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庵篇

萬善庵
  萬善庵,前稱“巧呈寺”,坐落在南雄市郊的洋汾水村西南面。該相傳建于明代,幾經興廢,清至民初多次修葺。抗日戰爭時期,在此設73醫院分院,但尼姑一直從事佛教活動。1991年,港、澳佛教各界人士捐助,重建萬善庵,總建筑面積1300多平方米。有尼姑10人,其中有2尼在佛教學院畢業。目前該庵主持為釋彰仁,在萬善庵從事佛教活動已50多年。重建的萬善庵瀕臨凌江,環境優美,視野廣闊。每當晨曦初露,紅霞染曙,凌水輝映,十分瑰麗,整座建筑物古樸莊嚴。庵的大門上方嵌一花崗石刻,文日:“萬善庵”。門兩側由南華寺佛源大和尚撰并書的鶴頂聯,上聯:萬圣千賢施法雨;下聯:善哉善濟以慈悲。該庵前廳設置天王殿,前面供奉阿彌陀佛,…[詳細]
二祖庵
  •它是少林地區地勢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相傳為紀念立雪斷臂后到缽盂峰頂養傷-的禪宗二祖慧而建。景點介紹二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對面的缽盂峰頂。因庵與其北的初祖庵相對,故當地人稱之為“南庵”。它是少林地區地勢最高的一座古建筑。據舊志載,相傳禪宗二祖慧可立雪斷臂后到缽盂峰頂養傷-,后寺僧為紀念二祖慧可而建此庵。庵創建的年代大致和初祖庵同時,為北宋后期。二祖庵坐北向南,它原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前有山門,東西有配殿,北有正殿。山門內供韋馱,亦稱韋馱殿;西配殿內供緊那羅,亦稱緊那羅殿;東配殿內供菩薩,亦稱菩薩殿。山門及東西配殿早已毀,僅存正殿。正殿名二祖殿,為硬山式建筑,面闊三間,前檐下有明柱兩根…[詳細]
蘇州漁莊(覺庵)
  漁莊又名“覺庵”,是近代書法家余覺于民國二十三年在漁家村建造的一座別墅。別墅簡樸雅致,開門見湖,與上方山遙遙相對,近水遠山,風景絕佳。1965年漁莊歸政府所有正式改名“漁莊”,并全面修復。漁莊前原有四面臨水的湖心亭一座,系乾隆二十二年總督尹繼善修建。漁莊的廊、亭、廳、院雖構筑簡樸,但這座古宅面山臨水,有道是“遠浦藏舟一水飛洮帶城郭,近山人戶數舉流翠濕衣裳”。推門而出,近處碧波蕩漾,有白鵝戲水,遠處上方、七子諸山群峰競秀,看不盡湖光山色惹人醉。漁莊的主廳“福壽堂”因當年清末慈禧賜書“福”、“壽”而得名,典雅寬敞,內有一塊“懿旨嘉獎”的匾額。后廳為“天鏡飛來廳”,“天鏡”指宋范成大“天鏡閣”,遺址…[詳細]
神坡庵
  神坡庵 時代為明-清。位于湖南省綏寧縣河口苗族瑤族鄉,神坡庵古建筑既有宗教文化色彩又富有濃厚的苗文化內涵。 神坡庵原名靈寶寺,始建于唐武宗會昌六年(846),時由長安人自稱“大秦穆護襖”之后裔先黨法師所建。明永樂三年(1405),在洞外建圣母廟,是年重建靈寶寺,增建侯王殿,改靈寶寺為神坡庵。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擴建山門、過廊及兩側廂房。庵坐西南朝東北,系磚木結構的四合院,由山門、過廊、大雄寶殿、侯王殿、兩側廂房組成,占地1620平方米。山門為牌樓式結構。山門內為過廊,寬40米,進深2.6米。大雄寶殿與侯王殿并列。大雄寶殿面闊5間,明間、次間和梢間各寬3.8米,改變了歷代建筑明、次、梢…[詳細]
華祖庵
  華祖庵位于城區東南隅的華祖庵,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庵內廣植蔓佗羅,使人一跨進山門即受到傳統醫學的熏陶。華祖庵始建于唐宋年間,由廟祠、故居、古東園三個院落組成,占地面積8600平方米,廟祠內外雙獅雄踞,古木虬枝盤空,殿宇輝煌,肅穆莊嚴,神醫塑像,熱誠慈祥倔強飄逸,神采奕奕,這里陳列著大量的醫史文獻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內,數組彩塑臘像,配以燈光布景,引人入勝。東院修竹門,華佗自怡亭翹首昂然,亭懸楹聯曰:“自是閑云野鶴,怡然流水瑤琴”,這對華佗一生寫照是多么確切,穿過廟祠就是他的幫居,元化草堂立于高臺之上,東廂名“益壽軒”。西廂“存珍齋”為其當年的藥房和看病的地方,分別系掛著中國歷代名醫…[詳細]
鳳雛庵
  鳳雛即龐統。鳳雛庵即當年龐統讀書的廬舍。座落在金鸞山腰。龐統字士元,湖北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諸葛亮同為東漢末年隱居襄陽的大名士。當年民間傳言,得龍鳳中一人,即可得天下。相傳赤壁大戰中,龐統在草庵內披閱兵書時,巧遇蔣干,遂偕同蔣干過江,向曹操獻連環計,使曹操水軍“灰飛煙滅”,大敗于赤壁。赤壁之戰后,龐統先被魯肅推薦給孫權,未能重用,后經諸葛亮舉薦,被劉備拜為副軍師。公元211年,佐劉備入川,進取益州,在圍攻佳雒城的戰斗中,中埋伏,死于落鳳波。人們傳說,龐統死后化為鳳凰又飛回了金鸞山,金鸞山由此而得名,鸞即鳳也。鳳雛庵建于1846年,原為九重大殿,今僅存一間,面積300平方米,正殿供奉鳳雛先生…[詳細]
恍榔庵
  恍榔庵坐落于儋州市中和鎮的南郊,是蘇東坡謫居儋州時住了三年的處所。 宋紹圣年間,蘇東坡父子初到儋州時,當地州官張中十分敬重蘇東坡,讓蘇家父子住在官府的房子里,定期發官糧給他們。誰知好景不長,次年湖南-在雷州得知此事后,便派人前往驅逐。蘇東坡父子無處安身,處境很凄涼,當地官民都十分同情,就幫助蘇東坡一起在城南的桄榔林建房,在眾鄉親的幫助下建起了三間茅屋。雖然周圍蟲蟻滋生,但茅屋處在“竹身青葉海棠枝”的桄榔林中,東坡寬慰之余便將茅屋命名為“桄榔庵”。同年,蘇東坡幫助鄉親們打了一口水井,泉足水甜,鄉親們將它命名為“東坡井”。數百年來,井水從未枯竭。桄榔庵是蘇東坡在儋州三年的生活遺存,歷代都對其進行過…[詳細]
向日庵
  向日庵坐落在韓國麗水市管轄下的突山島的邊緣,是新羅的元曉大師在善德女王時期修建的尼庵,名為圓通庵。高麗時代它曾被允弼大師改名為金鰲庵,而后到了朝鮮肅宗41年(1715年)時,仁默大師看到南海水平線上升起的紅日非常美麗,便將其更名為向日庵并一直流傳至今。向日庵曾經是壬辰倭亂時幫助忠武公李舜臣將軍抵抗倭寇的僧人的根據地,如今是韓國最有名的欣賞日出的勝地之一。每年年末,從韓國各地而來的人們就會登上向日庵,帶著希望之心來觀看日出,面對冉冉上升的太陽許下心愿并將它傳送到天空,祈禱父母健康長壽、祈禱戀人間收獲愛情的果實以及子女無病無災。向日庵修建在海岸的懸崖峭壁之上,在奇巖絕壁間生長著郁郁蔥蔥的山茶樹等亞…[詳細]
蓮花庵
  蓮花庵座落于淄川區羅村鎮羅村與河東莊之間、錦川河畔。出羅村東門而望,前面不遠處一片結構規整、錯落有致的明清古典建筑便呈現在眼前,青磚灰瓦,彩檐紅柱,既古樸又艷麗,檐下的貼金龍鳳紋與西面高高聳立的三面大銅觀音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蓮花庵面北背南,矗立于一片高地上,西有錦川河,東有麻溝,兩條清流匯集于北面的大河灘。自古以來,這里卵石遍地,流水清淺,魚游蝦戲,周圍草木豐茂,風景十分秀美。一般廟宇面南背北,而蓮花庵獨獨相反,這是借了這里獨特的地理形勢,也顯示出她的與眾不同,別具風采。 蓮花庵始建于明朝天啟年(1621年),距今已近400年的歷史,是一佛道合一,包羅宏富的寺院。當然,她也是經過初創…[詳細]
益壽庵
  益壽庵是香港學賑會青年回國服務團團部舊址,位于高州城西關路。該庵原是始建于明代時期的庵堂建筑,總進深37.31米,面闊21.32米,前殿為兩層樓閣式建筑,殿門額上灰雕“益壽庵”三個大字,左右門聯分別為“益上益下”,“壽國壽民”。抗日戰爭爆發后,1938年底,0粵東南特委以香港學賑會名義,派遣一個以0員為主體并建立特別支部的回國服務團到廣東南路活動。團部設在高州城西關路的益壽庵。服務團有20多人,在團長劉談鋒的領導下,先后派出工作隊到謝村、塘口、板橋、分界、根子、沙田、云潭等地,通過辦夜校、教唱歌、演戲等形式宣傳革命道理,發動群眾抗日,發展黨組織,在云潭建立珍珠、企水黨支部。與此同時,對原十九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范冰冰 |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 亚洲网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 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一区heyzo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