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庵篇

臨武東林寺
  東林寺位于湖南省臨武縣,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相傳陳昌道先生之妻與姐常年吃素禮佛,常欲出家,因姐妹情深,不忍分離,乃建此庵,取名“月庵”,并塑孔雀音像。其姐在此每月青燈黃燭,晨鐘暮鼓,誦經直至往生凈土。清康熙年間曾進行修整擴建,雍正年間卻遭火焚,因菩薩像常生異相,住持尼慧明法師甚奇之,乃結茅廬于佛龕側而居,禮佛如故。乾隆中興這際,南福信士集資重修,添塑如來、燃燈、彌勒、韋馱、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于兩廂。住僧28人,香煙繚繞,鐘聲常鳴,由是頂禮游覽者日增。道光年間(1850年),南福村陳名教先生獨自修建山門,并書匾“東林勝境”,從此月庵之稱逐為東林庵取代。1944年日寇騷擾,凈地仍然尚存,以宏揚大…[詳細]
水陸庵
  水陸庵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坐落在一個形似臥魚的小島尾部。它三面環水,形似孤島,帝有青山聳立,周有河水環流,故稱水陸庵。據記載,今日水陸庵本是古時的悟真峪北普陀蘭諸庵內的水陸殿,庵毀后,人們便把這個殿宇叫做水陸庵。據《藍田縣志》及碑所記載,水陸庵系六朝古剎,唐時與上、下悟真寺組成了一個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水陸庵是一坐規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5間山門,南北兩邊各有廂房13間,院中有3間中殿,西有5間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詳細]
二仙庵
  道教著名宮觀,位于成都市青羊宮東側,是著名的全真道十方叢林、全真龍門派碧洞宗的祖庭,也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具有傳戒條件的十方叢林。原主要建筑有大山門、三官殿、鐘鼓樓、呂祖殿、二仙殿、玉皇殿、斗姥殿、三皇殿、百神殿、藏經樓、客堂、道舍,主體建筑呂祖殿,殿內昔供奉純陽祖師呂洞賓塑像,是庵內舉行各種重大道教活動之所。清康熙年間(1662-1722)長州進士彭定求刻制的《道藏輯要》經版不久被毀,光緒三十二年(1906),二仙庵住持閻永和、新津彭瀚然發起重刻,井研賀龍驤參與校訂,并增刻了《道藏輯要續編》;現通行的《道藏輯要》即為二仙庵本。該刻板原保存于庵內印制房,1961年搬往青羊宮保存至今。是成都著名的…[詳細]
墨禪庵景區
  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景、冬有樂!墨禪庵旅游度假區,位于青島黃島區鐵山辦事處墨城安村。漫山植被使空氣格外清新,涓涓細流從山澗緩緩流下,凈化了游客們的心靈。走進這里感受到的是親切、淳樸、好似小時候曾經的玩耍地,長大后魂牽夢繞無數次的人間仙境。被評選為“中國最美休閑村”。景區地址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辦事處墨城安村開放時間8:00-17:00客服電話18563987992…[詳細]
潮音庵
  介 紹 俗稱“觀音堂”,是浦東新區主要的佛教勝地,始建于明朝景泰七年(1456年)。主殿供西方三圣和釋迦牟尼、南海觀音、地藏等佛,兩傍列十八羅漢,東西兩次間為禪房。東廂房供文昌、純陽祖師、雷公、電母、施相公及劉郇膏等像,西廂房三間為客廳。進門為彌勒殿,供彌勒佛和韋馱像,殿外庭心大鐵鼎一座。庵地面積3640多平方米。 寺內有講經堂和報恩塔,講經堂上下二層,上層為藏經堂,下層為講經堂,中間供玉佛一尊。報恩塔高51米,分7層,登高可東眺東海、西觀市區。報恩塔取義于報四重恩,一報國家恩,二報佛尊恩,三報眾生恩,四報父母恩。交 通 地址:浦東新區顧路鎮李家盤37號 可乘611、上川線等到達上海浦東…[詳細]
濱州唐李庵
  唐李庵風景區位于鄒平縣城西5公里會仙山東麓,占地面積1338畝。景區群山環繞,綠樹蔥茂,曲徑通幽,小巧玲瓏、典雅別致,文脈昌盛,素有齊魯“小靈巖”之稱。唐李庵始建于晉朝末期,興盛于唐朝,歷經數次修善,碑記可查最早的一次重修為明朝隆慶年間。庵院整體為“四合院”式建筑群落,由正門、影壁、大雄寶殿、伽藍神殿、地藏王菩薩殿、韋陀菩薩神龕組成。大殿屋脊、角、檐均有雙龍和吻獸等飾物,殿內梁柱及四壁彩繪:伽藍神關公征戰圖、菩薩飛升圖、五爪飛龍圖、墨虎等珍貴壁畫,栩栩如生,世所罕見,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藝術瑰寶。寺院東植有文冠果樹一株,歷盡千年,為庵寺文脈所系,許多歷史文化名人都曾為祈愿才高八斗、妙筆生花而三拜此…[詳細]
紫金庵
  又稱金庵寺,位于蘇州西南郊東山鎮以西,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廢后復建,至今已有1400的多年歷史。世人稱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羅漢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的文化遺產。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婦作品,姿態生動、容貌各異,實為國內罕見,堪稱古代雕塑藝術精華。大殿三尊如來佛,形制古樸,在同類塑像中所少見。觀音像神情安詳莊嚴,有唐塑“吳帶當風”之貌。殿內“慧眼”“華蓋”“經蓋”被稱為“紫金三寶”而著稱于世。羅漢堂后面的凈因堂全用楠木建成,今已辟為吳縣文物陳列室。堂前的金桂、玉蘭,相傳已植800多年,原木已死,后枯皮發芽,現在已是第二代了。聽松堂是庵里一處品…[詳細]
白云庵
  白云庵曾經是一座名聞遐邇的古剎,遺址現位于我縣范集鄉戴園村西田莊東南直溝東岸。據《蒙城縣志》記載:該廟是古壇城(北冡故城)的東門。民間傳說從前有個劉氏姑娘嫁給戴姓人家為妻,婚后不久夫亡,守節不再醮。娘家為她建白云庵,讓她出家為尼,因戴姓是當地名門望族,有18個莊,白云庵又成了戴氏的家堂廟,故稱“戴堂廟”。此庵初建年代己無從考查。據耄耋老人回憶,自清代中葉至抗日戰爭以前,曾三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為西田莊田老捷、戴集戴殿先和馬橋馬立人經辦,他們都是素孚眾望的秀才鄉紳。此庵有前后兩殿,磚瓦結構,造型莊嚴古樸,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具有典型的民族建筑風貌。后大殿三間,中間出廈,兩根紅漆明柱立在…[詳細]
南京金粟庵
  金粟庵在南京中華門西,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相傳與顧愷之及瓦官寺淵源頗深。20世紀90年代,金粟庵住持全乘,立志保護和光大祖國文化遺產,在眾多善男信女襄助下,得到政府有關部門關心、支持,部分修復了金粟庵。   今日之金粟庵,梵唄聲聲,香煙裊裊,佛像莊嚴,香火漸盛。金粟庵現有百余平方米,一進一院。院西側有一鐘亭,亭上懸一青銅鐘,重約噸半,其上鑄刻維摩詰法像,系摹自敦煌壁畫。   庵門額上“古金粟庵”四個金字,系趙樸初親筆所題。庵東門楣上銹刻著“虎頭余緒”四字,道出該庵與顧愷之及瓦官寺的歷史淵源。“虎頭”即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他字長康,小字虎頭,時人昵稱“顧虎頭”。顧虎頭工詩賦,長書法,尤精繪…[詳細]
龍庵
  長生庵與龍庵、新龍庵為清代建筑,民居式,整齊排列,一堵長院墻將庵與街市隔離,十分清靜。1998年比丘尼果德在庵前新建山門殿,后又建7層千佛銅塔一座,為古寺生輝。三庵院墻外為一條古樸的老街道,長約50米,寬不足2米。兩邊二層民居,中間石板鋪道,窄巷、古井、木板門,古貌依舊。步出這老街,蹬石級而上,就可到“曾發圓光”的神光嶺了。…[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a国产a国产片 |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 | 亚洲100不卡论理片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在线观看最新国产专区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