廟位于倉山區建新鎮的懷安半島,為供奉福州民間傳統信仰的五帝(張元伯、鐘仕秀、劉元達、史文業、趙公明)的祠廟。建筑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為608平方米,內有戲臺、天井、鐘鼓樓(龕樓)、正堂、后殿、側院等。大門為牌樓式,上有卷書;戲臺歇山頂;正座封火墻二坡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部分構件為明代遺跡,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游廊兩側瓦面擋水墻上有泥塑人物浮雕,雕刻精美。2015年公布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懷安五帝廟供奉的是福州民間傳統信仰的五帝,即張元伯、鐘仕秀、劉元達、史文業、趙公明五人。廟始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筑,具福州地區傳統古建筑風格。清代,該五帝廟曾經改供奉關帝以躲避滿清…[詳細]
唐一岑墓
  唐一岑,廣西府臨桂縣舉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來崇明縣任知事。其時,倭寇屢擾崇明縣城,殺人放火、搶劫財物,崇明百姓深受其害,對其恨之入骨。唐一岑到任后,聞之此事,迅速修筑工事,訓練沙民,采取了一系列積極防范倭寇騷擾的措施,并發動組織全縣軍民,親自帶陣,齊心協力抗擊倭寇的屢屢進犯。后因奸人與倭寇內外勾結,破了縣城,唐一岑怒不可遏,帶領軍民和倭寇展開巷戰,斬殺數寇后,只身負傷,終因流血過多以身殉職。為了表彰唐一岑英勇抗寇以身殉職的功績,明世宗嘉靖帝敕贈唐一岑為光祿寺丞,謚“愍忠”,并筑墓建祠。最初,墓和祠均建于平洋沙舊縣城西南角,1731年遷至蟠龍鎮東約500米處,后因年久失修,面目全非。…[詳細]
平度韓村遺址
  【韓村遺址】屬大汶口――商周時期文化遺址。位于平度市明村鎮韓村村南100米處的高臺地上。遺址西臨膠萊河,中部有一條被河水常年沖刷而成的大溝,將遺址分成了東西兩部分。遺址南北長700米,東西寬400米,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92年5~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青島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館聯合對韓村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發掘面職256平方米。發掘結果表明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層厚l.5~3米。上層為商周時期遺存,下層為大汶口早期文化遺存。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遺跡有灰坑、房基殘跡,遺物有石器、陶器、骨器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錛、石鏟等,大多為磨制,使用痕跡明顯…[詳細]
西山青瓷窯址群
  西山窯址群,位于溫州市城區西側錦山東、北山麓(錦山因位于舊城之西,故名西山),跨鹿城、甌海兩區。范圍包括護國嶺、烏巖廟、小山兒、正和堂等4處為相對集中的窯址分布區,其中烏巖廟、小山兒、正和堂位于鹿城區。1986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與溫州市文物處聯合組隊對西山窯進行過調查和搶救性發掘,后又經多次調查,證明該窯址群是晚唐至宋代典型的甌窯窯址群。產品一般胎質細白或略顯青灰,施淡青釉,釉汁勻凈光潔。主要器形有碗、盤、盞、缽、罐、壺、器蓋等。盤碗類器物多素面,壺、罐類器物則常施以裝飾,裝飾手法有刻、劃、貼塑、鏤孔等,裝飾紋樣主要有仰覆蓮、牡丹、蕉葉、云氣、S形曲線、短線條紋等。匣缽有缽形匣缽和凹底匣缽兩…[詳細]
東方匯理銀行舊址
  東方匯理銀行舊址位于和平區解放北路77-79號,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屬于天津市重點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筑。東方匯理銀行為法國本土銀行,1875年成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1888年將業務擴展到中國。天津分行于1907年設立,主營進、出口押匯及買賣外匯。1903年曾代表法國參與五國銀行團,與北洋政府簽訂了“善后大捐款”。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該行利用政治手段取得了在天津的外商銀行的首席地位。新中國成立后,經中國銀行批準,該行一度成為辦理外匯的指定銀行,最終于1957年在中國停業。此建筑建成于1912年,由比商義品公司按照法國巴黎總行提供的設計圖紙建造。建筑為三層磚木結構建筑,建筑內原設計房屋50間,…[詳細]
桃樹灣清代民居
  桃樹灣清代民居公布時代:清代保護級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編號:430181—0137公布地址:瀏陽市金剛鎮清江村桃灣組類別:古建筑公布機關:長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8簡要說明桃樹灣民居坐北朝南,主體建筑部分系磚木結構,其它附屬建筑為土木結構,屋面蓋小青瓦。該建筑系當地劉氏族人于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建成,占地面積21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400間,為四進院,多廂房的南方民居院落,氣勢恢宏,工藝精美。為典型的清代江南莊園式民居建筑。民居現保存有門樓、前廳、過亭、中廳、后廳、錢倉及部分廂房。保存現狀民居自清代建立以來,歷經修繕,一直保存較為完好,但部分的木構件有不同程度的腐蝕、…[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 | 五月天国产精品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 视频偷拍亚洲一区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