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一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旅游

第一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春熙路
  春熙路是成都發展較早、規模最大、商業業態齊全、專賣店、專業店高度集聚、商業服務功能比較完善的綜合商業步行街,其建筑形式、道路亮化、美化,路旁燈飾裝潢都比較規范。上世紀五十年代,春熙路并不是當時成都的商業中心,只是蘊涵了一種現在少有的“古味”,如今,春熙路商業圈,包括東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北新街以東、總府路以南、紅星路以西的區域,面積300多畝。云集了太平洋百貨、王府井百貨、百盛、伊騰洋華堂等大中型商家,集聚銀樓金店、鐘表眼鏡、服裝飾品、百貨圖書、銀行報館、像館、特色小吃、酒吧、旅社等幾十個行業上千家商戶。春熙路全長1.1公里,道路規劃20米寬,由花崗石與仿古地磚鋪就,有露天水池,綠化帶,…[詳細]
寬窄巷子
  寬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寬巷子與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當游人伴著夕陽,望著炊煙,走在黃昏中的巷子里,一種久違的老城區市民化生活得場景一一浮現在眼前。老成都的閑適新成都的時尚都在巷子里寬巷子的“窄”是逍遙人生的印記,窄巷子的“寬”是安逸生活的回憶;逍遙安逸,行云流水,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鄉人居環境的神韻;短短的寬窄巷子承載著少城太多的歷史信息與歷史印記,令人遙想,慨然不已……耳邊回響著省歷史學會會長、省中華文化學會副會長譚繼和先生極富感情的演講辭令,本報記…[詳細]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墻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筑、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鎮遠古鎮交通方便區位優越,湘黔鐵路、株六復線、320國道、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銅仁、湖南芷江和貴飛機場分別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縣境東界湖南新晃,南臨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地區的石阡,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鎮遠歷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歷史,其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史書…[詳細]
大研花巷
  大研古城雪松旅游小鎮(大研花巷)坐落在麗江古城北門,是集“云南特色、非遺傳承、文創品牌、深度體驗”于一體的古巷,是雪松文旅在云南的首個旅游主題小鎮。項目集旅游觀光、娛樂演藝、休閑度假、文化體驗、情景商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魂,將現代生活方式與當地歷史、民俗文化進行融合,帶給游客多元舒適體驗,感受不一樣的地道小鎮,欣賞不一樣的世界之美。大研花巷在傳承當地傳統、地道文化的基礎上,構建古老的東巴文化與現代人的交流橋梁,摘去古城中喧囂、嘈雜、亂象的商業現象,把純粹的納西民族傳統工藝、美食、歌舞、禮儀及茶道、玉石文化等納入主題小鎮,整合管理,以游客的體驗為核心,深度打造文化…[詳細]
建水臨安古城
  建水古稱臨安,亦名巴甸,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距離昆明以南220公里處。建水城最早是南詔時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城周六里三、城墻高二丈五尺,四門有城樓,樓為三層,各高四丈,非常壯觀。建水人文鼎盛,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歷年間建立建水州儒學。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行院,境內人才輩出。當時建水有“臨半榜”之稱,即云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要占半數,堪稱云南之冠,故而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也被稱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南詔政權于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后)在此筑惠歷…[詳細]
慈覺林藏院風情街
  一臺劇帶動一個藏族古村落致富,中國海拔最高的藏文化大型史詩劇《文成公主》將千余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萬里跋涉、歷經艱辛而無悔進藏的歷程展現的淋漓盡致。位于拉薩市中國西藏文化旅游創意園區內的慈覺林藏院風情街,也依托文成公主劇場,形成了拉薩獨一無二的體驗式旅游生活。慈覺林藏院風情街隔拉薩河眺望布達拉宮,作為中國西藏文化旅游創意園的首個以文化旅游為主題的商業區,其傳承慈覺林古村落歷史文化,坐享絕對地緣優勢,建成了集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手工藝品產銷、演藝娛樂、酒店休閑、商貿觀光、生活服務于一體的旅游休閑街區。風情街緊抓西藏文化產業市場發展趨勢,依托《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詩劇吸納人流,以游客旅游體驗需求為導向…[詳細]
茶馬城街區
  昌都市茶馬城街區是集藏、漢建筑造型為一體,融古今建筑風格于一身的特色建筑群。茶馬城街區占地面積6.8萬平方米,主街長300米。茶馬城位于昌都市區的中心,是一集藏、漢建筑造型為一體,融古今建筑風格于一身的特色建筑群。茶馬城被授予“中國民族優秀建筑名街”“中國民族優秀建筑——建筑文化保護典型(示范)項目”等榮譽。街區建筑重疊分布、錯落有致,集合了博物館、藏藝館、展示館、茶馬驛站與臨街商業群,成為一處具備歷史文化的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民族風情欣賞的目的地。…[詳細]
秦巴老街
  石泉縣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主要活動在漢江沿岸,被歷史學家劃為“仰韶文化”區域。石泉夏屬梁州,商周屬庸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后屬楚國、巴國和秦國,秦代屬西城縣,漢代和三國時期屬安陽縣,晉代后,幾度易名為長樂縣、永樂縣,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縣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徑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縣城擁有陜南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如今,東西城門修復如舊,青石鋪就的古街上商鋪林立,矗立千年的禹王宮和江西會館風韻猶存;窄長幽深的小巷,古色古香的城樓、飛檐翹角的馬頭墻和青磚黛瓦的四合院,煥發著昔日的容光。石泉縣秦巴老街位于石泉縣城中心區域,始建于西魏,復…[詳細]
八坊十三巷街區
  八坊十三巷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臨夏古稱河州,知道河州的人,還會知道臨夏市內的回民又稱“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時成為了臨夏的別稱,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風情的古街區。從唐朝,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磚雕、漢族木刻、藏族彩繪,集民族特色、休閑旅游、綠色生態、人文科教為一體,呈現出穆斯林的生活畫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藝術“大觀園”。景區內著名景點:1、八坊民俗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稱“大公館”,位于大旮巷80號,原為馬占鰲之孫、馬安良之子馬廷勷,人稱“三少軍”的私邸。至1928年,…[詳細]
唐道·637休閑文旅步行街
  唐道·637休閑文旅步行街(由9棟單體樓組成,其中有7棟百米層和附屬裙樓及兩棟超高層組成的),總用地面積約7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本項目于2014年3月開工建設,2016年9月竣工,2017年投入運營,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商業、旅游綜合體。唐道·637得名于公元637年,松贊干布派使臣祿東贊前往長安求親,幾經周折,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自此揭開了唐蕃古道輝煌的篇章,站驛相連、商賈云集,不僅成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貿易往來要道,更是一條承載漢藏交好、科技文化傳播的“文化運河”。唐道·637項目的命名就是由此而來的。不同于以往的商業模式,唐道·637更注重人文體驗,作…[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精品二区 | 天天看片免费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 |